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明
- 作品数:35 被引量:212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内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短期低蛋白饮食+开同治疗血透患者难治性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
- 目的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可以促进继发性甲旁亢的发生,而且还是增加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国内仍缺乏有效可行的降磷治疗方法。本研究拟采用低蛋白饮食+ 开同的方法治疗MH...
- 李海明龙泉范虹尤莉邵春海陈靖顾勇林善锬
- 关键词:低蛋白饮食高磷血症
- 文献传递
- 透析患者永久导管失功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7
- 2009年
-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存活期越来越长,其血管通路在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由于部分患者的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具有涤纶套的永久导管可以使用数周到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在临床中的使用逐渐广泛。使用永久性留置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通路血栓形成或血流量不足导致的导管失功能。
- 李海明陈靖
- 关键词:留置导管永久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
- 血磷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是影响血透患者FGF23水平的重要因素
- 孔炜颖王梦婧李海明陈靖
- 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1999年11 月~2005年4月,对15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施行了上述治疗。结果:15例患者共切除增生性甲状旁腺52 枚。B 超对甲状旁腺的检出率为96. 2%。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血钙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第1天、1周、2周、3周和 3个月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平均值分别为14. 0、 17. 8、 113. 7、 145. 0和148. 2ng/L。1例 术后4年移植物增生复发,切除后临床症状改善,无并发症。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可行的,手术安全,近期疗效满意,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加以肯定。
- 王红鹰邹强周坚劳正胤薛骏李铭新李海明顾勇张延龄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切除术自体肾功能衰竭
- 一种常规血液透析磷清除的推算方法
- 本发明属医学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规血液透析清除磷总量的推算方法。本发明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收集,随机分成模型建立集合模型验证集后,采用Backward elimination进行变量筛选,得透析清除磷总量的回归模型。本发...
- 王梦婧李海明陈靖郝传明
- 文献传递
-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心室肥厚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丙型肝炎与炎症因子及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4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20名,抗体阴性患者20名。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心超及常规生化数据,并记录临床数据。结果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组IMT[(1.25±0.36)比(0.96±0.27)mm,P<0.05]、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组[(5.56±2.34)比(2.25±1.34)mg/l,P<0.001]。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组患者胆固醇(CHO)、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血红蛋白(Hb)、体重指数(BMI)均低于抗体阴性组患者。两组患者心超结果左室内径(LVD)、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可能由于尿毒症其他因素的影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心肌病变的影响没有在这组患者中反映出来。
- 李海明陈靖殷莺匡鼎伟龙泉顾勇
- 关键词:血液透析丙型肝炎病毒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功能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前及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的左室运动及应变功能。方法选取本院维持性血透(血透组)及行血透前准备的尿毒症患者(透前组)各15例;另选取1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左室各节段纵向、圆周及径向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收缩期峰值应变(ε)。结果 3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的纵向基底段及中间段Vs及Ve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底段Vs分别为(4.36±1.24)cm/s、(5.20±1.78)cm/s、(6.12±2.63)cm/s;中间段Vs分别为(4.00±1.34)cm/s、(4.16±1.48)cm/s、(4.79±1.61)cm/s],透前组Vs降低更明显。圆周及径向运动速度指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纵向ε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圆周及径向ε仅透前组降低。结论尽管LVEF正常,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局部运动和应变功能仍受损,维持性血透可能部分改善心肌功能。
- 颜平施海明李海明朱雯蒋宇雯孙彬陈靖黄国倩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超声心动图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血透患者左室运动功能
- 李海明王梦婧孔炜颖顾勇郝传明陈靖
- 血液透析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评估被引量:19
- 2012年
- 本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08年引进血液透析实时监控软件和信息管理数据库软件,通过硬件建设和软件改良,建立血液透析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显示,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运行稳定,不仅改变了本中心以往的医疗流程,还有助于提高治疗安全性,保证医嘱及时准确地执行,同时确保所有医疗信息得到完整和准确的记录。研究结果提示,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有力保证了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高质量,并有效节约人力成本。
- 邵建华陈靖李海明李屾森尤莉顾勇郝传明黄虹吕军
- 关键词:血液透析医院管理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与临床营养评估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 为了避免营养不良,2001年K/DOQI指南建议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每天蛋白摄入量(DPI)不得少于1.2g/kg体质量,然而近来有不少研究对此提出了异议.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蛋白摄入量对MHD患者营养和临床状况的影响,探讨中国MHD患者最合适的蛋白摄入量,为血透营养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筛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饮食稳定的MHD患者189例,指导患者记录3日饮食日记,利用开同营养评估软件分析营养素摄入量.开展营养相关的体表测量,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收集患者透析前血标本,检测相关营养指标及生化、代谢指标. 结果 在189例筛查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膳食评估和nPNA检测,选取DPI≥0.8 g/(kg·d)的142例,分为3组:①0.8g/(kg·d)≤DPI<1.0 g/(kg·d) (n=43),②1.0g/(kg·d)≤DPI< 1.2 g/(kg·d)(n=61),③DPI≥1.2 g/(kg·d) (n=38).3组患者每日能量摄入均低于指南推荐值,但3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比例无明显差异.SGA评分及人体测量结果显示3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血液生化检测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等营养相关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尿素氮、肌酐、血磷及酸中毒情况随着蛋白摄入增加而显著上升,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MHD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在0.8~1.2 g/kg体质量能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并有助于减轻高磷血症及酸中毒.
- 张瑜凌张家瑛王梦婧俞苹袁立李海明陈靖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