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川
-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慢性心衰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64例、心功能正常患者21例,检测B型利钠钛(B-natriuretic peptide,BNP)、hs-CRP、FIB、D-二聚体水平,并用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①随心衰加重,hs-CRP、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LVEF水平明显降低;②较心功能正常组,各组心衰患者hs-CRP、FIB、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LVEF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③hs-CRP与FIB、D-二聚体正相关(r=0.708,0.696 P=0.01);④LVEF与hs-CRP、FIB、D-二聚体负相关(r=-0.669,-0.492,-0.794,P=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与高凝状态,两者有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其存在性,并对其干预性治疗予以进一步研究。
- 李阳赵洛沙杜江川杨帆荆莉李帅兵
- 关键词: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 多模态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围术期应用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患者男,40岁,以"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2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7/83 mmHg(1 mmHg=0.133 kPa),心尖部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伴ST-T改变。6 min步行实验距离486 m。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壁非对称性增厚。
- 张瑞芳刘丽文段会参王红鹄宋新浩杜江川赵琋王玲云高珂孙福强刘超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尖部心动图室间隔
- 男科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探讨
- 2025年
- 文章旨在探讨男科超声规范化培训教学的有效实践方法。通过分析男科超声检查的特点与重要性,阐述了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操作、报告书写、病例讨论以及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教学实践策略,旨在提高规培医师的男科超声诊断水平及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专业的男科超声诊断人才,提升男科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与规范化程度,以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需求。
- 宋新浩陈争光杜江川
- 关键词:住院医师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非瓣膜性房颤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非瓣膜性房颤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52例,阵发性房颤38例,30例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左房内径(LAD)。结果持续性房颤组的Hcy、hs.CRP、Fib、D.D及LAD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Hcy、hs-CRP、Fib、LAD水平高于对照纽(P〈0.05),阵发性房颤组D—D与对照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Hcy血症的发生率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的Hcy水平与hs-CRP、Fib、D—D及LAD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Hcy有可能是引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它有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引发心房重塑以致心房结构的改变,从而引发房颤,同时Hcy与房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血栓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 张化勇赵洛沙杨帆杜江川
- 关键词:心房颤动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
- 闭合性心脏外伤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51岁,因“胸闷1月余”入院。1个月前出现胸闷、心悸,无胸痛,外院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起始处重度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大量反流,以“冠心病、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人我院心外科。既往3个月前有车祸后胸部外伤史,肋骨多发骨折。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增大,升主动脉无明显扩张;主动脉瓣三叶式无明显增厚,关闭不佳,测及大量反流(图1).结构,
- 杜江川雷留彬滑少华
- 关键词:超声表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彩色多普勒超声主动脉瓣置换术超声心动图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的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EH患者15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EH组73例和合并冠心病组86例,检测其空腹血糖、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结果与单纯EH组相比,Lp(a)水平在EH合并冠心病组明显增高[(0.34±0.12)、(0.48±0.18)mmol/L,t=-11.367,P〈0.05],在EH合并冠心病组中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Lp(a)水平呈增高趋势[单支、双支、多支及弥漫病变组分别为(0.34±0.14)、(0.46±0.15)、(0.66±0.12)mmol/L,F=31.842,P=0.012]。结论EH患者Lp(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相关。Lp(a)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 张静赵洛沙高敏杨帆杜江川李阳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对术后二尖瓣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患者在CABG术中,全麻状态下二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的变化,分析其对CABG术后二尖瓣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为中度及以上IMR的CABG患者101例,根据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反流情况,分为改善组(MR程度较术前至少改善一个等级)及未改善组。对比两组术前、术中二尖瓣反流程度以及术前常规资料,分析CABG术后二尖瓣反流改善的相关预测因素。结果:(1) 101例患者中CABG术后65例IMR改善,36例IMR未改善。改善组与未改善组间术前二尖瓣反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以及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间年龄、术中冠状动脉吻合口数目、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二尖瓣后纵角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二尖瓣反流较术前变化程度越多,术后反流改善的可能性越高[术中反流较术前减少2个等级(OR=29.781, 95%CI:3.769~235.303)、减少1个等级(OR=15.934,95%CI:4.402~57.671)]。二尖瓣后纵角值越小(OR=0.917, 95%CI:0.846~0.994)、术前LVEDV值越低(OR=0.979,95%CI:0.967~0.991)、年龄越小(OR=0.855,95%CI:0.767~0.953),术后二尖瓣反流较术前改善的可能性越高;(3) ROC曲线分析显示,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术前LVEDV、二尖瓣后纵角、联合预测对术后二尖瓣反流改善均具有预测价值,其中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及联合评估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较显著,分别为0.763、0.888。结论: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术前LVEDV、二尖瓣后纵角对CABG术后IMR改善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通过评估相关预测因素,可以识别同期二尖瓣手术获益更大的患者,减少CABG同期的二尖瓣手术率,降低手术风
- 杜江川霍婷婷于瑞娜滑少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缺血性二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
- 压力-应变环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应用压力-应变环(PSL)定量分析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整体及局部心肌做功变化,探讨其评价左室早期收缩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梗阻性HCM患者32例(HCM组);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32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用功(GWW)以及各节段心肌做功指数(SWI)、纵向应变(SLS)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心肌整体及各节段心肌做功和纵向应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M组GLS、GWE、GWI、GCW均降低,GWW增加(P均<0.05);除心尖段外,HCM组心肌各节段SWI、SLS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LS与GWE、GWI、GCW呈正相关(r=0.785、0.890、0.828,P<0.05),与GWW呈负相关(r=-0.668,P=0.006);各节段SWI与相应SLS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范围为0.649~0.928(P均<0.05)。结论:PSL定量评价左室早期收缩功能障碍可为HCM患者的诊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张瑞芳戴思露段会参王红鹄武丽娜杜江川郭玮涛宋新浩孔祥东安金斗
- 关键词: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收缩功能障碍
-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成形术后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预测二尖瓣成形术(MVP)后并发收缩期前向运动(SAM)风险,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5月215例因二尖瓣退行性病变行MVP患者的资料。其中182例未发生SAM(无SAM组),33例发生SAM(SAM组)。根据SAM的生理学基础,于体外循环开始前及心脏复跳即刻测量并比较SAM组与无SAM组各参数的差异,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基底段厚度(basal-I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流出道内径(LVOTD)、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LVOT-Vmax)、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二尖瓣口峰值流速(MV-Vmax)、二尖瓣口平均跨瓣压差(MVG-mean)、二尖瓣反流面积(MR-area)、主动脉瓣下室间隔成角(左心室长轴和主动脉长轴角)、二尖瓣前叶长度、二尖瓣后叶长度、二尖瓣前后叶长度比值、二尖瓣前后瓣膜接合点与室间隔距离(c-sept)、二尖瓣环径、主动脉-二尖瓣夹角(AMA)。筛选影响MVP术后并发SAM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①与无SAM组相比,SAM组术前LVEDD、LVESD、二尖瓣前后叶长度比值、c-sept、AMA变小(均P<0.05),basal-IVDd、LVEF、二尖瓣后叶长度、主动脉瓣下室间隔成角增大(均P<0.05);②与"缘对缘"技术应用前相比,SAM组矫正术后,LVOT-Vmax从(4.31±2.26)m/s下降到(2.55±1.39)m/s,LVOTG从(43.58±10.89)mmHg下降到(23.36±12.76)mmHg,MVG-mean从(0.46±0.33)mmHg上升到(2.27±0.43)mmHg,MR-area从(3.52±0.79)cm2减少到(0.96±0.57)cm2(均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SAM的独立危险因素为LVEDD<45.430 mm(OR=0.267,95%CI=0.084~0.847)、IVDd>14.870 mm(OR=12.049,95%CI=1.619~89.661)、二尖瓣前后叶长度比值>1.371(OR=0.159,95%CI=0.045~0.562)、主动脉瓣下室间隔成角>62.330°(OR=18.246,95%CI=2.824~117.896)、c-sept<23.965 mm(OR=0.177,95%CI=0.05~0.628)、AMA<123.730°(OR=0.1
- 赵娜齐清华杨娟杜江川侯苏芸王红鹄张瑞芳
-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术
- 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中部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例被引量:6
- 2022年
- 患者男,61岁,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发作时伴呼吸困难、头晕、乏力;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口服厄贝沙坦,降压效果欠佳。查体:血压150/80 mmHg,心率76次/分,律齐,听诊闻及主动脉瓣区Ⅲ/Ⅵ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实验室检查:血B型脑钠肽前体(1592 pg/ml)、肌钙蛋白Ⅰ(0.10μg/L)升高。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壁不均匀增厚,左心室中部及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峰值流速分别为3.49 m/s及4.52 m/s。
- 段会参张瑞芳武丽娜王红鹄高珂张涛杜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