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驹
- 作品数:26 被引量:32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香蕉束顶病的研究 Ⅱ.病害的症状、传播及其特性被引量:6
- 1993年
- 香蕉束顶病病株叶片边缘轻度黄化,略向上卷曲,叶背或叶片主脉背面和叶柄上出现断断续续的浓绿色条斑,即“青筋”,长短不一,短的不到1mm,长的尤其是叶片主脉和假茎上的可达30-50cm或更长,病后植株长出的叶片一片比一片小,病株外观矮化,呈束顶。病害的潜育期与侵染时蕉株大小和温度高低有关,最短的19d,最长的可达216d,病害由香蕉交脉蚜传播,最短获毒时间30min,最短接毒时间15min,循回期在ld左右,一次获毒后可保毒14d.带病吸芽也能传病。汁液摩擦和土壤不能传播。
- 周仲驹陈启建林奇英谢联辉
- 关键词:香蕉束顶病症状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Ⅱ.病害的分布和损失被引量:113
- 1990年
- 1973—1990年的实地调查和标样鉴定结合有关报道明确,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广西、广东、云南、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辽宁和台湾等16个省区,其中在福建已波及36个县市.以四优2号和黎明粳为供试品种,采用同期播种、分期接种方法,明确了水稻三叶期、五叶期和分蘖始期接种发病的损失可达79%-100%;分蘖盛期接种发病的,减产50%-70%;幼穗分化期40%-50%;孕穗期10%-15%;齐穗期1-3%;乳熟期不受影响.2个品种趋势一致,以黎明粳受害大些.这一结果打破了以往把幼穗分化期以前作为病害感染的界线,并可为病害测报和治虫防病提供科学依据.
- 林奇英谢联辉周仲驹谢莉妍吴祖建
-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Ⅱ.病害的症状和传播被引量:30
- 1991年
- 采用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接种可使水稻产生卷叶型和展叶型2种症状.4个粳稻品种,在三叶期接种多呈卷叶型,在幼穗分化期接种多呈展叶型;4个籼稻品种,在三叶期接种多呈展叶型,在幼穗分化期接种均为展叶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对 RSV 的获毒个体率为25%—30%,高者可达50%以上;其传病能力与获毒取食和接种取食时间的长短有关.灰飞虱的传毒力因产地、翅型、性别和虫期而异.
- 林奇英谢联辉谢莉妍周仲驹宋秀高
-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
- 香蕉束顶病毒的寄主及其在病害流行中的作用被引量:7
- 1998年
- 接种测定结果表明:香蕉、粉芭蕉和大蕉等是香蕉束顶病毒的寄主,但美人蕉、芋头、艳山姜、芭蕉芋、姜黄、长春花、甜瓜等其它24种供试植物不是该病毒的寄主。研究结果还认为:在福建省香蕉产区,香蕉束顶病流行的主要侵染源为香蕉病株,而粉芭蕉和大蕉等病株则可在病区中病害的长期定殖和流行起重要的作用。本文还讨论了这些研究结果对该病害的流行学和防治的重要性。
- 周仲驹徐平东陈启建林奇英谢联辉
- 关键词:香蕉束顶病毒寄主
- 甘蔗花叶病毒3’末端基因的克隆及外壳蛋白序列分析比较被引量:18
- 2001年
- 选取我国SCMV优势株系A株系的分离物SCMV CA为材料 ,经过病毒和病毒RNA的提纯 ,反转录获得病毒cDNA ,并克隆到载体 pUC19的SmaI位点上 ,筛选得到多个重组质粒。选取其中一个克隆SCMV CA5 4进行测序 ,得到一个全长为 12 96bp的核苷酸序列。这段序列由一个长为 10 44bp的开放阅读框架 (ORF)和一个长 2 79bp的 3’末端非编码区序列 ( 3’ UTR)及 poly(A)尾巴组成。这个ORF包括病毒完整的外壳蛋白 (CP)及部分核内含体蛋白b(NIb)基因序列。将所得序列同已知SCMV亚组中各株系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其它株系分离物CP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介于 6 3.7%~ 77.6 %之间 ,氨基酸的同源性介于 6 4%~ 89%之间。根据马铃薯Y病毒属的序列同源性划分标准 ,SCMV CA与其它株系或分离物的同源性关系均介于种与株系划分标准之间。
- 李利君周仲驹谢联辉LI Li-junZHOU Zhong-ju
- 关键词:甘蔗花叶病毒外壳蛋白
- 香蕉束顶病的研究 V.病株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被引量:8
- 1997年
- 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病株在蕉园中分布的基本成分为极有限的个体群,而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m*-m和lgS2-lgm的回归式分别为m*=0.0389+0.7613m(r=0.9875**)和lgS2=-0.181+0.7933lgm(r=0.9618**),理论抽样数可由n=(1.0389/m-0.2387)/D2来估计.植物保护上常用的对角线法、五点式、棋盘式、Z字型及平行跳跃式法均适于香蕉束顶病株的田间抽样.在发病率极低的情况下。
- 周仲驹黄志宏郑国璋林奇英林奇英
- 关键词:香蕉束顶病病株分布型
- 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和Ⅱ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与比较被引量:64
- 1999年
- 对我国分离的经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亚组Ⅰ和Ⅱ的各一分离物(GB、XB)的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较。以提纯病毒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及PCR扩增,并通过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得到插入CP基因片段的重组克隆。对插入GB和XB两个分离物CP基因片段的重组克隆进行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克隆序列长分别为777bp和792bp,均只含一个开放读框(ORF),长度为657nt,可编码218个氨基酸;两个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775%,氨基酸序列同源率为826%。与我国已报道的7个CM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比较,分离物GB的同源率为913%~973%,分离物XB的同源率为766%~784%。与国际上已报道部分CMV株系的CP基因序列相比较,分离物GB与亚组Ⅰ株系有更密切的亲缘关系,而分离物XB则与亚组Ⅱ株系的亲缘关系更密切。
- 徐平东周仲驹林奇英谢联辉
-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 香蕉束顶病的生物学、病原学、流行学和防治研究
- 周仲驹
- 关键词:香蕉病害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Ⅲ.病害的病原性质被引量:26
- 1991年
- 水稻条纹叶枯病系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所致.病毒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持久性方式并经卵传播,介体灰飞虱有明显的间歇传毒现象.提纯病毒制剂具有典型的核蛋白紫外吸收曲线,最大吸收260nm,最小吸收245nm,A260/280=1.54.病毒粒体长丝状,粒体直径约8nm,与日本的水稻条纹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将提纯病毒制剂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其效价可达1∶2048.采用该抗血清,通过免疫扩散和ELISA间接法反应,可很灵敏地检测病叶中的RSV.
- 谢联辉周仲驹林奇英宋秀高谢莉妍
-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病原血清学
- 甘蔗花叶病的发生及甘蔗品种的抗性被引量:31
- 1989年
- 在福建蔗区,甘蔗花叶病田间发病率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供试9个种及品种对甘蔗花叶病毒株系A的反应为:割手密野生种表现免疫;闽糖70/611和桂糖11表现抗病;福引79/9,F134和闽选703表现中抗;福引79/8表现感病,NCo310和Co740表现高度感病。本文还对田间花叶病的发生特点与品种抗性的关系及品种抗性鉴定的依据和标准等进行讨论。
- 周仲驹黄如娟林奇英谢联辉陈宇航
- 关键词:甘蔗花叶病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