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鹏程
- 作品数:38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赛格力与惠尔血动员健康供者造血干细胞效果的比较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比较国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赛格力与进口G–CSF惠尔血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供者应用赛格力或惠尔血4.2~12.8μg·kg^(-1)·d^(-1)连续5 d皮下注射,若第4天白细胞低于30×10~9·L^(-1),第4.5天开始采集前2 h加用G–CSF 5μg·kg^(-1)皮下注射,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若采集数量不够,第5.5天再采集1次。并观察供者动员、采集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赛格力组与惠尔血组所用剂量,分别为(7.6±1.6)μg·kg^(-1)·d^(-1),(5.4±0.7)μg·kg^(-1)·d^(-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赛格力组与惠尔血组动员后白细胞均升高,分别为(43.3±11.1)×10~9·L^(-1),(45.1±7.5)×10~9·L^(-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赛格力与惠尔血对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赛格力组有2例供者需采集2次,两组结果分别为采集物单个核细胞(MNC)·kg^(-1)(9.3±4.4)×10~8·kg^(-1),MNC·kg^(-1)(8.9±6.2)×10~8·kg^(-1);CD34^+·kg^(-1)(6.9±5.3)×10~6·kg^(-1),CD34^+·kg^(-1)(8.3±7.3)×10~6·kg^(-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动员剂对供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赛格力动员效果略差于惠尔血,但通过增加赛格力剂量、采集干细胞次数,两者均能成功的动员健康供者。赛格力能可靠用于健康供者的动员。
- 罗畅如陈伟红李明杜新楼瑾蔡云汪鹏程张晓瀚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造血干细胞
- 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诱发脑出血的相关原因,寻找预防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2例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诱发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和预防方法。结果:32例患者中,6例抢救成功,26例死亡,病死率81.25%。16例可以找到诱发脑出血的相关原因。结论: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预后差,预防性血小板输注不能完全阻止脑出血的发生,控制和消除诱发脑出血的其他相关原因可能是减少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的重要措施。
- 汪鹏程蔡力生刘焕勋卓家才汪明春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脑出血
- 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MM患者11例,复发、难治MM患者7例均采用VD方案化疗:硼替佐米1.0~1.3mg/m2第1、4、8和11天快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第1~4天(7例复发难治予地塞米松40mg)静脉滴注,3周为1疗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1~6个疗程的治疗,继以沙利度胺100mg/d口服维持治疗,另有2例初治患者联用脂质体阿霉素60mg,d 1。根据EBMT标准观察疗效,按NCI-CTCAE(第3版)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平均随访8(2~15)个月,11例初治患者对治疗均有反应,其中CR/nCR 5例(45%),PR 5例(45%),MR 1例(10%)。7例复发难治患者中,CR 1例(13%),PR 2例(29%),MR 2例(29%),PD 2例(29%),初治组总体缓解率(CR/nCR加PR)高于复发难治组,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乏力、胃肠道症状和周围神经病变。初治组3/11例出现腹胀、腹泻,5/11例发生Ⅰ~Ⅱ级周围神经病变;复发难治组4/7例出现腹胀(1例伴腹痛)、腹泻,3/7例发生Ⅱ级周围神经病变。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治疗初治MM起效快,总体反应率及完全缓解率高;该方案用于复发、难治性MM亦有较高治疗反应率,但疗效逊于初治患者,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不良反应程度轻微,可控制和预测,总体耐受性良好。
- 王宁蔡云汪鹏程陈伟红凌燕杜新卓家才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疗效
-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造血恢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造血恢复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以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造血干细胞回输后给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结果 PEG-rhG-CSF组与rhG-CSF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18.7±3.4)天、(18.0±3.1)天,P=0.281,无统计学差异。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在PEG-rhG-CSF组与rhG-CSF组分别发生26例、29例,发生率分别为53.06%、56.86%,P=0.89,无差异。用药次数分别为2.6次(2~5次)、18.1次(11~31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骨痛、肌肉疼痛。结论 PEG-rhG-CSF组与rhG-CSF组结果相似,PEG-rhG-CSF具有用药次数少的优势。
- 张晓瀚陈诗彧汪鹏程蔡云杜新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造血恢复
- 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 2006年
- 目的探讨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方法4例患者用亚砷酸诱导治疗,完全缓解后,3例用亚砷酸联合化疗巩固治疗,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用维甲酸诱导治疗,缓解后,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和化疗交替巩固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于诱导治疗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1例于完全缓解后半年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死于心力衰竭,其余4例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APL对亚砷酸或维甲酸(少数患者)诱导治疗是敏感的,亚砷酸或(和)维甲酸联用化疗巩固治疗有较好疗效。
- 刘焕勋蔡力生汪鹏程杜新李明倪南生张琼丽卓家才汪明春
-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融合基因亚砷酸维甲酸
- 16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及分析
- 目的:观察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16例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治疗恶性血液...
- 张晓瀚汪鹏程蔡云刘焕勋杜新
- α-干扰素导致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及多发性神经炎1例
- 2003年
- 汪鹏程刘焕勋卓家才汪明春
- 关键词:Α-干扰素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多发性神经炎药源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
- Daratumumab治疗原发耐药MM病例分享及文献复习
- 张晓瀚汪鹏程刘焕勋蔡云杜新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ressive NK cell leukemia,ANKL)是罕见类型的白血病,有其特殊的临床与实验室表现,最近我们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3岁。因发热8天入院。入院前8天患者发热,查...
- 刘焕勋汪鹏程卓家才汪明春李明倪南生张琼丽
- 关键词: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侵袭性
- 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无效造血1例
- 2002年
- 汪鹏程蔡云汪明春
- 关键词:自体干细胞移植无效造血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