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琼

作品数:29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多态
  • 11篇多态性
  • 10篇单核
  • 10篇单核苷酸
  • 10篇单核苷酸多态
  • 10篇单核苷酸多态...
  • 10篇核苷
  • 10篇核苷酸
  • 7篇基因
  • 6篇鸡种
  • 4篇免疫
  • 4篇肌内脂肪
  • 4篇杆菌
  • 4篇大肠杆菌
  • 3篇毒力
  • 3篇毒力基因
  • 3篇免疫性状
  • 3篇肌纤维
  • 3篇发育
  • 3篇超微

机构

  • 29篇扬州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扬州翔龙禽业...
  • 2篇江苏扬农化工...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淮安市畜牧水...

作者

  • 29篇周琼
  • 21篇常国斌
  • 20篇陈国宏
  • 17篇廖菁
  • 12篇王存波
  • 11篇王克华
  • 7篇龚琳琳
  • 7篇陈蓉
  • 7篇张海波
  • 6篇雷黎丽
  • 5篇徐琪
  • 5篇胡国顺
  • 4篇窦套存
  • 4篇包文斌
  • 4篇高崧
  • 4篇张依裕
  • 4篇雷黎立
  • 3篇刘秀梵
  • 3篇宦海霞
  • 2篇曲亮

传媒

  • 3篇中国家禽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如皋黄鸡产蛋性能与遗传参数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研究以如皋黄鸡第4世代的15个家系351只母鸡为实验素材,测定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统计各周龄群体产蛋率,估算开产性状和40周龄产蛋数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如皋黄鸡开产日龄为(153.9±13.13)d,开产体重为(1 366.5±135.51)g,开产蛋重为(32.8±3.17)g,40周龄产蛋数为(101.0±8.94)个;高峰产蛋率为82.1%,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均为中等遗传力0.177~0.320;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间两两呈遗传正相关0.736~0.971,40周龄产蛋数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间均呈遗传负相关-0.832^-0.639;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质和遗传相关一致,且均达到极显著的程度。
王克华窦套存曲亮胡玉萍周琼
关键词:产蛋性能如皋黄鸡
不同鸡种GARS-AIRS-GART基因21号外显子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以安卡鸡、文昌鸡、如皋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GARS-AIRS-GART基因的21号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结果发现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G29943C、C29968T、T30011C、C30017T,其中3处为非同义突变,分别为:29943处天冬氨酸(Asp)→天冬酰胺(Asn)、30011处色氨酸(Trp)→精氨酸(Arg)、30017处精氨酸(Arg)→半胱氨酸(Cys);另1处为同义突变。对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12种单倍型,有3种单倍型的频率超过10%,其余9种都小于10%。另外共检测到11种基因型,存在5种等位基因,安卡鸡的D和E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较高,基因型频率与其他2个鸡品种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我国地方鸡种和外来鸡种在遗传组成上存在着差异。
龚琳琳周琼廖菁王存波常国斌陈国宏侯庆文王伟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鸡肌内脂肪性状的多基因聚合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以如皋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影响鸡肌内脂肪性状的3个候选基因(H-FABP,A-FABP和Δ9-FAD)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基因聚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在3个基因中分别检测到A2980G,A1763G和C197T的SNP突变及3种基因型。肌内脂肪最小二乘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H-FABP和Δ9-FAD基因中BB型与A-FABP基因中AB型为优势基因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P<0.05);但聚合基因型(两基因和三基因)并未表现出其相应的优势,无明显遗传规律可循,可见简单的优势基因型聚合并不是最佳的聚合方案,应建立在单个候选标记遗传效应明确且一致的基础上,尤其是针对复杂的肉质性状如肌内脂肪等。
常国斌周琼雷黎立张学余王克华陈蓉栾德琴陈国宏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肌内脂肪
鸡EX-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部分性状的关联研究
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脂肪沉积有着重要影响,是研究鸡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以安卡鸡、如皋草鸡和文昌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该基因的3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对部分性状的遗传效应进...
周琼廖菁陆健王存波雷黎丽常国斌陈国宏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肌内脂肪
文献传递
如皋鸡EX-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以60周龄和自繁后的12周龄的如皋鸡作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EX-FABP)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及遗传特异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个SNP突变,分别为4271 G/A、4281 G/A突变,有3种基因型。最小二乘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60周龄时,AA型含量最高,显著高于AB型(P<0.05);12周龄时,AB型含量最高,BB型最低;60周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12周龄时的含量(P<0.05)。
周琼常国斌王克华窦套存廖菁陈国宏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肌内脂肪
奶牛大肠杆菌与鲍氏志贺氏菌混合感染的诊疗被引量:12
2007年
王彦红苗晓青周琼王晓泉刘文博
关键词:奶牛场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诊疗
江苏省部分地区鹅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从江苏盐城、高邮等地区临诊上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白鹅中分离到大肠杆菌99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除8株未能定型、3株自凝外,测定出88个分离株的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34个血清型,其中以O107、O9这两个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34%(30/88),为我国禽源大肠杆菌的常见血清型。同时将这些分离株进行了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99株分离株无多黏菌素耐药性,除1株对丁胺卡那耐药,2株中度敏感,其它均对丁胺卡那敏感,同时所有菌株均对多黏菌素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可指导临床用药。
宦海霞苗晓青周琼赵新年高崧
关键词:血清型药敏试验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HEC4株和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058株毒力相关特性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对人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HEC4株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E058株进行毒力基因和其他相关特性的比较,结果显示,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毒力基因,包括一些存在于APEC中一个大的可传递质粒上的基因;同时,它们也具有一些相似的生化特性。对SPF鸡的致病性试验显示,这两株分离株具有相似的致病力。因此,对于APEC和UPEC的相关性,以及APEC是否有可能导致人尿道感染或者成为UPEC的毒力基因贮主,有待进一步研究。
宦海霞周琼赵李祥高崧刘秀梵
关键词:毒力基因
不同鸭品种肌纤维的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鸭在不同发育时期肌纤维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相同条件下饲养10周的樱桃谷鸭、金定鸭、白羽番鸭、苏牧麻鸭(樱桃谷♂×金定♀)的胸肌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并测定肌原纤维的直径和肌节长度。[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肌原纤维直径越来越粗,8周龄时达到高峰,然后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6周龄时,苏麻鸭的肌原纤维直径与其余3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10周龄时苏麻鸭和白羽番鸭的肌节长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各鸭品种肌纤维超微结构基本特征一致。[结论]该结果对鸭的选种及选育有着重要意义。
廖菁常国斌徐琪张依裕张海波周琼陈国宏
关键词:肌纤维超微结构发育规律
三鸡种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含量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鸡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部分区域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以期查找与血清中IL-1含量相关的遗传标记。根据红色原鸡IL-1β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利用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方法对如皋鸡、文昌鸡和安卡鸡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并利用试剂盒ELISA法对56日龄血清IL-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中IL-1含量安卡鸡极显著高于如皋鸡(P<0.01)和文昌鸡(P<0.001)。IL-1β基因476位点发生G→A突变、482位点发生T→C突变、1 215位点发生C→T突变、1 507位点发生T→C突变。对多态位点和IL-1含量作关联分析,只发现1 215位点与IL-1含量有关,TT基因型个体IL-1含量显著高于CC型个体。本研究初步表明IL-1β基因1 215多态位点可以作为抗病育种中的候选遗传标记。
王存波常国斌徐琪王克华雷黎丽周琼廖菁陈蓉胡国顺龚琳琳陈国宏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