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英妮
- 作品数:70 被引量:63H指数:6
-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平面组合型消浪人工护面块体及消浪堤岸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组合型消浪人工护面块体,包括六面体基块,基块的每个侧边均向内开有1/4球体空间,所述每两个1/4球体空间之间设有连通孔,所述每个1/4球体空间向基块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延伸出过水孔,所述基块的每个侧壁均向...
- 陈汉宝王颖奇谭忠华赵旭管宁欧阳锡钰杨会利刘针张亚敬栾英妮黄美玲于滨
- 一种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装配式消浪潜堤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装配式消浪潜堤,包括若干个堆积在一起的四角锥型的消浪框架结构,消浪框架结构由六根杆件装配而成,且消浪框架结构呈中心对称,相邻的杆件的端部相互之间通过混凝土胶粘结,然后通过铁丝绑上连接...
- 刘海源栾英妮陈汉宝王颖奇耿宝磊欧阳锡钰赵旭金瑞佳刘宇刘诗学张维马隽王眯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极端条件的防冲刷生态堤坝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堤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极端条件的防冲刷生态堤坝结构,包括若干混凝土结构单元,混凝土结构单元顶面设置有植物生长结构,植物生长结构内种植有植物,混凝土结构单元的迎浪面设置有消浪结构,消浪结构与植...
- 段自豪陈汉宝陈松贵彭程王依娜金瑞佳赵旭徐亚男周志博栾英妮
- 一种适用于景观海堤的人工消浪护面方型块体及景观海堤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景观海堤的人工消浪护面方型块体,包括六面体基块,所述基块内开有一球形空间,所述球形空间向基块的六面均延伸出水道,所述每条水道均与外界连通;以及一种适用于景观海堤,包括堤岸本体以及堤岸朝水一侧矩阵...
- 谭忠华陈汉宝赵旭王颖奇管宁欧阳锡钰杨会利刘针张亚敬栾英妮黄美玲于滨
- 文献传递
- 一种梳式防波堤的透浪谱特性研究
- 2022年
- 采用不规则波浪作用对底部透空的梳式防波堤结构进行了断面物理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底部透空梳式防波堤结构的堤后波高大小、反射系数和透浪系数,并对入射波浪及堤后透射波浪的谱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
- 熊洪峰许振东栾英妮
- 关键词:透射波浪谱
- 基于人工智能的单坡式防波堤越浪量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 2019年
- 文章针对单坡式防波堤越浪量的问题,在欧洲CLASH项目数据库的基础上,以影响单坡式防波堤越浪量的十个主要因素为输入参数,平均越浪量为输出结果,基于集成学习的平均法组合策略,建立了单坡式防波堤越浪量的综合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数据库自身的实验记录和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人工智能的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5以上,误差范围在5倍之内。此外,防波堤结构的复杂性和训练集数据的可靠性,会影响人工智能的预测精确度。
- 刘诗学王收军陈松贵栾英妮刘路彭程
- 关键词:越浪量人工智能
- 近岸风、浪、潮位多因子联合确定极端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近岸风、浪、潮位多因子联合确定极端参数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局部海域的波浪数学模型;获取局部海域数据和潮位时序数据;将局部海域数据输入波浪数学模型,获取近岸海域数据;对近岸海域数据和潮位时序数据进行相...
- 徐亚男陈汉宝齐作达高峰栾英妮李焱沈文君陈江南张亚敬胡克钱亚军
- 国内外生态海岸建设技术综述被引量:3
- 2021年
- 海岸带定义为海洋与陆地相互交汇的地带,是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带”。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生态海岸管理的相应法规,同时总结了生态海岸建设的相关工程技术,希望能够为生态海岸建设工程的有力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推动海岸带地区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海岸建设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的生态海岸建设技术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海岸防护技术;(2)人工护滩技术;(3)景观护岸建设技术;(4)生态工程技术。
- 熊洪峰李达李达陈汉宝
- 关键词:海岸带
- 海堤前特殊地形对护面块体稳定性影响及对策被引量:7
- 2014年
- 通过在波浪水槽内对海堤护面块体稳定性物理模型试验,发现在堤前存在特殊地形的条件下,波浪传播该区域后发生变形、破碎,形成的波能集中冲击范围内护脚人工块体,导致其失稳,进而使断面上整个护面块体向海侧滑移失稳。文章分析了块体失稳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从设计角度提出多种针对特殊地形下人工块体失稳的改善措施。
- 戈龙仔刘海源栾英妮
- 关键词:物理模型试验波浪破碎块体稳定性
- 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波浪物理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大连港太平湾港区起步工程港内波况和码头上水情况进行测定,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方案在W向波浪作用下,迎浪侧波浪直接穿过进港航道边坡进入港内,波浪在直立码头间发生来回反射,港内波高较大。设计方案在WSW向波浪作用下,迎浪侧航道边坡对波浪的折射现象较W向明显,港内波浪的多次反射现象与W向时基本一致。优化方案一将迎浪侧进港航道边坡开挖,波浪折射到港外,港内波高减小。优化方案二北侧防波堤延长至874 m,对港内的掩护优于优化方案一。优化方案三在优化方案一的基础上,将东侧码头外端1 km码头型式改为高桩码头,在高水位时桩式结构的反射效果未得到充分发挥,低水位时反射效果略明显。
- 刘针栾英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