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志雄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治
  • 2篇网络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功能
  • 1篇信息传播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政治素养
  • 1篇治教
  • 1篇社会责任
  • 1篇实效
  • 1篇实效性
  • 1篇视频
  • 1篇视频公开课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能动
  • 1篇能动性
  • 1篇青年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4篇洪志雄
  • 2篇魏传光

传媒

  • 1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互联网的“再中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被普遍认为是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然而通过观察发现,互联网实际上还是存在中心的,其正在由过去的“去中心化”朝着“再中心化”自我型变。在信息传播上,这种“再中心化”表现在许多重要节点的存在,这使我们相信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互联网的“再中心化”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好这种“再中心化”的趋势,或许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洪志雄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及实效提升被引量:1
2014年
大众传媒在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肩负着道德教育的责任。大众传媒通过提升受众的道德认知能力、内化道德观念和外化道德行为来发挥它的德育功能。然而大众传媒在德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受众主体性的解构、"后现代传媒"对现有道德体系的反动以及媒体渲染引发的道德恐慌。大众传媒视域下德育效果的提升路径为:明确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升个体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对媒介工具使用的规范和管理。
魏传光洪志雄
关键词:大众传媒德育功能社会责任主体能动性实效性
超越与局限:MOOC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3
2014年
作为在线开放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MOOC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并被称为是能够颠覆传统教育的革命性力量。在将其与之前同样风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作对比后发现,MOOC相对于前者在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交互性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然而导致视频公开课发展陷入困境的其他一些问题,MOOC却不能完全解决。而且由于在线教育普遍存在人文主义缺失的问题,决定了MOOC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但作为教育领域的有益尝试,MOOC也给如今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变革的契机。
魏传光洪志雄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
网络中的政治娱乐化现象研究
随着大众娱乐文化的兴起,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现实中的政治也逐渐成为被娱乐、被消费的对象。民众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对一些政治人物及事件等进行调侃和娱乐,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这种以戏谑对抗严肃,以娱乐消解权威的“政治娱...
洪志雄
关键词:青年群体政治素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