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领导力缄默知识的培养方法
- 2021年
- 领导力中既包含显性知识,也包含隐性知识,即缄默知识。领导力缄默知识可以通过"师徒学艺"、实践锻炼、专业培训等方法获得。这些培养方法体现了从显性领导风格的获得到形成缄默知识并最终提升领导力的过程。项目化的领导力培训方式有助于实现领导力中缄默知识的培养。
- 李诚
- 关键词:领导力缄默知识
- 缄默知识与情报人才培养被引量:10
- 2019年
- 缄默知识在情报研究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缄默知识的角度研究了情报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分析情报研究过程、情报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探索了缄默知识与情报研究的关系,阐述了缄默知识对情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情报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李诚吴晨生
- 关键词:缄默知识情报研究情报工作情报人员
- 基于关键要素的场景驱动创新生态系统建构与运行机制被引量:4
- 2023年
- 在前沿技术创新空前繁荣的新时代,传统创新生态系统难以适应高时效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数字经济形态要求。文章结合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快速实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以赋能经济社会全面提质升级的实际需求,有机整合创新理论、生态学理论及结构分析理论相关原理,提出构建基于底层技术、公共平台、龙头企业等关键要素的场景驱动创新生态系统,在分析其理论逻辑与基本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三种要素的内涵界定与作用机理,从而探究场景驱动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最后,提出构建场景驱动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建议,力求充分提升创新生态系统活力,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蓄动能。
- 李诚李珊张彦军
-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
- 加强科研院所党外干部培养及发挥党外干部作用的思考
- 2020年
- 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院所党外干部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社会民生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对北京市、上海市的部分科研院所党外干部培养和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剖析了科研院所在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及发挥其作用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加强统战工作、建立有效机制、加强教育锻炼和搭建工作载体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李诚涂平李灵艳
- 关键词:党外干部
- 情报工作的转型——发展情报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意义]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传统情报工作面临新的转型。为了研究情报工作转型实质,提出"发展情报"概念。[方法/过程]分析传统情报工作需求丢失原因,引出情报工作的转型方向——发展情报。阐述发展情报的概念、工作模式和人员组织,结合时事热点,梳理总结出发展情报根本价值。[结果/结论]"发展情报"核心内容是提出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发展路径。其采用智库化呈现方式和"倒金字塔"形人员组织结构。发展情报突出战略研究,当前将回归经济主战场,积极参加到国家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业中,引领社会发展。
- 王怡鸥李诚张晓静刘菲詹同叙吴晨生
- 社会信用体系现代化的问题与对策
- 2024年
-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历经单领域点状突破、条线型治理、跨部门协同、全方位系统性建设等不同演进时期,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及司法公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诚信意识与信用水平偏低、市场化信用服务生态亟待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尚未充分释放、应对数字化变革的顶层设计不足、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不均衡现象突出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引导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扩大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推进数字经济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双向嵌套、深化区域信用合作的规则与制度统一等举措。
- 李诚
-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 金融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必须强化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充分发挥金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驱动作用。在分析金融体系划分、研究不同体系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基础上,从企业资金来源和不同金融机构职能的国际比较视角,剖析了我国金融体系所处的整体位势,并基于创新主体培育、知识配置、动力转换、产业升级、宏观调控等维度,阐释了现阶段金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角色不适应之处,进而提出构建市场与信贷相协调的金融新体系、强化服务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金融创新、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制度创新、加强与创新体系相适应的金融风险管理、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等建议。
- 裴秋亚张明喜李诚
- 关键词:科技金融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经济学
- 我国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成效评价及完善对策被引量:6
- 2023年
- 科技创新制度难以量化,目前关于科技创新制度评价的相关研究也较少。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科技创新制度本身以及制度建设的认识,尝试探索构建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制度评价体系,以期为评价科技创新制度成效提供工具参考,为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实施、执行、发展提供相关可靠信息,进而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向而行、协同推进。从科技投入制度、科技管理制度、科技评估制度、创新人才培育制度、科技政策支撑体系5个维度构建国家科技创新制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结合主客观权重赋值,分别对制度总体和5个维度层面的制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我国科技创新制度水平处于较好级别,其中高校评价的制度成效最高,其次为科研院所人员及研发机构的评价;创新人才培育制度在5个维度中的权重最高,是对科技创新制度的最大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对策建议: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构建高效的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创新效率,加强科技评估规范化、突出创新导向,加强创新人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探索形成更加科学合理且富有活力的人才培育机制。
- 李诚
- 关键词:科技管理
-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协同水平测度与动态趋势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文章以生态学理论和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框架为基础,从数字创业、数字公民、数字市场、数字基础设施治理4个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应用协同度评价模型与融合速度特征的动量模型,对2014—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水平与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区域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协同水平总体较为薄弱,且区域间差异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协同度依次递减,中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层面看,考察期内东、中、西部地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协同水平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时间推移东西部地区差距有所减小,东中部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从省域层面看,广东、四川两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静态水平与发展动能强劲,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省份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呈现良性进化的发展态势。
- 裴秋亚李诚张明喜
- 关键词:协同度
- 京津冀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路径探究
- 2025年
- [研究目的]为推进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本文对京津冀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方法]以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梳理、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和考察,捋清其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并与国内领先区域进行系统性比较,分析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加速京津冀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给出建议。[研究结论]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大,产业布局较全面,设计占主导,制造与封装测试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业链失衡、三地联动不足、人才专项政策缺失等问题。这制约了京津冀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建设。此外,集成电路产业协同性、相关政策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应用场景等也是影响京津冀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因素。要加快这一建设,应当从以下路径着手: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动力,优化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分工格局;充分发挥京津冀应用市场优势,以应用端为牵引,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快京津冀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形成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京津冀地区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 李诚张丽丽刘沅东
- 关键词: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