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梅 作品数:43 被引量:132 H指数:7 供职机构: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肺癌并发间质性肺疾病病例报道 被引量:6 2013年 患者女性,56岁。2010年10月出现咯血痰,伴腰背部疼痛。CT提示左下肺占位,胸椎10、11转移,病理为鳞癌。无吸烟史。在当地医院行肺部病灶及胸椎放疗,放疗后症状缓解。遂后化疗2周期(多西他赛160 mg,卡铂500 mg)。2011年2月因咳嗽、咯血入我科,复查CT肺部病灶增大伴有阻塞性炎症,出现肝右叶转移、脑多发转移。给予厄洛替尼150mg,口服,1/日, 张怡梅 陈连刚关键词:厄洛替尼 间质性肺疾病 病例报道 并发 肺部病灶 腰背部疼痛 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6年 生物体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调控依赖多种活性蛋白质及多肽,统称为生长因子。目前已发现的生长因子按其结构的同源性和功能分为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神经生长因子(N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等。研究发现,生长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介绍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与肿瘤的关系及最新研究进展。 朱严冰 张怡梅 耿淑美关键词:肿瘤 联合放化治疗合并同侧胸腔积液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联合放化治疗合并同侧胸腔积液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肿瘤科收治符合纳入标准并经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合并同侧胸腔积液LSCLC 58例,均先行2-4个周期诱导化疗,据诱导化疗后胸腔积液吸收及后续治疗情况将其分为A、B、C 3组,诱导化疗后胸腔积液消失行胸部放疗后继续巩固化疗者为A组(22例),诱导化疗后胸腔积液消失后继续原方案化疗者为B组(17例),胸腔积液未消失或增加或疗效评价为进展继续进行化疗者为C组(19例)。所有患者均行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观察比较3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8例诱导化疗后有效率为77.6%,中位生存期18个月,1、2、3年生存率70.0%、31.3%和17.3%,39例诱导化疗后胸腔积液消失。A、B、C 3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分别为81.8%、76.5%和7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2、16.4和14.1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4.7%和57.9%,2年生存率分别为45.5%、24.8%和18.9%,3年生存率分别为26.5%、16.5%和6.3%。3组间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长于或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放化治疗合并同侧胸腔积液LSCLC可延长生存期。 陈连刚 刘建坤 胡兴茂 张怡梅 赵青兰 朱铁年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化学治疗 利可君防治恶性肿瘤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利可君片防治恶性肿瘤放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60例恶性肿瘤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放疗前1周开始口服利可君片20 mg,每日3次,直至放疗结束后2周;对照组在出现骨髓抑制前不服用任何升血药物,检查发现骨髓抑制后给予给予吉赛欣皮下或静脉注射2~5μg/kg,每日1次。比较两组的疗效,骨髓抑制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可君防治恶性肿瘤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疗效显著,可以推迟其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怡梅 陈连刚 苏同义 高冬梅 侯春立 朱铁年关键词:利可君 放疗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CL、MDA、SOD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0年 活性氧自由基与机体抗氧化系统之间平衡失调在恶性肿瘤发病与病程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肿瘤学界的重视。近年来,人们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平衡体系进行检测,而对此平衡体系的全面量化评估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血清化学发光(Serum Chemiluminescense,SCL)测定,血清丙二醛(Malindialdehyde,MDA) 苏同义 陈兴 朱严冰 倪海英 孟冀昌 张怡梅关键词:恶性肿瘤 血清 SCL MDA SOD 血清丙二醛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检测 2000年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依据一直是临床肿瘤学的热点之一。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已应用于临床。我们应用TSGF检测试剂对101例恶性肿瘤患者、 孟冀昌 朱严冰 张怡梅 苏同义 倪海英 柳天平关键词:恶性肿瘤 血清 肿瘤标志物 射频透热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2000年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许多深部肿瘤病人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即使对放疗、化疗敏感的肿瘤也面临耐药和肿瘤复发等问题。近几十年来所开展的肿瘤综合治疗,克服了以往单一治疗的不足,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肿瘤病人,特别是中、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其中,高热联合放疗和(或)化疗的方法已成为较活跃的领域之一。 朱严冰 孟冀昌 张怡梅 倪海英 苏同义关键词:恶性肿瘤 疗效观察 温热疗法 化学疗法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大肠癌34例 2006年 张怡梅 朱严冰 倪海英 孟冀昌 苏同义关键词: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醛氢叶酸 抗肿瘤药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NC)组和高脂饮食(HFD)组。喂养8周后高脂饮食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7 mg/kg),以随机血糖≥16.7 mmol/L为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模型(DM)组和PDTC(50 mg.kg-1.d-1,ip)治疗组。治疗1周后断头处死大鼠,留取各组血浆、尿液及肾脏标本。测定各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皮质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经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球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脏微血管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硝基酪氨酸(NT)的表达。结果:PDTC治疗组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较DM组明显降低(P<0.01)。DM组肾皮质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NC组,GSH-Px和SOD的活性明显低于NC组(P<0.05)。HE及Masson染色显示,DM组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系膜区扩张,Masson染色阳性物质增多,提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PDTC治疗组病理改变较DM组明显改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DM组基底膜高度增厚,厚度不均,有断裂层,足突融合;PDTC治疗组基底膜轻度增厚,足突轻度融合。免疫组化显示,DM组iNOS和NT表达量较NC组明显增多(P<0.05);PDTC治疗组iNOS和NT表达量较DM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PDTC不仅具有降低血糖作用,而且可通过减少iN-OS和NT表达改善糖尿病肾脏损害。 张新杰 刘建坤 高冬梅 张怡梅 朱铁年 赵瑞景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氧化性应激 一氧化氮合酶 硝基酪氨酸 射频透热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2000年 朱严冰 孟冀昌 张怡梅 倪海英 苏同义关键词: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