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玉成

作品数:178 被引量:1,16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天文地球
  • 85篇建筑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98篇地震
  • 47篇黄土
  • 37篇地震动
  • 19篇遗址
  • 18篇震害
  • 18篇抗震
  • 18篇荷载
  • 14篇土遗址
  • 13篇动力响应
  • 13篇有限元
  • 13篇震陷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黄土场地
  • 12篇黄土地区
  • 12篇值模拟
  • 11篇地震荷载
  • 9篇荷载作用
  • 8篇黄土震陷
  • 7篇地震动参数
  • 7篇地震反应

机构

  • 155篇中国地震局兰...
  • 57篇中国地震局
  • 3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9篇敦煌研究院
  • 12篇兰州大学
  • 10篇中国建筑科学...
  • 8篇兰州交通大学
  • 4篇青海省地震局
  • 3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天津城市建设...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肯塔基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178篇石玉成
  • 42篇卢育霞
  • 28篇刘琨
  • 21篇秋仁东
  • 20篇王兰民
  • 17篇陈永明
  • 15篇王旭东
  • 11篇胡明清
  • 10篇刘红玫
  • 9篇孙军杰
  • 9篇付长华
  • 8篇蔡红卫
  • 8篇李舒
  • 8篇徐晖平
  • 8篇万秀红
  • 7篇李兰
  • 6篇王平
  • 6篇严武建
  • 6篇郭青林
  • 5篇盛志强

传媒

  • 30篇西北地震学报
  • 20篇地震工程学报
  • 16篇世界地震工程
  • 9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6篇地震研究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敦煌研究
  • 4篇防灾减灾工程...
  • 3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3篇灾害学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高原地震
  • 3篇石窟与土遗址...
  • 3篇2006黄土...
  • 3篇第五届全国地...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工程勘察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 19篇2011
  • 16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地区现代应力场的构造解析被引量:3
2007年
在对兰州地区兴隆山北缘断裂、白杨树沟断裂和西湾-雷庄断裂等的活动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断裂擦痕斜角资料,结合区域其他构造应力场资料,应用构造应力解析方法计算了兰州的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①兰州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总体在NE到近EW向的范围内;②现今构造应力场继承了更新世以来的构造应力场;③深部和表层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④区域构造运动是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的。
陈永明石玉成
关键词:应力场擦痕
现行有关规范用于黄土地区的局限性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探讨了现行有关规范用于黄土地区存在的某些不足,阐明了场地条件和场地类别等因素对抗震设防参数的影响问题,强调了重视地方标准的制定的必要性。同时也展望了今后尚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石玉成王伟锋
关键词:黄土地区地震动参数
锚杆加固对石窟地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利用大型通用AD INA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动力分析,研究锚杆加固对石窟地震反应的影响。通过对无裂隙无锚杆、有裂隙无锚杆、有裂隙有锚杆和有裂隙有预应力锚杆4种模型的分析,研究了锚杆在石窟岩体加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锚杆的加固作用是明显的,在有裂隙的部位打入锚杆对石窟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是有益处的。通过两条地震波作用下石窟的地震反应分析,指出了石窟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薄弱部位,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薄弱部位多数发生在石窟的脚点附近,分析结果可作为石窟抗震设计的参考依据。
高峰石玉成韦凯秋仁东
关键词:地震锚杆有限元
地震作用下不同类型夯土长城的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长城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及抗震稳定性,选取了黄羊河农场段长城、金川西段长城和长城博物馆段长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得到了这3段长城的基本参数,并运用Midas-GTS软件分别建立数值模型,并输入山丹—民乐6.1级地震波判断不同长城段的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黄羊河农场段长城加速度和位移最大值都位于墙体右上侧,墙体最大拉应力在墙体底部,整体稳定;金川西段长城加速度和位移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拉应力最大处在掏蚀部位,在地震作用下不稳定;长城博物馆段长城在通道上部加速度和位移最大,最大拉应力位于通道周围,在地震作用下不稳定。
孔德政石玉成梁庆国卢育霞
关键词:地震波数值模拟动力响应抗震稳定性
地震动特性对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采用弹塑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将基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的Ⅰ、Ⅲ类场地标准反应谱曲线拟合而成的地震动时程作为地震输入,选取黄土地区典型滑坡类型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不同峰值加速度、频谱、持续时间作用下黄土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的分析,展示了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变化规律,揭示了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对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郭俊英石玉成
关键词:地震动稳定性
敦煌莫高窟地区断裂新活动特征及其对石窟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地区近场断裂活动性及区域活动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历史地震及古地震等新活动特征的综合分析 ,同时论述了历史地震对石窟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综合分析表明 :敦煌莫高窟地区属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域 ,但其周缘发育了多组大型活动断裂带 ,具有发生大震的构造条件 ,存在遭受大震影响和破坏的潜在危险性。因此 ,在石窟文物的抗震加固保护工作中 ,区域远震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袁道阳石玉成王旭东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地表水下渗对典型黄土场地地震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地表水下渗对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其对黄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选取典型黄土场地,分析了地表水下渗对地表加速度反应峰值及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旨在研究地表水下渗对黄土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表水的不断下渗,地表地震峰值加速度及土层地震动放大作用都有减小趋势,地表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动具有减震作用;但场地的特征周期都有增的趋势,反应谱平台范围越来越宽,使得地面上固有周期处于反应谱平台范围内的建筑都有较大的反应,尤其是与原始剖面(没有地表水)相比,地表水的存在对场地特征周期的放大作用最大可达1.5倍左右,这使得地面上更多的建筑都会有较大的反应。
夏坤董林石玉成孙军杰刘红玫张国信
关键词:地表水黄土场地地震反应谱
土遗址文物震害防御及抗震加固对策被引量:11
2013年
概述了土遗址文物的主要病害如风蚀病害、表面风化、雨蚀病害、裂缝或坍塌、基础掏蚀、生物破坏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等的特征及成因机制;阐明了建立土遗址文物防灾减灾综合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灾前防御、震时应急和灾后恢复的对策;针对土遗址的特殊性提出了抗震防护加固的原则,分析了其特点,针对不同病害特征的土遗址分别提出了抗震加固方案。为土遗址文物的科学保护和综合防御地震灾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指导。
石玉成王旭东李舒胡明清
关键词:土遗址灾害震害防御抗震加固
隧道的两种减震措施研究被引量:80
2005年
运用 Newmark 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并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计算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不同的围岩材料对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改变隧道衬砌一定范围内围岩材料的参数,计算了隧道的地震反应,分析了在隧道施工中设置减震层和注浆加固一定范围内围岩这两种方法的减震效果、适用条件及其减震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减震层或加固层的设置使隧道衬砌位移差减小,从而使其应力减小,起到保护隧道衬砌的作用;对于处于软弱围岩中的隧道,可以采用在较大的范围内注浆加固围岩的办法进行减震,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而处于稳定性极好的坚硬围岩中的地下结构,可不考虑抗震问题,即使是处于强震区,只是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才采用设置减震层的方法进行减震。计算结果可为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高峰石玉成严松宏关宝树
关键词:隧道工程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方法
基于IDA方法的交河故城金刚宝座式塔土建筑遗址地震易损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增量动力分析(IDA)作为动力形式的静力推覆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分析和性能评估中,但其在土建筑遗址地震易损性分析中的应用甚少。基于IDA方法尝试对交河故城塔林区金刚宝座式塔土建筑遗址进行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和抗震能力分析,以谱加速度Sa(T1,5%)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θmax作为结构损伤指标进行IDA分析,得到土建筑遗址在一系列调幅地震动作用下的IDA曲线、地震需求概率模型和易损性曲线,计算出模型的倒塌率和CMR值。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金刚宝座式塔的易损性和抗震能力,为今后土建筑遗址抗震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思路。
李桐林石玉成刘琨卢育霞唐洪敏魏来
关键词:增量动力分析层间位移角易损性分析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