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露
- 作品数:34 被引量:2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旱作坡耕地不同免耕方式防水蚀效果研究
- 试验于2004~2006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典型旱坡耕地上进行,研究了免耕留低茬、免耕留高茬、免耕留低茬覆盖、免耕留高茬覆盖与常规耕作5种处理对农田水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蚀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坡度呈正相关关系。降雨强...
- 刘景辉郭晓霞李立军张星杰田露
- 关键词:坡耕地土壤流失量
- 一种糜谷类作物栽培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糜谷类作物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按宽、窄行距起垄,垄沟内播种糜谷类作物,播种时进行全地膜覆盖,再在垄沟内覆土,待糜谷类作物成熟后收获。本发明通过宽窄行改善通风透光,覆膜增温抑...
- 米俊珍赵宝平刘景辉杨彦明张兰英田露孙梦媛王英
- 联合深松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深松机,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安装有牵引架和若干个耙针,所述主机架上设有若干个铲柄固定座,每一个所述铲柄固定座上均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双层深松铲,所述双层深松铲包括铲柄,所述铲柄上设有破碎...
- 刘景辉杨彦明赵宝平李立军苏顺和李倩刘霞田露米俊珍张艳丽秦文军苏平小杨兴亮王永胜云二娃胡占全
- 干旱胁迫下腐植酸对燕麦叶片光合性能的调控效应被引量:15
- 2019年
- 为明确腐植酸在干旱胁迫下对燕麦叶片光合性能的调控效应,以燕麦品种燕科二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正常供水(75%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胁迫(60%田间持水量)和重度干旱胁迫(45%田间持水量)3个水分条件喷施腐植酸和等量清水(CK),分析了干旱胁迫下喷施腐植酸后燕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燕麦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呈下降趋势。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喷施HA处理的各指标值与CK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下,与CK相比,喷施腐殖酸后各指标值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提高幅度较大,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由此说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可改善燕麦叶片的光合性能,促进干物质积累和增加产量,且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效果最明显。
- 李英浩刘景辉朱珊珊田露张志芬戴云仙
- 关键词:腐植酸燕麦干旱胁迫光合特性光合色素
- 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玉米抗旱保苗增产效应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明确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玉米抗旱保苗、增产效果及其作用时效。本试验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玉米出苗率、苗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均具有一定的抗旱保苗增产效果,其中在2012年表现为A1>A2>CK1;2013年表现为A1>A2>A3>A4>CK2,且不同施入年际表现为施入后第2年的效果高于第1年的效果,秋施效果较好。2012年处理A1、A2的出苗率分别较CK1提高4.58%、1.76%;苗期株高日增量、茎粗、干物质增长速率分别提高4.90%、0.00%;9.74%、3.90%;23.99%、8.72%;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2.03%、5.49%;2013年处理A1、A2、A3、A4的出苗率分别较CK2提高8.73%、7.57%、4.61%、2.13%;苗期株高日增量、茎粗、干物质增长速率分别提高15.00%、9.90%、9.90%、5.00%;17.06%、10.78%、7.78%、6.59%;46.14%、23.51%、14.88%、7.37%;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5.78%、11.23%、10.99%、5.06%。2012年玉米产量与出苗率、苗期株高日增量、茎粗、干物质积累速率的相关系数为0.9241、0.8775、0.9992、0.9754;2013年的相关系数为0.9508、0.9978、0.9332、0.8986。
- 苏雪萍刘景辉李立军田露刘霞王亚超
- 关键词:苗期性状
- 缩行配施保水剂对滴灌燕麦群体特征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探索适应于滴灌燕麦的高效栽培技术,于2019-2020年通过裂区试验,设置20 cm(A,常规等行距种植)、15 cm(B,带状种植)和10 cm(C,带状种植)3种行距作为主区,以及22.5 kg·hm^(-2)(Y)、0 kg·hm^(-2)(N)2个保水剂施用水平作为副区,分析行距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群体数量、群体质量和产量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缩小行距能够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形成、群体质量提升以及产量的增加,过度缩小行距则会抑制燕麦生长。在不施用保水剂条件下,AN和BN处理间燕麦群体结构、群体质量及产量基本上差异不显著;施用保水剂后差异显著,与AY处理相比,BY处理分蘖期总茎数、分蘖数、分蘖成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抗倒伏指数和籽粒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93%、4.48%、4.40%、3.37%、9.43%、6.87%和16.65%。同种行距下,保水剂的施用能不同程度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形成、群体质量提升以及产量的增加,整体以行距为15 cm的带状种植表现更优;与BN处理相比,BY处理的基本苗数、分蘖盛期总茎数、总分蘖数、分蘖成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抗倒伏指数和籽粒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88%、3.27%、5.10%、2.96%、6.67%、17.24%、17.12%和22.99%。综合来看,将种植行距由20 cm缩小为15 cm,等行距种植调整为8行一带的带状种植,结合施用22.5 kg·hm^(-2)保水剂的种植方式能够改善滴灌燕麦群体特征,促进籽粒产量形成,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 田露刘景辉刘景辉米俊珍赵宝平张胜张胜焦伟红高卿
- 关键词:燕麦滴灌行距保水剂
- 不同保水材料对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幼苗生长及土壤贮水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明确内蒙古旱作区不同保水材料的蓄水保墒效果和缓解土壤水分缺乏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制约效应,本试验于2011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设聚丙烯酸钾PAA(A1)、聚丙烯酰胺PAM(B1)、腐植酸(C1)、膨润土(D1)和不施保水材料(CK)5个处理,2012年为A2、B2、C2、A1、B1、C1、D1和CK 8个处理(1表示保水材料只施入1年,2表示连续施入2年),分析其对玉米苗期生长、土壤的保水特性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各处理总体表现为A1>B1>D1>C1>CK,不同保水材料均能提高玉米出苗率并缩短玉米整体出苗时间,同时将玉米出苗时间提前1-2 d。2012年各保水材料均对玉米苗期生长及土壤保水性起到促进作用,总体表现为A2>B2>C2>D1>A1>B1>C1>CK,分别较CK玉米出苗率提高了9.87%、7.28%、5.71%、5.41%、4.41%、3.13%和1.26%;株高日增量提高了15.67%、14.93%、13.43%、11.94%、11.94%、8.21%和0.00%;鲜重提高了38.84%、34.52%、28.80%、25.17%、21.93%、13.67%和2.48%;苗期0-20 cm土壤贮水量平均提高了30.07%、28.16%、16.26%、15.62%、8.50%、7.97%和2.34%;玉米产量提高了25.15%、22.45%、19.05%、15.05%、14.17%、12.88%和5.37%。综合各指标及年际变化可知,D1处理在第二年的总体效果优于A1、B1和C1,具有较好的长效性。
- 田露李立军郭晓霞刘景辉刘霞
- 关键词:玉米苗期生长土壤贮水量长效性
- 黄腐酸浸种对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为筛选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浸种方法,以燕麦品种坝莜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黄腐酸浓度(稀释50、100、150、200、250、300倍)和5个浸种时间(3、6、9、12、15 h),共30个组合处理,蒸馏水浸种作为对照(ck),对各浸种浓度、浸种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150倍和200倍黄腐酸稀释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燕麦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而50倍和100倍稀释液浸种处理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值随浸种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浸种9 h达到最高值;二者交互作用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优先选择用稀释200倍的黄腐酸溶液浸种9 h作为燕麦浸种的最佳处理组合。
- 李英浩刘景辉赵宝平米俊珍田露
- 关键词:燕麦黄腐酸浸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1年
- 为明确宽幅条播对燕麦抗倒伏性和产量的调节作用及其适宜种植密度,于2019-2020年,通过裂区试验,设置2种播种方式(宽幅条播和常规条播)和三个种植密度水平[300×10^(4)株·hm^(-2)(D1)、450×10^(4)株·hm^(-2)(D2)、600×10^(4)株·hm^(-2)(D3)],分析了播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燕麦植株抗倒伏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下,宽幅条播的燕麦茎秆机械强度、茎粗、壁厚均显著高于常规条播。在籽粒灌浆期,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条播的燕麦基部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在D1、D2、D3下分别提高9.3%、11.6%和17.0%,茎粗分别增加7.3%、7.6%和7.3%,株高分别降低2.3%、1.9%和3.0%,重心高度分别下降6.5%、7.8%和6.0%。相比于常规条播,燕麦宽幅条播主要通过增加穗数来增产。在D1、D2、D3下,宽幅条播的两年平均产量较常规条播分别增加了8.6%、9.3%和14.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播种方式下燕麦茎秆机械强度、茎粗、壁厚均呈减小趋势,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均呈增加趋势,但宽幅条播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常规条播。因此,生产中采用宽幅条播可显著提高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和籽粒产量,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实现燕麦抗倒性与产量协同提高;本试验条件下,宽幅条播燕麦达到最高产的密度为600×10^(4)株·hm^(-2)。
- 冯学颖米俊珍刘景辉赵宝平王英田露陈晓晶王欣欣
- 关键词:燕麦种植密度抗倒伏
- 保水剂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黄土高原旱作燕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分析保水剂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后旱作燕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情况,为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生产提供一种有效的保水培肥措施,指导该区域旱作农业生产。[方法]通过在黄土高原旱作区设不施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CK)、单施保水剂(A)、单施微生物菌肥(M)、保水剂和生物菌肥配施(AM)4个处理,分析燕麦全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变化、关键生育时期生长发育变化、全生育时期耗水量特征、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情况。[结果]①AM处理可促进燕麦生长发育。以灌浆期为例,AM处理可提高株高3.27%~25.96%,单株叶面积7.94%~23.06%,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11.48%~21.88%。②AM处理可提高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5.89%~11.50%),显著降低燕麦土壤贮水消耗(7.70%~18.76%),使总耗水量降低0.46%~1.26%。③AM处理可促进燕麦籽粒和生物产量形成,进而促进水分利用,使籽粒产量提高8.40%~20.12%,生物产量提高10.80%~25.0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19%~26.80%。[结论]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能够显著促进旱作燕麦生长,改善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具有蓄水保墒作用,实现燕麦产量增加,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田露刘景辉赵宝平米俊珍李英浩费楠
- 关键词:保水剂微生物菌肥水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