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36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城市
  • 7篇长江
  • 6篇乡村
  • 5篇建国
  • 5篇建国初期
  • 4篇地权
  • 4篇长江中游
  • 4篇城市群
  • 3篇农村
  • 3篇金融
  • 3篇经济带
  • 3篇长江经济
  • 3篇长江经济带
  • 3篇城市圈
  • 2篇低碳
  • 2篇低碳经济
  • 2篇新中国
  • 2篇新中国成立
  • 2篇新中国成立初...
  • 2篇信贷

机构

  • 29篇湖北省社会科...
  • 6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34篇张静
  • 5篇秦尊文
  • 2篇高鑫
  • 1篇刘威
  • 1篇汤鹏飞
  • 1篇叶学平
  • 1篇何三林
  • 1篇李灯强
  • 1篇赵凌云
  • 1篇倪艳
  • 1篇林放

传媒

  • 4篇江汉论坛
  • 4篇中国农史
  • 4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经济史研...
  • 2篇长江技术经济
  • 1篇经济论坛
  • 1篇政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学习月刊
  • 1篇中国报道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开发性金融研...
  • 1篇北方经济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共建联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群,两者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人缘相亲,但在区域经济协作方面比较松散,关联度较低。从区域经济协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推进两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张静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经济发展的效应与机制——基于2013—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碳强度的实证分析
2025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探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基于2013—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城市碳强度为切入点,构建面板计量模型,系统考察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经济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强度,该结论在经过控制省份固定效应、选取非典型研究时段、替换关键核心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对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的碳强度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渠道降低城市碳强度。因此,在未来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制定促进新质生产力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另一方面,要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在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及要素配置优化等方面的积极效应,构建新质生产力驱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栗向阳张静
关键词:低碳经济长江经济带
湖北城市创新效率测评与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构建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13—2017年市州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测算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市(州)创新效率,结果发现:(1)从空间格局看,武汉、宜昌、襄阳、鄂州、黄石的创新综合效率位于前列,而恩施、仙桃、潜江和天门等市则处于末端。(2)从时间演变看,综合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各市(州)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稳定型、上升型和下降型。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综合施策优化城市创新生态、构建产学研良性互动循环、优化各类人才"引用留育"机制和完善创新投入机制等对策建议。
张静刘威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三阶段DEA综合技术效率创新生态产学研
建国初期乡村雇佣关系的历史考察——以长江中下游6省为例被引量:4
2008年
土改结束至集体化高潮前,雇佣关系作为传统乡村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和土改前地权高度集中基础上的乡村雇佣关系不同的是:土改后的雇佣规模——雇工户数和工数大大下降;在雇佣形式上,长工数量和佣期急剧下降、短工数量显著增加;在阶层构成上,雇佣关系主要发生在普通劳动者之间,中农、贫雇农等阶层雇入长工和短工所占比重急剧增加。
张静
关键词:土改
信息、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空间面板数据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2002—2017年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面板模型,对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结论,提出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施策,加大设施投资、优化交互效应,统筹各类要素、提升发展质量,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区域合力等对策建议。
张静刘威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乡收入差距空间计量模型
关于加快推进积极绿色信贷制度的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分析了当前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我国当前绿色金融主要是限制污染项目的资金融通,但受外部环境、发展动力、支撑体系等的制约,未能为绿色项目的发展施以更加积极直接的牵引力。为此,本文提出要更加重视发挥绿色信贷的撬动作用,通过改进现有信贷授信评审体系、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加强社会化中介服务平台的参与等制度设计,增强正向激励,激发绿色信贷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张静高鑫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低碳经济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湖北发展举措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融入对接"一带一路"是湖北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着力点。应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开放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主线,利用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在空间上形成大开放格局,把湖北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联动的重要枢纽、长江中游地区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提出湖北融入对接"一带一路"的思路和空间布局,重点探讨了湖北融入对接"一带一路"的推进路径和保障措施。
张静
关键词:一带一路
建国初期中共有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政策演变被引量:9
2008年
土改结束后至集体化高潮前,在地权个人私有存在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土地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权到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私有以及倡导土地买卖、租佃自由,从对老区互助合作组织和党员买地、出租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到逐渐批判土地买卖、租佃自由,最后通过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组入社的合作化运动,从根本上杜绝了土地自由流转存在的合法性。
张静
关键词:土地买卖土地租佃土改运动
土地证中的“登记”与“缺席”:二十世纪中期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有关政策文件,并结合各地留存的"土地证",得出结论:尽管当时中央领导人出于革命和建设需要,从宏观制度和政策层面上为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作了种种努力,但是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土地权利是不完整的,主要表现在各地土地证登记以户为单位的政策规定、妇女在婚嫁中对土地处置权力的非独立性和妇女对土地权利的主体性意愿缺失。
张静
关键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多维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同城化是提高都市圈竞争力与辐射力、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从空间联系、人口流动、市场一体化以及产业结构四个维度对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进行测度与评价,得到如下结论:武汉城市圈内已形成“一主核、两圈层、三组团”的空间联系格局;人口流动规模武汉“一城独大”,鄂州、黄石和黄冈三市之间人口迁徙强度较大,而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等市迁徙强度较小;市场一体化方面,一体化程度总体有所提高,但不同行业领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协调方面,产业协调程度整体有待提升。最后从合作机制、武鄂同城先行、创新驱动和民生同保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张静唐晓超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同城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