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秋青

作品数:44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优秀专家出国培训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NMR
  • 11篇核磁
  • 11篇核磁共振
  • 10篇配合物
  • 8篇NMR研究
  • 8篇
  • 7篇核磁共振研究
  • 6篇甲酸
  • 6篇磁共振
  • 5篇吡啶
  • 5篇酰胺
  • 5篇甲基
  • 5篇光谱
  • 4篇三元配合物
  • 4篇内酰胺
  • 4篇流动注射
  • 4篇化学发光
  • 4篇活性剂
  • 4篇胶束
  • 4篇表面活性

机构

  • 44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学院
  • 1篇邯郸农业高等...

作者

  • 44篇杨秋青
  • 9篇朱智甲
  • 9篇张建军
  • 7篇李林书
  • 4篇张占辉
  • 3篇刘博谦
  • 3篇李媛
  • 3篇韩士田
  • 3篇安志敏
  • 2篇李春英
  • 2篇张海峰
  • 2篇侯可悦
  • 2篇刘彦钦
  • 2篇李秀瑜
  • 1篇李永肖
  • 1篇郝振芳
  • 1篇侯士聪
  • 1篇何书美
  • 1篇李敏
  • 1篇金声

传媒

  • 1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0篇波谱学杂志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河北化工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第八届全国波...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镧和铕与邻菲罗啉谷氨酸配合物的NMR和IR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合成了稀土镧和铕与谷氨酸、邻菲罗啉形成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Glu)3·7H2O(Ln=La,Eu);Eu(Glu)3·12H2O.用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研究了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方式,讨论了稀土离子的顺磁性及屏蔽效应对配合物的NMR谱图的影响.NMR和IR研究表明,镧和铕配合物具有相同的对称结构和不同的化学位移变化规律,谷氨酸和邻菲罗啉分别为单齿和双齿配位,三种配合物中,镧和铕的三元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5,铕的二元配位数为3(均未包括配位水分子数).
杨秋青李林书朱智甲
关键词:谷氨酸邻菲罗啉NMR配合物
稀土肴镧配合物及卟啉季铵盐的核磁共振研究
一: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是无机发光与有机发光、生物发光的交叉学科,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及应用研究价值,它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学及其它高技术产业.这些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又决定其分子结构,为了寻找更好...
杨秋青
关键词:稀土有机配合物核磁共振
流动注射胶束增敏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谷物中Fe(Ⅲ)被引量:9
2000年
用流动注射胶束增敏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谷物中 Fe( ) ,其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当吻合 ,该法仪器设备简单 。
朱智甲杨秋青郝振芳
关键词:流动注射胶束增敏化学发光分析谷物
NP-10与单链、双链季铵盐三种复配体系相互作用规律的NMR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单链(DTAC)和双链(C_(12)-C_4-C_(12)和C_(12)-C_8-C_(12))氯化物季铵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组成的3种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及作用点、排列方式、混合胶束中分子间与分子内作用的变化规律等.2D NOESY技术证明了这3种复配体系相互作用力大小顺序为NP-10/C_(12)-C_8-C_(12)>NP-10/C_(12)-C_4-C_(12)>NP-10/DTAC,它们的相互作用点相同但作用点数目不同,自扩散系数显示NP-10对混合胶束的动力学半径影响大于季铵盐.弛豫时间表明,当NP-10/DTAC和NP-10/C_(12)-C_s-C_(12)(s=4或8)的混合摩尔比分别为1:3和1:2时,复配体系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开始减小,分子内作用开始起主导作用,这暗示它们最佳摩尔配比分别为1:3和1:2,空间距离也佐证了这一结论.
马二倩李永肖赵瑞格张占辉杨秋青
吡啶-2,6-二甲酸铕(镧)配合物结构的NMR研究
1995年
合成了稀土肴(Eu)和镧(La)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并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氨谱(14N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和比较.
杨秋青何书美李林书
关键词:吡啶甲酸铕配合物镧配合物
普鲁卡因等27种青霉素及头孢菌类的~1H、^(13)C-NMR谱解析规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普鲁卡因等27种青霉素及头孢菌类的核磁共振氢、碳谱规律,解析青霉素与头孢菌类的分子结构的异同和归属。方法:核磁共振一维氢、碳谱,采用室温、常规测试方法。结果:青霉素与头孢菌类具有~1H—NMR 差异特征峰,青霉素类分子中,四圆环上的二个-CH 多数表现为单峰且重叠,显示 A_2系统。头孢菌类分子中,四圆环上的二个-CH 均表现为双峰,且不重叠,显示 AB 系统。在^(13)C—NMR 谱中两类谱图无差异,该-CH 峰不重叠。结论:核磁共振一维氢谱,简便、快速、灵敏,为药物结构的鉴定提供有效可靠的方法。
杨秋青李秀瑜
关键词:^1H^13C青霉素Β-内酰胺
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胶束的^1HNMR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NMR技术的自扩散、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和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以及二维NOESY谱,研究了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M)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的二元混合体系中混合胶束的形成、大小变化、排列方式、复配比例和相互作用点等.NMR的自扩散系数表明了混合胶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DM分子,T2/T1显示混合胶束堆积的较紧密,两分子的疏水链是以肩并肩的方式位于胶束核中,2D NOESY谱表明DTAC分子中与极头相连的亚甲基邻近DM分子中倒数第二个糖环,产生分子间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和分子间距的大小随DM/DTAC比例的不同而变化,DM/DTAC在1∶4和1∶8之间是较好的复配比例范围,并确定混合前后出现的相反变化T2值是混合胶束中产生相互作用的证据.
杨秋青刘博谦李秀瑜
关键词:^1HNMR
1,5-苯并硫氮杂氯代β-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光谱及立体化学被引量:10
1999年
苯并硫氮杂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七元杂环化合物,近年来,通过亚胺双键(CN)的环加成反应向此类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新的环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4].这项工作对于合成新的杂类化合物从而筛选出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1,5-苯并...
李媛杜彩云杨秋青杨秋青邢其毅
关键词:立体化学
碳酸亚氨脲新工艺的研究
1997年
采用新工艺生产碳酸亚氨脲,即在甲醇溶液中,硝酸胍与固碱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胍液;然后,向胍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进行合成反应,得到碳酸胍。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
杨秋青朱智甲
关键词:硝酸胍
稀土冠醚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1993年
该文研究了三价稀土离子La^(3+)与12-冠-4、15-冠-5和18-冠-6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其稳定常数,并获得了稳定常数的变化规律.
李春英杨秋青张建军
关键词:稀土冠醚配合物水溶液稳定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