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达帕林凝胶联合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平行组对照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阿达帕林凝胶合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多中心、开放、平行组对照研究。按照痤疮严重程度国际改良标准入选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试验组早晨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一次,晚睡前外...
- 傅雯雯方丽余碧娥顾军李泉孙建方胡兹嘉张国毅周展超张怀亮
- 关键词:寻常痤疮阿达帕林过氧化苯甲酰
- 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对朗格汉斯细胞免疫刺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为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对朗格汉斯细胞(LCs)免疫刺激功能的影响,从健康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IL-4+GM-CSF+TGF-β1培养5天后分化发育为LCs,再加入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上清继续培养2天,然后通过Leica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其对同种T的刺激功能。结果显示,以健康人角质形成细胞上清为对照,LCs经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上清培养2天后,拥有不规则突起的细胞明显较正常组增多。同时,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增强。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上清培养的LCs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刺激功能,并在银屑病相关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示这可能与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的某些因子有关。
- 唐玲于益芝李泉唐跃琼连晓风郑茂荣
- 关键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T淋巴细胞
- 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单核细胞形态、表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 (keratinocytes ,KC)在单核细胞向郎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cells ,LC)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 ,分别经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KC培养上清单独培养 5天 ,然后通过Leica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结果 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银屑病患者KC上清培养后 ,细胞的聚集体明显较正常组减少 ,而与阴性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CDla、CD80、CD86的表达均较正常人KC上清组减弱。结论 银屑病患者KC中缺乏某些因子而影响了单核细胞向LC的分化 ,或表达了某些因子而抑制了单核细胞向LC的分化。
- 唐玲于益芝阎明郭志丽李泉郑茂荣
- 关键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形态细胞表型朗格汉斯细胞
- 寻常性银屑病血清MCP-1的检测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初步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 1,MCP 1)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处于不同病期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血清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CP 1的水平 ;同时比较了不同病期中血清MCP 1水平。结果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CP 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但MCP 1的水平并不随病期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银屑病外周血MCP 1的高表达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 唐玲于益芝李泉郭志丽阎明郑茂荣
- 关键词:寻常性银屑病血清MCP-1
- 维生素D3抑制角质形成细胞CXCR2的表达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观察维生素D3对角质形成细胞表面表达CXCR2的影响,探讨其在治疗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3处理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48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了维生素D3抑制HaCaT增殖的有效剂量;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维生素D3处理的HaCaT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情况。结果HaCaT经维生素D3在8.0×10-8mol/L~5.12×10-6mol/L浓度范围内处理48h后的A值较未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HaCaT在5.12×10-6mol/L维生素D3处理48h后CXCR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维生素D3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表达CXCR2,从而达到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目的。
- 唐玲郭志丽李泉陶苏江顾军郑茂荣于益芝
- 关键词:维生素D3胆骨化醇角蛋白细胞CXCR2银屑病
- 匙刮术治疗21例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0年
- 顾军李泉陈洁
- 关键词:尿道口尖锐湿疣
- 三价砷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三价砷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分析反映细胞增殖变化;形态观察、流式细胞仪测定、Annexin-V荧光照相等多项指标检测凋亡的发生。结果:较高浓度三价砷(亚砷酸)对HaCaT细胞有抑制作...
- 毕新岭顾军陈洁陶苏江李泉
- 关键词:三价砷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凋亡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价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赋形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或赋形剂,每日2次,疗程4周,于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第1、2、4周各访视1次。主要疗效指标为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评分,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程度评分及受试者胪理者主观评分等。结果7个中心共有336例儿童和成人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纳入意向治疗分析(ITT)。治疗结束时,1%吡美莫司乳膏组总体评估的治疗成功率为31.55%,明显高于赋形剂组的18.45%(P=0.0046)。其他疗效指标在治疗后第1、2.4周1%吡美莫司乳膏组均明显优于赋形剂组(P〈0.05)。1%吡美莫司乳膏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4%,赋形剂组为24.40%,主要表现为红斑,红斑加重、疼痛、瘙痒,瘙痒加重、烧灼感和毛囊炎等。结论1%吡美莫司乳膏对治疗儿童和成人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 刘玲玲闻卫兢窦侠王宝玺马东来李恒进漆军郑志忠傅雯雯顾军李泉林麟弓娟琴李春阳孙青朱学骏
- 关键词:吡美莫司
- 趋化因子与银屑病被引量:8
- 2001年
- 趋化因子可分为4个亚家族,不同的趋化因子作用的靶细胞各不相同。趋化因子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与趋化因子共同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介素-8、α-生长相关癌基因、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并可能分泌的因子的表达均与正常人不同,它们趋化各种炎性细胞、T细胞至皮损局部,白介素-8、α-生长相关癌基因还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使其高度增殖而表现出银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针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改变,介绍几种抗银屑病药物的新的作用机理。
- 唐玲李泉郑茂荣顾军
- 关键词:趋化因子银屑病趋化因子受体
- 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
- 2000年
- 人类疱疹病毒 6型和 7型是近几年分离到的人类β疱疹病毒 ,两者在体外生长特点、基因结构、流行病学、致病性方面非常相似。对此两种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致病性及治疗作一综述。
- 黄继英李泉顾军
- 关键词:人类疱疹病毒6型人类疱疹病毒7型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