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贵民

作品数:77 被引量:238H指数:10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机械工程
  • 6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喷涂
  • 14篇纳米
  • 12篇涂层
  • 10篇复合材料
  • 10篇复合材
  • 9篇等离子
  • 9篇等离子喷涂
  • 9篇离子喷涂
  • 7篇合金
  • 7篇粉末冶金
  • 7篇MO
  • 6篇铜基
  • 6篇耐磨
  • 6篇CU
  • 6篇超音速等离子
  • 6篇超音速等离子...
  • 5篇电弧喷涂
  • 5篇多层膜
  • 5篇纳米SIO2
  • 5篇纳米多层膜

机构

  • 68篇装甲兵工程学...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北京特种车辆...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太原卫星发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装备再制造技...
  • 1篇华沙理工大学
  • 1篇华沙工业大学
  • 1篇吉林省畜牧业...
  • 1篇北京特种机电...

作者

  • 71篇刘贵民
  • 21篇闫涛
  • 13篇马丽丽
  • 9篇李斌
  • 9篇朱硕
  • 8篇杜建华
  • 8篇朱晓莹
  • 6篇丁华东
  • 5篇杜军
  • 5篇郑晓辉
  • 5篇谢凤宽
  • 4篇贾成厂
  • 4篇徐滨士
  • 4篇张一帆
  • 3篇边境
  • 3篇宋娅玲
  • 3篇张立东
  • 3篇纪箴
  • 3篇李超
  • 3篇王尧

传媒

  • 11篇装甲兵工程学...
  • 7篇中国表面工程
  • 5篇粉末冶金技术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粉末冶金材料...
  • 3篇第十届全国表...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表面技术
  • 2篇四川兵工学报
  • 2篇2015年全...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中国农机化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兵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7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弧喷涂AlSiRE工艺参数优选及涂层和基体的微观分析
以涂层与45号钢基体的结合强度为考核指标,通过一系列试验优化了电弧喷涂AlSiRE的喷砂工艺参数,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的电流、喷涂距离、压缩空气压力等喷涂参数。利用优化的喷砂、喷涂参数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了AlSiRE...
刘贵民马丽丽
关键词:电弧喷涂
22SiMn2TiB装甲钢异种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探头设计被引量:1
2006年
用常规探头对22SiMn2TiB装甲钢与TWE312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缺陷检测,杂波和伪缺陷波导致灵敏度、信噪比不高。用扫描电镜观察到这种异种钢焊接接头主要为奥氏体+铁素体组织,其中奥氏体是主体组织。根据焊缝的组织特点,设计出了2.5PI3×13K1.5型专用探头。在预制缺陷的焊接接头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2.5P13×13K1.5探头对接头内部的缺陷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刘贵民张昭光谭伟
关键词:超声检测探头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Mo涂层的性能被引量:10
2015年
以45~96μm纯Mo粉为喷涂粉末,在两种喷涂参数下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在45Cr Ni Mo VA钢表面制备了均匀致密、氧化量极少的Mo涂层,研究了不同参数下涂层微观结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喷涂功率和气体流量略大的1号涂层各项性能均优于2号涂层。1号涂层的显微硬度为354 HV0.1,内聚强度为35 MPa;拉伸断口呈"微凹坑"、"微凸起"及塑性断裂后留下的微皱褶;10 N干摩擦下涂层磨损率高于基体,为粘着磨损机理,50 N润滑条件下涂层磨损率是基体的1/3,为磨粒磨损机理。
杨忠须刘贵民王海军闫涛
关键词: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耐磨性
Al2O3弥散增强Cu基高导电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提高,而伸长率、电导率降低和摩擦系数降低。1.0%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8.22%、电导率为48.38 MS/m,硬度102.7 HV,抗拉强度264.97 MPa,摩擦系数0.28。
张一帆纪箴刘贵民贾成厂陈珂刘博文杨忠须
关键词:高能球磨电导率
重大活动对教学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6年
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高校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多。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活动必然受到影响,本文以学员参加抗战70周年阅兵为例,通过对2013-2015年度学员工程材料成绩进行统计,重点对2015年春季学员成绩的变化分析了重大活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并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张庆谢凤宽刘贵民孟令东
关键词:教学质量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Mo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为提高45Cr Ni Mo VA钢表面的耐磨性能,采用HEP Jet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在其表面制备了Mo涂层,通过场发射型超高分辨率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X射线能量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电子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及高精度三维形貌仪对比分析了涂层与基体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并对涂层磨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载荷(试验载荷为5 N)、低频率(滑动频率为5 Hz)下,涂层的磨损率略低于基体,其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而基体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重载荷(试验载荷为20 N)、高频率(滑动载荷为20 Hz)下,涂层的磨损率约为基体的50%,磨损机理同样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基体则表现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涂层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涂层磨损率随滑动频率增大而上升,但上升速度不一,这与摩擦生热量对氧化膜生成速度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涂层磨损率随时间延长而稳定上升。
刘贵民杨忠须魏敏闫涛
关键词:超音速等离子耐磨性
45CrNimoVA钢表面喷涂Mo-W涂层力学性能研究
为了提升电磁轨道炮导轨的使用寿命,采用HEP-Jet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在45Crn moVA钢表面喷涂Mo-W涂层来提升导轨表面耐磨性能。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喷涂电流、喷涂电压以及主气流量进行正交优化,运用XRD、SEM及...
闫涛朱硕刘贵民王尧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
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以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CNTs含量对材料显微组织、密度、硬度的影响;通过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密度逐渐减小...
李斌刘贵民杜建华
关键词:铜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粉末冶金
不同电流下超音速等离子喷涂钼-钨复合涂层的性能
2017年
将Mo粉和W粉按质量比4:1混合后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在45CrNiMoVA钢表面制备了Mo-W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喷涂电流下所制涂层的微观形貌、成分、物相、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喷涂电流对Mo-W复合涂层影响显著,喷涂电流为350 A时所制涂层的各项性能最好。电流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涂层疏松,孔隙增大。Mo-W复合涂层显著提高了基体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涂层和基体表面均生成了一层薄薄的耐磨氧化膜。
刘贵民朱硕闫涛杜林飞张晓辉
关键词: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电流耐磨性
Cu/Ni和Cu/Nb纳米多层膜的应变率敏感性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调制周期和界面结构对纳米多层膜应变率敏感性的影响,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在Si基片上制备了不同周期(Λ=4 nm,12 nm,20 nm)的Cu/Ni纳米多层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Si基片上制备了不同周期(Λ=5 nm,10 nm,20 nm)的Cu/Nb纳米多层膜。在真空条件下,对Cu/Ni纳米多层膜进行了温度分别为200和400℃、时间4 h的退火处理,对Cu/Nb纳米多层膜进行了温度分别为200、400和600℃,时间为4 h的退火处理。采用XRD和TEM表征了Cu/Ni和Cu/Nb纳米多层膜的结构,采用纳米压痕仪获取了不同加载应变率(0.005、0.01、0.05和0.2 s^(-1))下纳米多层膜的硬度。结果表明,应变率敏感性受到界面结构和晶粒尺寸的影响,非共格界面密度提高以及晶粒尺寸变大均可导致应变率敏感性下降。当周期变大时,Cu/Ni纳米多层膜的非共格界面密度提高,晶粒尺寸变大,应变率敏感性指数m减小;当周期变大时,Cu/Nb纳米多层膜的非共格界面密度下降,晶粒尺寸变大,m基本不变。随退火温度上升,Cu/Ni和Cu/Nb纳米多层膜应变率敏感性大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退火过程中非共格界面密度上升和晶粒长大共同引起的。
王尧朱晓莹刘贵民杜军
关键词:纳米多层膜周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