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宏志
- 作品数:113 被引量:4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 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冠心病心肌血供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盐酸去甲乌药碱(HG)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入选患者采用交叉试验法分别先后给予HG注射液(HG组)和安慰剂注射液(安慰剂组)的负荷试验,行负荷-静息99mTc-MIBI MPI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HG负荷显像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HG注射液心脏负荷试验MPI诊断CHD的灵敏度为69.57%(16/23)、特异度为97.62%(41/42)、准确率为87.69%(57/65)、阳性预测值为94.12%(16/17)、阴性预测值为85.42%(41/48)。在HG负荷试验中,6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57例)、胸闷(17例)、头晕(1例)、胸痛(10例)等,症状较轻微,停药后10min内自行缓解。结论 HG作为心脏负荷试验药物用于MPI诊断CHD,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行,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心脏负荷试验药物。
- 米宏志王蒨田锐焦建丁健张丽军李必禄
- 关键词:去甲乌药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疾病
- 慢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灌注/代谢显像与3.0T磁共振心肌显像的初步对比研究
- 目的应用心肌灌注/代谢显像与3T磁共振固定反转时间(TI)对比研究来评价MR心肌延迟强化显像。方法和材料慢性心肌梗塞的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5±18 岁,一周内行心肌灌注显像/18F-FDG心肌正电子发...
- 米宏志贺毅王金城王蒨丁健
- 关键词:代谢显像FDG心肌灌注显像心肌梗塞
- 文献传递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异常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焦建王蒨牟甜甜董薇卢霞孟晶晶解小芬柏江陆遥米宏志
- 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以18F-FDG为代谢示踪剂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ic,SPECT)进行符合线路显像(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106例患者全部取得病理诊断,恶性肿瘤84例,良性肿块22例。将患者的胸部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和CT的检查结论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符合线路断层显像诊断恶性肿瘤90例,良性肿块16例,其中假阳性9例,假阴性3例;胸部CT诊断恶性肿瘤86例,良性肿块20例,其中假阳性13例,假阴性11例。统计分析显示,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二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前者优于后者。结核是引起假阳性的主要病种,符合线路断层显像误判的9例中,6例为结核。引起误判的结核的病理形态通常表现为以增生为主的结节样病灶。结论: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对肺部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指导意义。
- 马欣欣区颂雷米宏志张志泰胡燕生宋飞强马旭晨张韶岩梁林孙震郭琳
- 关键词:肺癌肺部肿块肺结核氟脱氧葡萄糖
- ^99锝^m标记膜联蛋白V检测细胞凋亡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细胞凋亡会导致斑块易损,检测凋亡部位有助于确定易损斑块的存在。本实验将^99锝^m(^99Tc^m)-膜联蛋白V(annexinV)用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凋亡检测,探讨此方法用于体外无创检测斑块和评价斑块稳定性的方法学及可行性。方法11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2组,实验组8只给予2%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3只给予普通饲料。将^99Tc^m-annexinV经耳缘静脉注射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体内。使用伽马照相机摄取左侧位二维全身照片。成像后处死实验组动物,取出腹主动脉进行离体伽马照相。将动脉按病变分布分成若干部分称重,测量计算单位放射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注射^99Tc^m-annexinV2h后,活体伽马摄像显示实验组腹主动脉内放射标记的清晰轮廓。取出主动脉后,离体1摄像显示膈下腹主动脉摄取放射标记物明显,与活体成像一致。离体成像与离体标本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布区域一致。腹主动脉标本按病变分为18个片段,除1~4段为AHAⅠ型或Ⅱ型病变外,其余14个片段为AHAⅣ型和Ⅴ型病变(易损病变)。斑块纤维帽厚度以及帽/核厚度比值与单位放射量呈负相关,帽/核厚度比值与单位放射计数的相关性(r=-0.904,P〈0.01)强于纤维帽厚度与单位放射计数的相关性(r=-0.8,P〈0.01)。凋亡检测显示,斑块annexinV的摄取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651,P=0.012)。结论放射标记的annexinV是良好的凋亡示踪剂,^99Tc^m-annexinV核素成像可能成为无创检测易损斑块的一种有效方法。
- 许金鹏赵全明董小黎王蓓陈东米宏志杜慧峰徐占民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锝细胞凋亡
- 存活心肌对心脏事件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有无存活心肌(VM)和是否血管重建术(RV)对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本文研究了43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再分布-再注射^(201)Tl心肌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23例经心肌显像证实有VM者且接受RV,为RV组。另20例VM者未进行RV,为NRV组。对43例患者进行(11.8±2.1)月(5.5~15月)的随访,统计两组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RV组23例患者中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NRV组的20例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0%(3/23)和40.0%(8/20)(P<0.05)。结论 存活心肌的检测对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维君洪昭光王金城米宏志郭金成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存活性心脏事件
- 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 米宏志王金城王蒨丁健焦健杨继敏
- 肺栓塞时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对比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通过肺栓塞 (PE)动物模型的建立 ,评价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随机编号 ,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8头 ,平均体重 16 1± 1 4kg ;建立模型前均行肺灌注显像及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CPA) ,取自体猪血 2~ 5ml制血栓 ,通过右心导管将栓子加压注入肺动脉 ;建立PE模型。建立模型后及溶栓治疗后均行肺灌注显像及CPA ,前后采集条件一致。结果 :8头猪造模前CPA均正常 ,肺灌注显像 1例左肺放射性分布不均 ,肺灌注显像特异性 87 5 % (1 8)。 7例存活的模型猪 ,5例造模成功 ,2例不明显 ;以单侧肺观察 ,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对比 ,肺灌注显像诊断PE灵敏度 10 0 % ,准确率 90 %。 1例肺动脉造影正常 ,肺灌注显像为亚肺段栓塞 ,与尸检肉眼病理所见一致 ,溶栓后恢复正常血流灌注 ;如果以溶栓治疗有效为标准则准确率增至 10 0 %。溶栓疗效观察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二者结果一致。 1例CPA溶通 ,肺灌注显像部分改善 ,尸检证实为部分坏死、实变。结论 :肺灌注显像诊断PE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与肉眼病理所见完全吻合。可作为肺动脉造影前的筛选 。
- 米宏志王金城房芳温绍君张维君刘宇杨
- 关键词:肺灌注显像肺栓塞溶栓治疗
- 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衰减校正对可疑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对比分析99mTc-MIBI IQ-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中非衰减校正(NAC)图像与衰减校正(AC)图像对可疑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差异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可疑冠心病的患者83例,男性54例,平均年龄(62±8)岁,于30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和负荷+静息IQ-SPECT/CT MPI,两次MPI均常规行CT衰减校正扫描。结果:以CAG最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诊断冠心病标准,其中48例被确诊为冠心病(CAD),35例排除冠心病。以此标准对MPI进行分析,NAC和AC图像诊断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7%、45.7%、72.3%和89.6%、40.0%、68.7%,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95%CI:0.581~0.789)和0.758(95%CI:0.652~0.846,P=0.3047)。以单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为标准对MPI相对应的供血区进行分析:NAC图像检测前降支(LAD)病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AC图像(93.4%和73.5%vs.58.7%和57.8%)。而在检测回旋支(LCX)病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AC图像要优于NAC图像(82.1%和75.9%vs.59.7%和57.8%)。在检测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AC图像要优于NAC图像(92.6%和71.1%vs.61.1%和60.0%)。结论:医师审阅IQ-SPECT/CT MPI时需要针对具体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对NAC和AC图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LAD供血区主要参考NAC图像,LCX、RCA供血区主要参考AC图像。
- 常智董薇牟甜甜焦建李珺奇解小芬贠明凯米宏志张晓丽
-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 99mTc-MIBI心肌ECT断层显像在瓣膜手术中的价值
- 1999年
- 了解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瓣膜手术中的价值。对57例术前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临床确诊为瓣膜病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其中男27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0±8.6岁。57例中45例做潘生丁负荷试验,12例行单纯静息心肌断层显像;12例术前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54例行瓣膜外科手术。所有病人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2例心肌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符合率66.6%(8/12),将2例主动脉瓣病变病例单独进行分析,则符合率80%(8/10);与冠造动脉造影及术后临床恢复良好对比,阴性预测值97.9%。47例核素心肌显像阴性的病人中45例术后痊愈出院,仅2例死于术后其它并发症,而非冠状动脉病变;10例心肌显像阳性病人(50%),因冠状动脉病严重而不能手术或术后死亡。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在瓣膜手术及术前除外CAD诊断中,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 米宏志王金城丁健杨浩
- 关键词:瓣膜病放射性核素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