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发勤

作品数:22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教育
  • 5篇诊断学
  • 4篇人工智能
  • 3篇视域
  • 3篇网络
  • 2篇远程教育
  • 2篇批改
  • 2篇自动批改
  • 2篇网络课件
  • 2篇无纸化
  • 2篇无纸化考试
  • 2篇教育技术
  • 2篇课件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2篇区块链
  • 1篇电图
  • 1篇动机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机构

  • 15篇扬州大学
  • 7篇徐州医学院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2篇孙发勤
  • 7篇赵强
  • 5篇徐晤
  • 5篇王志荣
  • 4篇冯锐
  • 4篇李洪春
  • 4篇黄一虹
  • 2篇房维强
  • 2篇邵山
  • 2篇曹若男
  • 1篇范文霈
  • 1篇董维春
  • 1篇张浩
  • 1篇左娅佳

传媒

  • 3篇电化教育研究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远程教育杂志
  • 2篇现代教育技术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教育信息...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青年记者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的创意与建立被引量:16
2007年
为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解决目前临床医学教学中资源相对短缺的困难,帮助医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我中心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优势,联合计算机专家,开发研制出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虚拟病人为单位,从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4个方面,培养和训练医学生和青年医师。
王志荣黄一虹徐晤李洪春赵强孙发勤
关键词:诊断学虚拟实验室
诊断学仿真实验室的设计与技术选型
2009年
为帮助医学学生掌握规范的诊断方法和技巧,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我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一套诊断学仿真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给出了实现本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及实现手段。
赵强孙发勤徐晤房维强
诊断学虚拟问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0
2007年
为帮助医学生掌握规范的问诊方法和技巧,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诊断学教学实验中心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由医学专家给出医学专业框架,联合计算机专家,研制开发出完整的诊断学虚拟问诊系统。系统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人机对话,医学生可以对系统中的虚拟病人进行详细而全面的病史询问,由系统进行智能回答,语音输出。从方法和内容诸方面模拟临床问诊的全过程,用于培养和训练医学生及青年医师的问诊技巧和诊断思维方法。
徐晤王志荣黄一虹李洪春赵强孙发勤
关键词:诊断学
论网络自主学习与网络课件设计被引量:11
2003年
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课件的设计应根据网络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采用相应的设计策略对课件的学习功能、学习内容和课件结构等进行统筹设计,同时对课件分镜头脚本的编写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范文霈孙发勤邵山
关键词:网络课件教育技术网络远程教育网络自主学习
医学无纸化考试系统
随着教育思想的更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纸和笔为主要工具的传统考试方式的诸多弊端,如:效率低、出卷繁琐、阅卷麻烦,对主观题的评分可塑性大,保密性差等,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在有限领域内实现考试过程的自动化是本...
孙发勤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自动批改医学教育
文献传递
智能精准教研背景下教师群体画像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精细化数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精准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该研究以教师群体画像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群体画像框架,并以央馆智能研修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聚焦于数学学科中“好课”的关键特征,并构建了教师群体画像标签体系。此外,通过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职级、学科和学校等三维特征的分组,从常模分析、特征分析以及差异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教师群体的特征和课堂模式。研究表明,群体画像不仅有助于制定教师个性化成长方案,还能促进跨学科和跨校区的协同创新、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动态评估。
孙发勤许晓曦沈霞娟李雅瑄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内容反思
2023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促使人才需求产生巨大的变化,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对人工智能课程目标认识不清、课程内容认知存在偏差,加上优秀课程教材及师资力量的缺乏,严重影响人工智能课程在中小学普及与推广。以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素养(科学素养、新数字素养及新人文素养)为中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可围绕人工智能如何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如何表征世界、如何从数据中学习、如何与人工智能协作,以及如何应用评价人工智能5个方面组织课程内容,并从感受智能生活、理解智能应用、参与智能创新三个层次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孙发勤许诺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伦理风险与理性抉择被引量:103
2020年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给教育伦理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导致的伦理困境和可能面临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与教育主体的权利嬗变、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异化、人工情感与人机互动的情感危机、智能感知与教育数据的价值困境这四个方面。为了防范和消除这些伦理风险,“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法为界”是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理性选择,教育责任则是“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该做什么”伦理准则的实践指向。
冯锐孙佳晶孙发勤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教育教育伦理技术异化
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学习情感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未来智慧化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停留于认知层面,而更加注重学生全身心的发展,尤其是情感层面。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总结了一种基于学生课堂表情的情感评价模型,包括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并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表情评价软件对学生的课堂表情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呈现出可视化的学生个人和班级整体的情感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教师在课堂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实施上给出了三点建议,并针对三类学生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干预建议。
孙发勤邓雯心
关键词:教学评价表情识别情感评价人脸识别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IPCRF框架:课堂问答数字化分析的创新与实践
2025年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数字化评价成为新的改革方向,课堂问答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对其进行数字化、客观化、自动化的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三元对话理论,研究构建了由教师提问、学生候答、教师叫答、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构成的IPCRF(initiate-prepare-call-response-feedback)分析框架,并提出具体的分析方法。在应用研究阶段,选取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同课同构数学课堂进行对比分析,基于IPCRF框架深入剖析两类教师在提问策略、提问风格、问题深度和应答特征等维度的差异。最后,提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体系、优化认知递进的问题链、调控动静平衡的时间分配等优化课堂提问的建议。研究不仅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课堂问答数字化分析框架,也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框架的应用价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孙发勤王雯
关键词:课堂问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