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瑾瑞

作品数:16 被引量:11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种子
  • 5篇啮齿
  • 5篇啮齿动物
  • 3篇种群
  • 3篇互惠
  • 3篇捕食
  • 2篇对植
  • 2篇植物
  • 2篇生境
  • 2篇生境破碎化
  • 2篇生境选择
  • 2篇鼠类
  • 2篇破碎化
  • 2篇种子扩散
  • 2篇互惠关系
  • 2篇枹栎
  • 2篇草原
  • 1篇动物
  • 1篇动物习性
  • 1篇亚热带地区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程瑾瑞
  • 7篇张知彬
  • 5篇肖治术
  • 3篇王海涛
  • 3篇路纪琪
  • 3篇高玮
  • 3篇赵匠
  • 3篇万冬梅
  • 2篇李宏俊
  • 1篇佟富春
  • 1篇王玉山
  • 1篇张丽杰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野...
  • 1篇第三届现代生...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啮齿动物对种子的传播被引量:19
2005年
简要介绍了扩散、传播植物种子的啮齿动物种类、它们传播的植物种子种类,以及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扩散、传播的主动、被动方式及双方在这一体系中的互惠关系和可能存在的协同进化关系。
程瑾瑞张知彬
关键词:啮齿动物植物种子传播种子扩散互惠关系
生境破碎化对栗斑腹鹀的影响
该文对中国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交界的大兴安岭东簏南端一带的栗斑腹鹀种群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栗斑腹鹀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关于栗斑腹鹀栖息地的选择,我们在每个斑块内测取10个1×1m样方,记录样方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平均...
程瑾瑞
关键词:种群生境破碎化生境选择
文献传递
生境破碎化对栗斑腹鸆的影响
该文对中国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交界的大兴安岭东簏南端一带的栗斑腹鸆种群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栗斑腹鸆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关于栗斑腹鸆栖息地的选择,我们在每个斑块内测取10个1×1M样方,记录样方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平均...
程瑾瑞
关键词:种群生境破碎化生境选择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都江堰地区啮齿动物种子贮藏行为的研究
程瑾瑞
关键词:捕食风险啮齿动物亚热带地区种子贮藏行为资源量
大鸨求偶场的选择被引量:15
2004年
20 0 0年和 2 0 0 1年的 4~ 7月 ,在吉林省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草原地带 ,采用观察法及样方法对大鸨 (Otis tardadybowskii)的求偶炫耀行为及求偶场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鸨具有集群炫耀的特点 ,雄鸨一天之中有两个求偶炫耀高峰期 ,上午为 7:0 0~ 9:0 0 ,下午为 16 :0 0~ 17:30 ,下午的炫耀强度较早晨略弱。求偶场选择在坡度平缓、视野开阔的草原岗坡的下坡腰和坡底 ,而且是在土质松软、土壤颗粒较细的地方。草原火烧对其求偶场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在火烧地 ,高度为 2 0~ 30 cm植物所占比例、植物种类数、植被盖度、植物均高和线叶菊密度是主要因子 ;在非火烧地 ,枯草比例和枯草厚度是重要因子 ;综合来看 ,在植被结构上 ,其求偶场主要选择在植物种类丰富。
万冬梅赵匠高玮王海涛程瑾瑞
关键词:草原
栗斑腹鹀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1999年至 2 0 0 1年每年 4~ 7月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对栗斑腹种群数量及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三年来栗斑腹种群数量连续下降 .其原因是 :人为干扰导致栗斑腹繁殖成功率及繁殖成活率降低 ,从而导致栗斑腹种群数量下降 ;研究地区内近几年连续高温干旱的天气也导致了栗斑腹种群数量的下降 ,气温升高 (R2 =0 9964 )、降雨量减少 (R2 =0 84 98)对栗斑腹种群数量下降的影响很大 .
程瑾瑞高玮王海涛万冬梅赵匠张丽杰佟富春
关键词:种群数量气候因子繁殖成活率繁殖成功率
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被引量:34
2002年
20 0 0年和 2 0 0 1年的 4~ 7月连续两年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草原上采用野外直接观测和样方法对繁殖期大鸨 (Otistarda)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鸨是一种营地面松散型群巢的大型鸟类 ,最近巢间距为 9m .大鸨在繁殖期对巢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首先表现在景观尺度上的选择 ,大鸨巢多筑在海拔 190~ 2 30m的草原岗坡的坡腰上 ,以偏南向的朝阳缓坡的坡腰上为多 ,最大坡度不超过 8° ,而且巢均筑在距车道不远的地方 ;其次表现在植被结构上的选择 ,大鸨倾向于选择枯草较厚、植被密度较高且多数植物高度在 15~ 35cm的地方营巢 ,但植被密度过高处却并不选择 .
万冬梅高玮赵匠王海涛程瑾瑞
关键词:巢位选择草原
都江堰地区啮齿动物种子贮藏行为的研究
本文在四川省都江堰地区调查了栓皮栎、枹栎和油茶种子在野外被鼠类搬运、扩散、埋藏的情况,同时在半自然状态下的实验围栏内分别观察了小泡巨鼠、针毛鼠、大足鼠、褐家鼠这四种当地的常见鼠种对栓皮栎、枹栎和油茶种子的取食、搬运和埋藏...
程瑾瑞张知彬
关键词:农业鼠害啮齿动物动物习性
文献传递
都江堰地区灌丛内迺栎橡子的捕食和搬运(英文)被引量:9
2004年
从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以四川都江堰常绿阔叶林灌丛内的优势种———栎 (Quercusserrata)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昆虫、鼠类和真菌对栎橡子的捕食和搬运。结果表明 :(1 )取食橡子的鼠类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在年间差异较小 ,这可能与三年间栎橡子的产量相对稳定有关 ;(2 )栎橡子的虫蛀率在三年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范围在 1 4 1 7% - 32 4 9%之间 ;(3)鼠类的就地取食和搬运是影响种子库内橡子命运的主要因素 ;(4 )橡子虫蛀率的变化影响鼠类的觅食活动。鼠类对饱满橡子和虫蛀橡子的选择性取食和搬运可能影响许多坚果植物 (栎树 )
肖治术张知彬王玉山程瑾瑞
关键词:橡子捕食鼠类昆虫枹栎
包衣、埋藏的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在鼠类捕食下的存留被引量:9
2007年
鼠类对壳斗科植物种子的捕食作用十分强烈,从而影响此类植物的更新。栓皮栎和枹栎是中国西南地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不仅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可用于植树造林。对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分别进行包衣地表、无包衣地表、包衣埋藏和无包衣埋藏等4种处理,并跟踪各种处理种子被鼠类捕食的情况。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种子的中位存留时间显著不同,包衣埋藏后的种子存留时间显著长于未包衣且放置于地表的种子,埋藏显著地降低了鼠类对这2种种子的捕食;埋藏及包衣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护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免于鼠类的捕食,有利于种子存留并萌发建成幼苗。该方法可用于人工播种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程瑾瑞肖治术张知彬
关键词:埋藏包衣鼠类栓皮栎枹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