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国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1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我国物权立法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为思考对象被引量:4
- 2001年
-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体例有不少问题,有必要在认真比较各国民法典物权法编制体例的基础上确定我国物权法的编制体系。抵押、质押、留置及让与担保等担保方式,以不纳入物权法规定为好。对占有、不动产登记、取得时效,以合并规定于一章并置于物权法最后部分为宜,对相邻权、地役权,以合并规定于一章,置于用益物权之后为优。我国需要物权法定原则,它与自由并不矛盾。还有,《建议稿》第7条即区分原则的规定值得商榷。
- 李开国
- 关键词:物权法担保方式物权法定原则编制体例
- 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先征后用原则——以公平和效益为视角被引量:13
- 2007年
- 在城乡分割的土地所有权双轨制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牵制,国家应垄断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一级市场,独占城市建设用地高额级差地租利益,这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才公平合理。因而在城市规范区内,我国应当继续坚持城市建设用地先征后用的原则。
- 李开国
- 关键词:建设用地级差地租
- 法典化:我国民法发展的必由之路被引量:5
- 1997年
- 从市场经济、民法建设和法律传统的要求等三方面论证我国民法法典化的必要性,并在比较研究大陆法系法典法与英美法系判例法基础上提出:我国民法发展只能是法典法而非判例法。
- 李开国
- 关键词:法典化民法
-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被引量:33
- 2006年
-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利弊参半、成功与不足并存。在使用权设定方式、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土地使用权人迟延开发土地和改变土地用途的法律后果以及土地使用权人之空间权等问题上,现行立法和《物权法(草案)》的有关规定均有缺陷,应当从我国城市土地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出发,以党的“三个代表”、“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和马克思的市地级差地租理论为指导,加以改进和完善。
- 李开国
- 关键词:全民所有制马克思地租理论建设用地使用权
- 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被引量:37
- 1998年
- 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法典的制定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
- 江平马俊驹王利明寇志新郑成思李开国崔建远郭明瑞张新宝孔祥俊刘士国施天涛徐国栋
- 关键词:中国民法典《民法通则》人格权统一合同法民法典草案民法文化
- 关于完善《民法通则》法人制度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4
- 1996年
- 关于完善《民法通则》法人制度的几点思考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李开国编者按:《关于完善民法通则法人制度的几点思考》一文,是本刊发表的从批评角度研究民法通则的首篇文章。该文从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法定代表制度与职务代理制度、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法人联营四个方...
- 李开国
- 关键词:企业法《民法通则》法人制度法定代表人竞业禁止代理制度
- 关于我国物权法体系结构的思考被引量:36
- 2002年
- 法律的体系结构问题是一个按一定逻辑联系将法律规范加以排列组合的问题。各国民法典 (包括其物权编 )体系结构上的差异 ,原于体系设计者选择的逻辑标准不同。法国法系国家在设计其民法典 (包括其物权编 )的体系结构时 ,更注重调整对象标准 ;而德国法系国家在设计其民法典 (包括其物权编 )的体系结构时 ,则更倾向于法权形式标准。本文作者主张以调整对象为标准来分配物权法与债法的内容 ,将作用于商品交换领域的抵押、质押、留置及让与担保等担保制度纳入债法规定 ,而不照搬德国法系国家的作法纳入物权法规定。对物权法内部的体系结构 ,本文作者主张除总则外 ,分所有权、用益物权、相邻权、占有与登记四个组成部分 ,以分别调整物的归属关系、物的用益关系、不动产相邻关系及无本权的动产占有人、不动产物权登记名义人与物之本权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 ,这一体系结构有利于明确物权法内各制度各自作用的社会经济生活领域 ,张扬它们各自不同的目的和功能 ,实现它们各自不同的价值。
- 李开国
- 关键词:物权法体系民法典债法
- 侵权责任构成理论研究——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和路径的提出被引量:35
- 2008年
- 在对侵权责任构成理论的现有分析框架与研究路径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路径。与现在学者们采用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路径相比,它提升了"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逻辑位阶,使这一概念不再限于在过错责任构成条件范围内使用,成了能够总揽过错责任、危险责任、衡平责任构成条件的概念。同时,扬弃了"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之类的概念,提出了"归责依据"概念。在此基础上,将"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区分为"客观构成条件"、"主观归责依据"、"免责事由"三类条件,并采用了从客观构成条件到主观归责依据再到免责事由的逻辑分析路径。
- 李开国
- 关键词:侵权责任构成免责事由
- 完善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思考
- 2008年
- 基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两种土地公有制,在我国现行法上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两套不同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一套是城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另一套是农村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因此,在思考如何完善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时,必须分别予以讨论。
- 李开国
- 关键词:现行法使用权城乡
- 物权与债权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物权与债权是民法财产权体系的两大财产权。本文对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作了新的归纳和阐述,对物权与债权的联系、交错与融合提出不少新的见解。由于民法中的两大财产法———物权法与债法是围绕物权与债权这两个核心概念而展开其制度性规范的,因此对物权与债权的这种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物权法、债法这两大财产法各自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 李开国
- 关键词:物权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