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 作品数:84 被引量:310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氨茶碱在心肺复苏时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氨茶碱的疗效。方法52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24例,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氨茶碱(治疗组)28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208%、679%,存活率分别为83%、429%。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氨茶碱比单独应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 籍文强李庆威姜向明周庆明苑振云杨涛
- 关键词:心肺复苏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氨茶碱
- 丛生蛋白在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犬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丛生蛋白表达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blot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犬肾小管上皮细胞(MDCK)及上清液中丛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对照组细胞及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细胞中均可检测到丛生蛋白的表达,在处理过的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浓度为300、500、900μg/ml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细胞上清液中丛生蛋白的浓度分别为(241.33±59.28)、(247.67±22.48)、(270.67±43.5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39.8)pg/ml(P〈0.01);而各处理组间丛生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丛生蛋白在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肾结石的形成。
- 刘俊江张蕴霞李守宾李瑾宜于春红冯启红王刚魏东孙福振杨涛
- 关键词:肾结石丛生蛋白草酸钙肾小管上皮细胞
- 膀胱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女,59岁,主因下腹部憋胀疼痛不适感半月余2012年8月入院。主要症状有轻度尿频,未见明显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排尿中断,无发热等症状。查体无异常。入院肿瘤全项化验显示,
- 杨涛宋华芹孙福振王刚
- 关键词:膀胱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
- MIR-92a、MIR-100及MIR-143在膀胱癌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MIR(微小RNA)-92a、MIR-100及MIR-143的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50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血清及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通过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MIR-92a、MIR-100及MIR-143的临界值,同时利用所得到的临界值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样本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相对表达水平,计算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样本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单独检测分析发现MIR-92a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74.0%;MIR-100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65.0%;MIR-143的灵敏度为74.0%,特异度为90.0%;MIR-100和MIR-92a组合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2.0%;MIR-92a和MIR-143组合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2.0%;MIR-143和MIR-100组合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82.0%。结论膀胱癌患者血清中对MIR-92a和MIR-143组合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诊断膀胱癌的诊断。
- 史金虎王刚郭留雄李守宾孙福振杨涛姜崇浩周天宝罗庆先刘俊江
- 关键词:膀胱癌MIRNART-QPCR
- 自愿运动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自愿运动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提高认知能力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6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平均分为跑笼环境组(RC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饲养3个月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及搜索策略。行为学测试后,各组分别取10只小鼠的鼠脑用RT-PCR法检测海马GAP43mRNA的表达;取10只小鼠的鼠脑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海马GAP43蛋白的表达;剩余10只取鼠脑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海马GAP43免疫反应产物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RCE组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SE组缩短(P<0.01,P<0.05),在第Ⅰ象限游泳时间比SE组延长(P<0.01),在第Ⅳ象限游泳时间比SE组缩短(P<0.05)。RCE组与SE组比较,海马GAP43表达增加(P<0.01)。结论自愿运动能提高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能促进海马GAP43表达有关。
- 苑振云姜向明王铭维顾平杨秀芬苏冠丽杨涛李斌
- 关键词:快速老化小鼠GAP-43蛋白
- 大剂量中西药物硬膜外腔灌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中西药物硬膜外腔灌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5-01~2006-10中西药物硬膜外腔灌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中西药物硬膜外腔灌注治疗组(89例)和单纯静脉注射用药治疗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临床主要自觉症状的模拟评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硬膜外腔灌注结束时即刻开始观察,治疗后所有临床主要自觉症状的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观察阶段均有显著疗效。结论大剂量中西药物硬膜外腔灌注治疗颈椎病有令人满意的的疗效。
- 籍文强伊智雄苑振云周庆明姜相明杨涛
- 关键词:颈椎病中西药物大剂量硬膜外腔灌注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瘤体联合钬激光基底切除治疗侧壁浅表性膀胱癌
-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肿瘤瘤体联合钬激光基底切除治疗侧壁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侧壁浅表性膀胱癌患者24例(Ta~T2a),男性18例,女性6例,单发10例...
- 王刚陈康宁刘俊江谷守义杨涛孙福振
- TGF-β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膀胱肿瘤中的发病、诊断及预防中的临床意义
- 杨涛李燕张培军孙福振刘俊江王振显王刚
-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侵袭性较强,可较早发生转移,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且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各种基因的参与,同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下的复杂过...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诊断肿瘤治疗泌尿系统
- 局灶性肾Castleman病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女,65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3 d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示右侧肾盂内至输尿管上段透声差,可疑低回声。CT检查示右侧肾盂输尿管周围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邻近肾盂受压变窄,炎性病变可能。MRI检查示右肾盂及输尿管近段可见不规则等T2信号影,大小约26 mm×40 mm×42 mm,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影,考虑肾盂癌可能性大。于2017年8月24日全麻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见肾盂、输尿管周围一肿物,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大小约5 cm×3 cm×2 cm,灰白色,质硬,将肿物完整切除,探查周围无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穿入和"洋葱皮"样改变不明显,滤泡间有大量成熟浆细胞增生,诊断为肾脏Castleman病,浆细胞型,局部侵及肾组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肿瘤无复发或转移。
- 姜崇浩李守宾刘俊江孙福振谷守义王刚张盼英魏东杨涛郭留雄肖贺龙
- 关键词:CASTLEMAN病肾占位局灶性输尿管上段软组织密度肾盂输尿管
- 肾平滑肌瘤伴同侧嗜酸性细胞瘤1例报告
- 2022年
- 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2020年3月4日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4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肾单发占位。腹部增强CT及三维重建检查示右肾2个占位性病变。行后腹腔镜右侧肾部分切除术,术中确认右肾最下极和中下级各有1个肿物。病理诊断:肾平滑肌瘤、肾嗜酸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行放化疗。术后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单侧肾脏同时发生两种肿瘤性疾病罕见。
- 肖贺龙刘俊江王婷高博王刚谷守义魏东孙福振杨涛李守宾
- 关键词:肾肿瘤肾平滑肌瘤肾嗜酸性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