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梅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翻译
  • 2篇译史
  • 2篇知识
  • 2篇翻译史
  • 1篇新世纪小说
  • 1篇译本
  • 1篇社会文化因素
  • 1篇史论
  • 1篇图景
  • 1篇中译
  • 1篇中译本
  • 1篇文化因素
  • 1篇小说
  • 1篇个案
  • 1篇《麦田里的守...

机构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3篇陈红梅
  • 2篇蓝红军

传媒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上海翻译(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知识翻译史论纲
2025年
学界关注知识翻译活动已有时日,但将“知识翻译”概念化、范畴化、理论化仍是近来的事情。虽然知识翻译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论域还有待建构。就知识翻译史研究而言,有些关键问题还需要回答。鉴于此,本文提出知识翻译史研究的整体框架,简单讨论知识翻译史的概念界定、学科归属、价值意义、视域方法、选题难点等问题。
蓝红军陈红梅
20世纪80年代初和新世纪小说翻译的规范个案比较研究-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中译本为例
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有助于翻译研究从规定走向描述。以此为方法论背景,本论文以图里提出的翻译规范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文本内和文本外因素着手,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个中译本,一是施咸荣1983年译本,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一是...
陈红梅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
知识翻译史的图景与路径被引量:6
2023年
现阶段翻译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已发生变化,翻译史研究的目标不再是证明翻译有史,而是要丰富观看翻译的历史视角,丰富对翻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重写翻译史”已成为当下新的共识。要使翻译史研究更好地发挥理论建构和历史认识功能,需要重新思考研究对象和方法。传统的翻译史研究注重对史实的书写、注重以史为用,知识翻译史研究则更注重对史料的阐释,注重以史求知,其对象观、对象域有了相应的变化,是契合重写翻译史需要的一种有益探索。本文结合史学理论描述知识翻译史研究所蕴含的知识图景,并论述其学科价值与研究路径。
蓝红军陈红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