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安徽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彦
作品数:
19
被引量:65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李晓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陈贻竹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林植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王以柔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刘鸿先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8篇
期刊文章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12篇
农业科学
8篇
生物学
主题
5篇
叶绿
4篇
幼苗
3篇
叶绿素
3篇
植物
3篇
水稻
3篇
黄瓜
2篇
叶绿素荧光
2篇
叶绿体
2篇
胚状体
2篇
胁迫
2篇
芒果
2篇
冷锻炼
2篇
活性
2篇
光合作用
2篇
光抑制
2篇
采后
2篇
大豆
1篇
蛋白
1篇
蛋白质
1篇
蛋白质复合体
机构
19篇
中国科学院
1篇
华南农业大学
1篇
美国犹他大学
作者
19篇
郭俊彦
5篇
李晓萍
4篇
陈贻竹
4篇
林植芳
3篇
刘鸿先
3篇
罗广华
3篇
孙谷畴
3篇
王以柔
3篇
王爱国
2篇
唐友林
2篇
周玉婵
2篇
徐志防
2篇
林桂珠
2篇
谭兴杰
2篇
梁承邺
2篇
李平
1篇
傅爱根
1篇
李耿光
1篇
李明启
1篇
黄毓文
传媒
6篇
Acta B...
5篇
植物生理学报...
2篇
广西植物
2篇
热带亚热带植...
1篇
生物化学与生...
1篇
亚热带植物通...
1篇
华南植物学报
年份
1篇
2003
2篇
1999
1篇
1997
4篇
1996
2篇
1995
2篇
1993
1篇
1992
4篇
1990
1篇
1989
1篇
1988
共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强光及活性氧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9
1999年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强光及活性氧对大豆( Glycine max L.) 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在强光(2000 μmol·m - 2·s- 1) 下照射2 h 后,净光合放氧速率下降。随着处理光强的增加,叶绿素荧光参数Fm/Fo、Fv/ Fm 、ΦPSⅡ、qP 和qN 均呈下降趋势。在强光处理大豆叶片时,加入外源活性氧H2O2 、O-·2 、·OH 和1O2 后,大豆叶片受到伤害。其中1O2 和·OH 的破坏作用十分明显,表现为Fv/ Fm 和ΦPSⅡ的明显降低。抗氧化剂DABCO、甘露醇、抗坏血酸和组氨酸对强光下的大豆叶片有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不强。在暗处理叶片时,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抑制剂DDC对Fm/ Fo 和Fv/Fm 的影响不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的抑制剂NaN3 使Fv/Fo、Fv/ Fm和ΦPSⅡ下降明显。强光处理大豆叶片时,DDC明显降低Fm/ Fo、Fv/ Fm 和ΦPSⅡ,NaN3 降低Fm/ Fo、Fv/ Fm 和ΦPSⅡ的作用则更大。据此推测,在强光下大豆发生了光抑制。
徐志防
罗广华
王爱国
陈贻竹
郭俊彦
关键词:
光抑制
活性氧
强光
叶绿素荧光
大豆
几种 C_4和 CAM 植物光合亚途径的鉴别
被引量:1
1990年
C_4.植物鼠尾粟(Sporobolus indicus),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和 CAM 植物芦荟(Aloe vera)属PEP 羧激酶亚型。C_4双子叶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则为 NAD 苹果酸亚型。前面4种 PEP 羧激酶型的 C_4草本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呈均匀分布,与已知的该型的离心排列不同。认为这可为 C_4植物三种光合亚型的演化关系提供新的证据。
林植芳
孙谷畴
李双顺
林桂珠
郭俊彦
关键词:
C4植物
CAM植物
墨兰雌配子体和胚胎发生
被引量:17
1995年
墨兰[Cymbidiumsinense(Andr.)Willd.]的胚珠倒生型,具薄珠心和二层珠被。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为8核。从传粉到受精约100d,正常双受精。初生胚乳细胞分裂为具2—6个核的胚乳。胚具5—6细胞的胚柄。传粉到种子成熟约8个月,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球形胚,胚柄及胚乳核都消失。
叶秀
郭俊彦
关键词:
雌配子体
胚胎发生
黄瓜幼苗的冷锻炼与低温引起的光抑制
被引量:27
1996年
黄瓜幼苗的冷锻炼与低温引起的光抑制李晓萍,陈贻竹,李平,郭俊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低温引起的光抑制,荧光猝灭,冷锻炼,黄瓜幼苗低温使植物利用光能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或加剧光抑制(has等1983)。在光抑制中常以叶绿素...
李晓萍
陈贻竹
李平
郭俊彦
关键词:
黄瓜
幼苗
冷锻炼
光抑制
钙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126
1996年
CaCl2浸种提高水稻幼苗叶片中结合态钙、内源抗氧化剂(GSH、AsA)含量和膜保护酶(CAT、SOD和POD)活性,也增加可溶性蛋白质中煮沸稳定蛋白质(boiling-stableprotein)的含量。冷胁迫期间,CaCl2并能减少因冷胁迫引起的GSH、AsA含量,CAT、SOD和POD活性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下降的程度。在恢复期间,经CaCl2处理的幼苗其GSH、ASA、CAT、SOD和POD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水平均有回升。
李美如
刘鸿先
王以柔
曾韶西
郭俊彦
关键词:
水稻
幼苗
钙
冷胁迫
抗冷性
采后ABA、GA_3对芒果细胞壁降解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作用
被引量:27
1996年
芒果后熟初期上部和内部PG活性高于下部和外部。后熟期PG活性上升至高峰后下降,PME活性则不断下降。ABA能使PG活性增高,GA3则抑制了PG活性,并推迟了PG活性的高峰期。不过,GA3或ABA处理对后熟期PME活性都没有一致的影响。芒果后熟期α-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不断升高,GA3能使三者上升速度减缓;ABA则显著加快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上升。从外源β-胡萝卜素引起PG活性上升的结果,讨论了后熟期类胡萝卜素与PG活性的间接关系。
周玉婵
唐友林
谭兴杰
郭俊彦
关键词:
芒果
脱落酸
类胡萝卜素
可食植物涂料对芒果后熟软化及采后病害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4
1997年
“紫花”芒果采后用可食植物油、蜡、淀粉、碎粉处理,结果表明,向日葵油、竹柏油和霍霍巴蜡处理有推迟果实后熟软化和降低果实失重率的作用,显著减少炭疽病的发生。淀粉处理果实和对照果实后熟软化速度没有明显差异,但木薯淀粉和云苓碎粉处理果实,炭疽病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除向日葵油之外,所用的各种涂料处理均有增加芒果蒂腐病发生的不良影响。向日葵油、竹柏油和霍霍巴蜡处理后9~12天,果肉略带不快异味。
唐友林
周玉婵
屈红霞
潘小平
谭兴杰
郭俊彦
关键词:
芒果
紫花芒果
后熟软化
病害
黄瓜幼苗发育及冷锻炼过程子叶中的多肽变化
被引量:2
1993年
黄瓜幼苗在发育过程中抗冷性逐渐降低,光下冷锻炼可以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如果锻炼中不给予光照,则幼苗的抗冷性降低。用双向电泳结合银染的方法检测表明:幼苗在6-12日龄的发育过程中,一些多肽消失,一些则形成。光,暗锻炼对消失的多肽的延缓和对新形成的多肽的促进效果不同。光,暗锻炼均诱导了一个58.0kD多肽的形成。认为在冷锻炼中有多个基因参与调控,锻炼所诱导的抗冷性的提高是基于与发育有关的代谢的协调。
李晓萍
郭俊彦
关键词:
冷锻炼
多肽
黄瓜
发育
植物活性氧的产生及其对生命活动的调控
王爱国
罗广华
柯德森
徐志防
傅爱根
郭俊彦
最近发现自由基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使自由基生物学成为当前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为此建立了一套植物自由基等(O2_. 、H2O2、? OH、1O2和MDA、SOD)的检测技术,克服了植物中特有的组分干扰和自由基...
关键词:
关键词:
生命活动
菠萝叶片PEP羧激酶与底物结合时构象的变化
1992年
菠萝叶片PEP羧激酶与底物OAA和ATP及配基Mn^(2+)等结合时引起紫外差示吸收光谱峰位和方向上的变化。OAA与酶结合诱导产生的差示吸收光谱在268—280nm处有一个宽负峰。ATP与酶结合出现两个差示负峰(242.5和273.5nm)。双底物OAA和ATP同时与酶结合,光谱上呈现252nm和268nm两个峰。Mn^(2+)不论与ATP或与ATP+OAA一起与酶反应时,皆使原来的峰位漂移,且正负方向逆转。酶蛋白在323nm有最大的荧光发射。OAA引起荧光发射强度增大,ATP及ATP+Mn^(2+)则减弱荧光发射。Mn^(2+)与OAA及ATP的复合效应导致荧光强度进一步减弱。
林植芳
孙谷畴
林桂珠
郭俊彦
关键词:
菠萝
叶片
构象变化
ATP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