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籍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免疫
  • 3篇非小细胞
  • 2篇动脉
  • 2篇微循环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内皮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1篇抵抗素
  • 1篇抵抗素水平
  • 1篇调节激酶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皮
  • 1篇动脉内皮功能
  • 1篇动脉阻断

机构

  • 9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0篇籍强
  • 3篇赵建清
  • 3篇项保利
  • 3篇冯平
  • 3篇陈丽萍
  • 1篇张文婷
  • 1篇赵自刚
  • 1篇刘玉玉
  • 1篇李占林
  • 1篇任淑珍
  • 1篇白雪琴
  • 1篇姜华
  • 1篇要彤
  • 1篇何薇薇
  • 1篇王春光
  • 1篇王立坤
  • 1篇牛春雨
  • 1篇王增娟
  • 1篇刘静佩
  • 1篇李宝亮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217靶向调控ERK2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活性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miR-217靶向调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活性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miR-217与ERK2 mRNA在NSCLC组织、癌旁组织及HLF-1、A549、HCC827细胞株中的表达量,分析不同miR-217表达量NSCLC患者的预后生存状态。使用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析miR-217与ERK2的靶向关系。培养NSCLC A549细胞,分为NC组、miR-217 inhibitor组、miR-217 mimic组、miR-217 mimic+ERK2NC组、miR-217 mimic+ERK2组,除NC组不做任何处理外,其余各组均转染对应质粒,分析各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免疫逃逸状况,并明确作用机制。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miR-217表达量降低,ERK2 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肺成纤维细胞HLF-1细胞株比较,NSCLC细胞A549、HCC827细胞株miR-217表达量降低,ERK2 mRNA表达量升高(P<0.05)。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miR-217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miR-217低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HR=0.90,P=0.033)。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显示miR-217与ERK2之间的3'UTR区域间存在匹配序列,miR-217 mimic片段可抑制ERK2-WT信号,但对ERK2-MUT无影响。与NC组比较,miR-217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PD-L1、PD-L2 mRNA表达量升高,CD8+T细胞活力降低,miR-217 mimic组细胞增殖活性、PD-L1、PD-L2 mRNA表达量降低,CD8+T细胞活力升高(P<0.05)。与miR-217 mimic组比较,miR-217 mimic+ERK2 NC组细胞增殖活性、CD8+T细胞活力、PD-L1、PD-L2 mRN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miR-217 mimic+ERK2组细胞增殖活性、PD-L1、PD-L2 mRNA表达量升高,CD8+T细胞活力降低(P<0.05)。结论:miR-217过表达可降低NSCLC细胞A549活性,抑制PD-L1表达,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进而抑制免疫逃逸,其可能通过靶向调控ERK2发挥作用。
陈丽萍冯平林卫佳项保利赵建清籍强陈艳红史永兴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活性免疫逃逸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急性肾衰竭家兔红细胞流变性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ARF)家兔红细胞流变性变化。方法:38只健康家兔分为对照组(n=8)与模型组(通过肌肉注射1%HgCl2复制ARF模型,分为12 h、24 h、48 h三个亚组,n=10)。在相应时间点,乌拉坦麻醉后,经颈动脉插管留取动脉血标本,检测肾功能与红细胞流变性指标。结果:模型组家兔血浆尿素、肌酐在12 h、24 h、48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延长组间呈升高趋势。模型组12 h红细胞电泳时间高于对照组,电泳率、电泳迁移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24 h红细胞电泳时间低于12 h,电泳率、电泳迁移率显著高于12 h;模型组48 h红细胞电泳指标与其它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家兔血沉、血沉方程K值和血沉校正K值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但仅在48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RF发展进程中,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电泳率与迁移率降低,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沉指标逐渐增高。
许帼杰刘静佩籍强吴佳昱王增娟李宝亮姜华牛春雨赵自刚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红细胞流变性家兔
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维格列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抵抗素(R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BG、APN、RET、FF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除TC、TG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维格列汀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RET水平,提高APN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程佳媛白雪琴王春光要彤刘玉玉孙志广任淑珍张文婷籍强王立坤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胰岛素抵抗
氢溴酸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微循环及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研究氢溴酸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微循环及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186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93)和对照组(n=93)。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时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氢溴酸山莨菪碱。对比两组患者复苏前和复苏24 h后微循环、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水平、血气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复苏后1、3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 复苏24 h后,两组患者输入枝管径和输出枝管径较复苏前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显著更高(均P<0.05);复苏24 h后,两组患者较复苏前NO均升高,ET-1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NO显著更高,ET-1显著更低(均P<0.05);复苏24 h后,两组患者较复苏前SCVO2均升高,BL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SCVO2显著更高,BL显著更低(均P<0.05);复苏后3 d,两组患者GCS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GCS显著更高(P<0.05)。结论 氢溴酸山莨菪碱能够有效改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的微循环、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血气指标以及认知功能,疗效较高。
吕骏卿籍强郭婷婷
关键词:氢溴酸山莨菪碱心脏骤停微循环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对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对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Ⅳ期结肠癌患者10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和对照组(单纯mFOLFOX6化疗方案),每组50例。观察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细胞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4.00%(2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数量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状态。
胡嘉芮何薇薇王永霞何晓华籍强渠少博李占林
关键词:结肠癌复方苦参注射液细胞免疫功能肠道菌群
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引流液性质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液性质的动态变化趋势探究早期安全拔除胸腔引流管时机。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43例,收集并观察分析术后1周胸腔引流液量、胸水常规、胸水生化等指标变化趋势。结果术后1周胸腔引流液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前4天下降速度较快,后3天下降趋势较缓;胸水常规在术后第4天由中性粒细胞占优转变为淋巴细胞占优;胸水生化中蛋白浓度和腺苷脱氨酶浓度在术后第4天由下降趋势转为开始上升趋势。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胸膜腔在术后前3天处于急性炎性反应阶段,在术后第4天前后过渡到免疫反应阶段,胸腔引流液性质的转变较引流液量变化更具有生理意义,此时拔出胸腔引流管是安全可行的。
罗远志赵雷耿弘籍强左坤周锴何庚戌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炎性反应免疫反应拔管时机
晚期NSCLC组织巨噬细胞表面Tim-3表达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浸润巨噬细胞表面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表达特点,以及与其配体半乳凝素-9(Gal-9)组织表达、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晚期NSCLC组织和3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组织Tim-3和Gal-9蛋白表达量,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表面Tim-3表达,并分析HLA-DR^(+)TAM和CD163^(+)TAM表面Tim-3表达与组织Tim-3表达、Gal-9表达、临床特征、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Tim-3和Gal-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肺良性病变肺组织(P<0.05),且Tim-3在CD163^(+)TAM阳性表达率高于HLA-DR^(+)TAM(P<0.05)。NSCLC组织Gal-9蛋白表达与组织Tim-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HLA-DR^(+)TAM表面和CD163^(+)TAM表面Tim-3表达与患者肺外转移、TNM分期和2年生存预后有关(P<0.05)。HLA-DR^(+)TAM表面Tim-3蛋白高表达亚组患者总生存期长于低表达亚组(P=0.003),而CD163^(+)TAM表面Tim-3蛋白高表达亚组患者总生存期则短于低表达亚组(P=0.001)。结论晚期NSCLC组织中Tim-3和Gal-3均呈高表达,Tim-3/Gal-3信号通路在NSCLC肺外转移、疾病发展及预后不良中的作用可能与TAM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导致的肺癌炎症微环境有关。
籍强吕骏卿赵鑫荣伟强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IM-3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表达与上皮间质化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lncRNA GAS5)、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盐磷酸酶(LHPP)表达与上皮间质化(EMT)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NSCLC 90例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GAS5、LHPP和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表达。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lncRNA GAS5、LHPP mRNA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E-Cad mRNA表达低于癌旁组织,N-Cad mRNA、VIM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与E-Cad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24,P<0.001),与N-Cad mRNA、VIM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99、-0.689,P<0.001);lncRNA GAS5与LHPP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51,P<0.001)。不同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ncRNA GAS5高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68.18%(30/44)]高于lncRNA GAS5低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36.96%(17/46)];LHPP mRNA高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67.39%(31/46)]高于LHPP mRNA低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36.36%(1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4、10.322,P<0.05)。低分化、肿瘤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为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ncRNA GAS5≥1.32、LHPP mRNA≥1.12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低表达,与EMT相关蛋白表达、分化
陈丽萍籍强陈艳红史永兴冯平林卫佳项保利赵建清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ircBIRC6、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环状核糖核酸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6(circBIRC6)、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2(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月90例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ircBIRC6、APPBP2表达,并分析二者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circBIRC6与APPBP2 mRNA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TNM分期和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升高(P<0.05)。NSCLC组织中circBIRC6与APPBP2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17,P<0.001)。NSCLC患者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比较有差异(P<0.05)。随访3年,90例NSCLC患者总生存率为55.56%(50/90)。EGFR基因突变阳性/阴性NSCLC患者总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TNM分期Ⅰ~Ⅱ期NSCLC患者总生存率高于Ⅲ期NSCLC患者(P<0.05);circBIRC6、APPBP2 mRNA高表达组生存率低于circBIRC6、APPBP2 mRNA低表达组(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和circBIRC6≥10.97、APPBP2 mRNA≥2.48为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586(1.080~11.909)、3.632(1.193~11.057)、3.197(1.060~9.640)、3.223(1.086~9.570)、2.767(1.022~7.492)]。结论 NSCLC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高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陈丽萍籍强陈艳红史永兴冯平林卫佳项保利赵建清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体外循环围术期血管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层损伤动态变化研究
2024年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围术期血管内皮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层(EGL)损伤标志物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连续44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患者在术前(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开始、体外循环结束、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分别测量血浆血管EGL损伤标志物多配体蛋白复合物-1(Syndecan-1)、透明质酸(HA)、硫酸肝素(HS)、硫酸软骨素(CS)的浓度,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动脉血气并记录乳酸浓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个时间点Syndecan-1、HA、HS、CS的浓度以及乳酸浓度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EGL损伤标志物峰值浓度、乳酸峰值浓度、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管EGL损伤标志物Syndecan-1、HA、HS、CS的浓度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即明显升高,在术后6 h均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并在术后7 d均降到与术前相近水平。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在术后6 h达到峰值,并在术后48 h恢复到术前水平。Syndecan-1、HA、HS、CS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动脉血乳酸峰值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体外循环引起的血管EGL损伤可持续到术后一周的时间,且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血浆乳酸峰值水平相关。
罗远志赵雷耿弘籍强左坤周锴何庚戌
关键词:体外循环微循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