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科峰

作品数:911 被引量:4,246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5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9篇医药卫生
  • 27篇生物学
  • 17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3篇细胞
  • 160篇肝癌
  • 127篇肝移植
  • 120篇肿瘤
  • 117篇肝细胞
  • 112篇基因
  • 106篇手术
  • 90篇切除
  • 90篇外科
  • 79篇胆管
  • 76篇术后
  • 65篇蛋白
  • 65篇免疫
  • 62篇切除术
  • 56篇肝脏
  • 56篇癌细胞
  • 54篇移植术
  • 52篇胰腺
  • 50篇肝癌细胞
  • 46篇细胞癌

机构

  • 87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日本京都大学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解放军第45...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解放军第五医...
  • 6篇宁夏医学院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武警湖北总队...
  • 4篇成都军区昆明...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武警医学院附...

作者

  • 908篇窦科峰
  • 266篇李开宗
  • 114篇陶开山
  • 108篇付由池
  • 101篇高志清
  • 86篇杨雁灵
  • 86篇李海民
  • 83篇岳树强
  • 76篇王德盛
  • 72篇管文贤
  • 69篇赵青川
  • 68篇李霄
  • 58篇张福琴
  • 51篇何勇
  • 44篇宋振顺
  • 42篇陈勇
  • 41篇周景师
  • 30篇李韧
  • 30篇刘正才
  • 29篇杨诏旭

传媒

  • 1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9篇中华肝胆外科...
  • 30篇中华普通外科...
  • 29篇世界华人消化...
  • 28篇中国实用外科...
  • 27篇中国普外基础...
  • 27篇细胞与分子免...
  • 24篇临床外科杂志
  • 21篇中国普通外科...
  • 21篇西北国防医学...
  • 20篇中华外科杂志
  • 19篇现代生物医学...
  • 18篇陕西医学杂志
  • 16篇国际外科学杂...
  • 15篇中华消化外科...
  • 14篇中国现代医学...
  • 13篇肝胆外科杂志
  • 13篇中华器官移植...
  • 1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6篇2018
  • 14篇2017
  • 6篇2016
  • 14篇2015
  • 27篇2014
  • 60篇2013
  • 35篇2012
  • 35篇2011
  • 39篇2010
  • 50篇2009
  • 50篇2008
  • 56篇2007
  • 46篇2006
  • 52篇2005
  • 78篇2004
  • 71篇2003
  • 81篇2002
  • 45篇2001
  • 37篇2000
9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与肿瘤被引量:3
2001年
王家林窦科峰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肿瘤
抑癌基因p27^(Kip1)对肝癌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 Kip1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p27Kip1基因导入肝癌细胞株HHCC细胞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用MTT、3H—TdR 掺入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抑癌基因p27Kip1对肝癌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电子显微镜技术探讨过表达的p27Kip1 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 结果:抑癌基因p27Kip1对肝癌细胞增生及DNA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6%(P<0,01 vs转染空载体组),电镜结果显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结论:抑癌基因p27Kip1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安家泽董宏林窦科峰
关键词:抑癌基因肝癌细胞生长P27^KIP1DNA合成PCDNA3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2008年
窦科峰曹大勇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
人肝癌淋巴结高转移特性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从肝癌细系 HCC- 972 4(简称 H )中分离出淋巴结转移性克隆 HCC- 972 4- P(简称 P) ,比较两者异同 ,以揭示肿瘤转移的机制 .方法 采用裸鼠肝脏移植法 ,将 H原位接种于裸鼠肝脏 ,5 0 d时 ,肝内长出约 1.7cm× 0 .6 cm大小的肿瘤呈分叶状 ,质地较软 ,周围血供丰富 ,瘤组织与邻近脏器粘连 ,有明显的浸润和转移 ,取其淋巴结转移灶反复接种连续 3代 ,经体外培养后 ,克隆筛选得到淋巴结转移细胞株 P.结果  P与 H相比 ,前者细胞周期短 ,在软琼脂内克隆形成率高 (P<0 .0 1) ,原位肝移植时 ,潜伏期短 ,瘤体大 ,形成广泛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P<0 .0 5 ) .结论 采用裸鼠肝原位移植法 ,经体外培养 ,克隆筛选 ,获得的 P克隆是淋巴结高转移性细胞株 .
安家泽窦科峰师长宏施新猷
关键词:细胞培养细胞系
肝转移癌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1998年
引言肝脏是肿瘤转移最常见的器官.由于肝脏同时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供,而很多肿瘤所在器官的血液由门静脉引流,这种血供特点在转移性肝癌的高发病率中起决定性作用.我院自1987-10至1997-10共收治各类肝转移癌患者7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史宪杰李开宗高志清窦科峰付由池
关键词:肝肿瘤转移癌
三氧化二砷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生长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生长抑制与促凋亡作用 .方法 采用 MTT法检测 As2 O3 对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差显微镜、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 DNA L adder;流式细胞术分析 DNA含量 .结果  0 .5 ,1,2 ,4,8μmol· L- 1 As2 O3均能抑制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的生长 ,且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4μmol· L- 1 (IC50 )的 As2 O3 作用后 ,QBC939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 ,DNA L adder出现 ,并检测到亚二倍体峰 .结论  As2 O3 能有效地抑制 QBC939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
王光哲窦科峰武文红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胆管肿瘤细胞系脱噬作用
G-CSF对体内树突状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G CSF体内应用对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四组BALB/c小鼠分别给予 0、5、10、15 μgrhG CSF皮下注射 ,1次 /d ,连续 6d。第 6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补体结合细胞毒性单克隆抗体法阴性选择分离得到外周血DC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1(CD11c+ CD8a-)和DC2 (CD11c+ CD8a+ )的比例 ,并计算其绝对值。结果 :经不同剂量的G CSF刺激后 ,小鼠外周血DC1的绝对值无显著变化 ,而DC2的绝对值明显增加 (9 6× 10 6/Lvs 5 5 1× 10 6/L ,P <0 0 1) ,DC1/DC2的比值显著降低 (4 2vs 0 7,P <0 0 1)。结论 :G CSF可调节外周血DC1和DC2亚群的数量和比例 ,应该在抗原提呈水平重新评估G
周景师窦科峰付蓉孙凯李海民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亚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流式细胞术
大鼠β细胞素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获得大量重组大鼠β细胞素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法从大鼠肾组织中扩增534bp的β细胞素基因片段,并按读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rBT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在IPTG诱导下表达β细胞素蛋白,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结果: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为20000的目的蛋白。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30%。表达的目的蛋白与抗His标签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结论:大鼠β细胞素基因在PET表达系统中得到高效表达;蛋白复性后能有效地促进NIH3T3细胞的体外增殖。
安家泽宋振顺窦科峰李开宗韩骅
关键词:Β细胞素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
肝外胆管癌中TGF-β_1,TGF-β_2,TGF-βRI和TGF-βRⅡ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 TGF- β1 ,TGF- β2 ,TGF- βR 及 TGF- βR 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 .方法 用抗 TGF-β1 ,TGF-β2 ,TGF-βR 及 TGF-βR 的多克隆抗体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分别检测 38例肝外胆管癌、14例非肿瘤胆管组织 (8例胆总管囊肿、6例正常胆管 )中 TGF- β1 ,TGF- β2 ,TGF- βR 及 TGF- βR 的表达 .结果 1TGF-β1 及 TGF-β2 的阳性表达率增高 (94.75 %与92 .11%) ;TGF-βRI及 TGF-βR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31.5 8%与 2 8.95 %) .2 TGF-βRI,TGF-βR 的阳性表达率在转移组中明显低于未转移组 (12 .5 %,14.2 9%,33.33%对 6 6 .6 7%及 18.75 %,14.2 9%,0对 5 8.33%) .结论 TGF- β1 ,TGF- β2 ,TGF- βRI及 TGF- βR 在肝外胆管癌中的异常表达 ,提示它们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其进行检测可作为肝外胆管癌的辅助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并可为肝外胆管癌自然病程的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部分依据 .
王家林窦科峰赵留马王海燕季学闻杨文英李向阳
关键词:肝外胆管胆管癌转化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鼠源性血管抑素cDNA在人肝癌细胞SM MC-7721中的稳定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将血管抑素基因转染入人肝癌细胞 SMMC-772 1中 ,观察其表达效果及其对细胞本身的影响 ,并探讨血管抑素治疗动物种植性肿瘤的效果 .方法 将鼠源性血管抑素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构建重组质粒 ,用H ind 和 Xba 双酶切及基因测序进行鉴定 .然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 pc DNA3.1- m AST转染入人肝癌细胞 SMMC-772 1中 ,并行 RT- PCR鉴定和 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效果 .结果 鼠血管抑素基因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中 ;经脂质体法转染入 SMMC- 772 1细胞并获稳定表达 ;转染血管抑素和未转染血管抑素的 SMMC- 772 1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 .结论 鼠血管抑素基因在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中可获稳定表达 。
陶开山吴兴安窦科峰
关键词:血管抑素真核表达转染肝癌
共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