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芳 作品数:33 被引量:10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水利工程 更多>>
东昆仑山玉珠峰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认识玉珠峰冰川区域大气中痕量元素的组成和来源,利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2009年10月采自玉珠峰冰川海拔5 800 m的一个75 cm雪坑中15种可溶性痕量元素(Al、Fe、Ba、Cd、Co、Cr、Cu、Li、Ni、Zn、Pb、Sb、Sr、U和V)的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痕量元素的浓度变化很大,从最小值1.2 pg.g-1(U)到最大值293 ng.g-1(Fe),痕量元素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在7(Sb)到358(Li)之间.对痕量元素的地壳富集系数分析表明,除粉尘外,Cd、Sb、Zn、Pb和Cu还存在其他来源的重要贡献.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雪冰中痕量元素对比表明,本区的痕量元素的浓度低于天山和慕士塔格峰冰川的浓度,部分痕量元素也低于东绒布冰川雪冰中的浓度,揭示了玉珠峰区域大气中较低的大气痕量元素背景值.尽管如此,本区的所有痕量元素浓度依然远高于格陵兰和南极雪冰中的相应浓度. 李月芳 王宁练 姚檀栋 蒲健辰 时晓兰关键词:痕量元素 粉尘 人为污染 氢同位素分析样品制备新方法 被引量:5 2001年 发展了氢同位素分析新方法———石墨还原法 ,其分析精度达到 1 .5‰ ,优于常规的金属还原法。通过多次改进 ,设计了简单而可靠的氢气制备系统及反应管。经反复试验 ,确定了石墨还原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 1 0min ,反应温度 1 0 5 0℃。将石墨还原法与传统的金属锌还原法进行了对比实验 ,两种方法对多个水样的测量结果保持在误差范围内 。 唐富荣 李月芳 文启彬 姚檀栋关键词:氢同位素 氢气制备 地球化学 祁连山七一冰川流域微量元素的日变化及采样后未过滤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分析了七一冰川流域河水中微量元素的日变化特征和水文控制作用以及采样后的未过滤对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可溶性离子以及元素Li,Sr和Ba主要以单价或二价离子形态传输且其浓度在日时间尺度上与冰川径流量呈反相关关系,反映了这些元素的水文控制作用且说明其可作为冰下水文调查的指示器.其他元素(如Fe,Al和Cr)的浓度与冰川径流量无相关关系,反映了这些元素的物理化学控制作用.样品采集后的立即过滤对元素Sr和Ba浓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其他元素(如Fe,Al,V,Ti和Co)的影响显著,说明这些元素在溶液中主要以颗粒相传输且其浓度与颗粒物的数量密切相关,而且因矿物的进一步溶解在冰川水文水化学研究中对采集的河水样品进行立即过滤是极其必要的. 李向应 秦大河 井哲帆 李月芳 王宁练关键词:微量元素 河水 七一冰川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雪冰样品中超痕量元素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建立了内标法测试雪冰样品中Li,Sr,Sb,Pb,V,Mn,Fe,Cu,Zn痕量元素的方法,给出了方法的检测限、测试精密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测试国际标准参考水样SLRS-5来控制方法的准确度,并以标准参考水样SLRS-5和枪勇冰川雪冰中铅为例,详细评定了标准参考水样与实际样品的不确定度来源.分析表明,对于标准参考水样和雪冰样品,共同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以下3个方面:标准工作溶液配制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校准曲线产生的不确定度和重复性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对于实际雪冰样品,除以上3个来源外,取样不均一性产生的不确定度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其中,取样不均一性与校准曲线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扩展不确定度的贡献较大. 时晓兰 李月芳关键词:ICP-MS 内标法 慕士塔格海拔7010m冰芯中记录到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被引量:6 2006年 慕士塔格7000m海拔处钻取的一根长度为41.6m长的冰芯中的总β活化度随深度变化不仅记录到了1963年热核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参考层,而且更清楚地显示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所产生的放射性峰值.这标志着这一核灾难事件清楚地保存在中国西部帕米尔高原高海拔冰芯记录中,而且可以作为附近高海拔地区冰芯定年中另一个重要的放射性参考层. 田立德 姚檀栋 邬光剑 李真 徐柏青 李月芳一种钻筒内加装了冰芯筒的钻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筒内加装了冰芯筒的钻机,其结构特征是钻筒端头上和刀架上均匀开有6个通孔,并与刀架配合,其中2个通孔为一组,两通孔之间相差15度,三组通孔在圆周上120度均匀分布。每一组第一个通孔使用金属螺丝在钻筒外壁... 高新生 李月芳文献传递 基于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小冬克玛底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 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雪坑中非季风季节沉积的雪样分别进行酸化处理和消解处理后,利用高分辨扇形磁场等离子体质谱仪(ICP-SFMS)测试了样品中19种痕量元素(Ba、U、Sr、Rb、Tl、Mo、Cs、Pb、Sb、V、Cr、Mn、Fe、Co、Al、Cu、Ti、Li、As)的酸化浓度和总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痕量元素浓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元素Al的最大/最小浓度比为326(酸化浓度)和465(总浓度),元素Pb相应比值为27和48.雪冰中痕量元素的总浓度一般大于该元素的酸化浓度,其中,元素Pb、Fe、Sb、Ba、Al、Ti的酸化浓度占总浓度的平均比值分别为91%、76%、60%、52%、33%和21%.一般地,样品中不溶微粒含量越大,酸化浓度占总浓度的比值越小;不溶微粒含量越小,则相反.对痕量元素的富集系数(EF)分析表明,各元素总浓度EF均值小于酸化浓度EF均值,揭示了用酸化浓度计算EF存在对痕量元素人为来源影响的高估.人类排放是小冬克玛底冰川中痕量元素的来源之一,对于元素Mo和Sb,人类排放估计是主要来源.利用后向轨迹模型模拟出小冬克玛底冰川雪冰中痕量元素在非季风季节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西部及中亚中东地区. 熊隆飞 李月芳 李真关键词:痕量元素 粉尘 极地雪冰样品超痕量重金属分析实验器具的酸洗方法 被引量:6 2008年 所有的酸洗过程都是在1000级净化室和净化室内100级层流超净工作台进行的.超纯水是由Millipore RO和Milli-Q Element超纯水系统制备.3种纯度的硝酸选用Merck公司试剂纯硝酸、Fisher公司"TraceMetal"级和"Optima"级超纯硝酸.各种与样品直接接触的容器及相关工具、耗材主要选用Nalgene低密度聚乙烯和特氟隆材料制成的产品.酸洗程序是在四周时间内把样品瓶等依次浸泡在四遍不同浓度和纯度逐渐增加的硝酸溶液里进行清洗.除了第一遍酸洗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以外,后三遍酸洗都是用加热板加热使硝酸溶液表面温度保持在45℃左右.用Finnigan MAT Elemen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该方法酸洗的样品瓶进行了空白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测量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都低于检测限.该方法对促进我国极地雪冰重金属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可应用到其它环境介质中超痕量重金属分析. 刘亚平 侯书贵 李月芳 李真 王叶堂关键词:雪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可可西里冰芯样品中超痕量Cd和Pb 被引量:4 2002年 介绍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 MS)直接测定冰芯样品中超痕量重金属Cd和Pb的实验和分析方法 ,用国家一级标准溶液进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仪器对测定浓度在 2 0~ 10 0ng·L-1之间Pb的分析精度 <10 % ,对浓度在 5~ 10 0ng·L-1Cd的分析精度 <10 % ,标准加入回收率在85 %~ 10 7%之间 .Cd和Pb的检测下限分别为 0 6 2ng·L-1和 0 15ng·L-1.初步探索了冰芯外部被污染部分的去除方法 ,给出了实验结果 ,并利用此方法对青藏高原马兰冰川的一根 2 2m深冰芯进行了处理 。 李月芳 王宁练 姚檀栋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痕量元素 镉 铅 青藏高原天然水体中As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02年 根据测得的青藏高原部分天然地表水体 (包括河水、湖水等 )中As的含量 ,初步分析了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天然地表水中As的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发现 ,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河水中As的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 ,尤其是狮泉河流域河水中异常高的As含量 .这种空间差异可能是由地区土壤与岩石中As含量的差异造成的 ,而那曲河水中较高的As可能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水中As的含量高于河水 ,最高可高达 12 0 0 μg·L-1以上 .内陆湖湖水中高的As含量可能与水的蒸发浓缩有关 。 田立德 李月芳 姚檀栋关键词:青藏高原 砷 河水 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