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桦

作品数:21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还田
  • 4篇灰飞虱
  • 4篇耕作
  • 4篇耕作方式
  • 4篇飞虱
  • 4篇复配剂
  • 4篇阿维
  • 4篇阿维菌
  • 4篇阿维菌素
  • 3篇稻草还田
  • 3篇毒力
  • 3篇防效
  • 3篇不同耕作
  • 3篇不同耕作方式
  • 2篇室内毒力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秸秆
  • 2篇水稻秸秆还田
  • 2篇青虫
  • 2篇小麦

机构

  • 20篇江苏沿江地区...
  • 4篇扬州大学
  • 1篇南通农业职业...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作者

  • 21篇季桦
  • 13篇葛红
  • 12篇顾国华
  • 9篇徐莉
  • 7篇刘建
  • 7篇魏亚凤
  • 6篇汪波
  • 6篇薛爱芳
  • 6篇韩娟
  • 6篇李波
  • 3篇高小红
  • 2篇杨美英
  • 2篇熊飞
  • 2篇张琛
  • 1篇陈惠
  • 1篇崔娟
  • 1篇沈俊明
  • 1篇印建峰
  • 1篇陈小波
  • 1篇沈一飞

传媒

  • 5篇金陵科技学院...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湖北农学院学...
  • 1篇天津农学院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被引量:24
2013年
调查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出苗均匀性,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提高小麦出苗整齐度,降低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均匀性;小麦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可概括为播种过浅、播种过深、种子霉烂、秸秆阻碍、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或水分不足等5方面;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影响小麦出苗的首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或水分不足,其次是秸秆阻碍;无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影响小麦出苗的首要因素是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湿不均,其次是播种过深。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
灰飞虱寄主转移规律及栽培技术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南通地区灰飞虱在不同寄主间的转移规律,以及小麦播期和水稻栽培方式等对灰飞虱发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当推迟小麦播期、麦田穗期兼防、增加水稻直播比例、秧田用药保苗等综合治理由灰飞虱传介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玉米粗缩病的重要措施。
葛红季桦徐莉高小红
关键词:灰飞虱
阿维菌素·吡虫啉复配剂对菜蚜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被引量:5
2006年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与吡虫啉等量复配对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的毒力指数分别为阿维菌素的1.6倍和吡虫啉的4.9倍,共毒系数达244.38,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使用1%阿·吡悬浮剂1000、2000、3000倍液防治菜蚜,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98.79%、96.63%、94.31%。
顾国华葛红韩娟季桦薛爱芳
关键词:阿维菌素吡虫啉复配剂毒力防效
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为了研究稻草还田与不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均匀性、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草还田使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均匀性下降;稻草还田条件下,免耕降低了出苗整齐度,旋耕、浅翻耕、深翻耕提高了出苗整齐度;稻草还田后影响小麦产量主要原因是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低;稻草还田后小麦出苗率变低、均匀性变差,通过影响小麦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而影响小麦产量。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关键词:稻草还田耕作方式出苗率通径分析
大豆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之一,可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和种质衰退。从大豆花叶病的症状、危害、SMV的特性、基因组学研究、株系分化、病害流行规律及预测模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SMV的科研方向和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徐莉顾国华葛红季桦高小红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大棚鲜食蚕豆在100 cm等行距、(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规格下分别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的收益、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蚕豆间作黑塌菜表现为收益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蚕豆在较宽行距下间作莴苣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蚕豆间作豌豆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季桦
关键词:鲜食蚕豆大棚覆盖间作
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解水稻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旋耕、浅翻耕、深翻耕)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茎秆基部第1至第4节间主要物理性状及抗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株高降低,茎秆节间变短,基部节间茎秆抗折力增强,花后倒伏指数降低,抗倒性提高,尤以深翻耕处理表现最好;茎秆基部节间茎壁加厚,茎秆干重增加,充实度提高,从而增强了茎秆抗折力。
李波魏亚凤汪波季桦熊飞张琛刘建
关键词:小麦稻草还田耕作方式倒伏指数
几种夜出性昆虫夜间扑灯节律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8
2004年
对棉铃虫、暗黑金龟、非洲蝼蛄、大豆毒蛾、稻螟蛉、桃蛀螟、稻纵卷叶螟等7种夜出性昆虫的扑灯节律进行了观察和分类。提出在灯光防治中,根据害虫的扑灯高峰确定亮灯时间,可大幅度降低电耗,提高效能比。防治暗黑金龟和非洲蝼蛄,可设定19:00~0:00亮灯,比全夜亮灯节约电能近55%,效能比增加1倍;防治棉铃虫,实行间歇亮灯,时间为18:00~22:00和1:00~5:00,可节约用电近30%,效能比提高10%以上。
顾国华葛红陈小波韩娟印建峰沈一飞季桦崔娟
关键词:生活习性农业害虫
阿维菌素·苦参碱复配剂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防效被引量:5
2008年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与苦参碱以有效含量的质量比1:24复配,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指数为苦参碱的47.45倍,共毒系数达155.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使用5%阿·苦水乳剂1000、2000、3000倍液防治朱砂叶螨,药后2~5d的防效均在93%以上,药后7d的防效在83%以上,持效期为7d。
顾国华葛红韩娟季桦徐莉薛爱芳
关键词:阿维菌素苦参碱复配剂朱砂叶螨毒力防效
有机土巴氏消毒对番茄育苗的影响
2010年
利用巴氏灭菌法(探索最佳温度、时间的组合)对有机土育苗基质进行消毒,以番茄为指示物,通过对番茄的出苗率、形态指标(株高、茎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全株干质量、壮苗指数)及其根系活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70℃下消毒90 min处理的番茄幼苗各形态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说明,70℃、90 min是有机土的最佳消毒组合。
陈惠沈俊明季桦顾国华
关键词:巴氏消毒番茄根系活力壮苗指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