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党飞

作品数:22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7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媒介
  • 4篇课程
  • 3篇电影
  • 3篇新媒介
  • 3篇文化
  • 3篇民汉合校
  • 3篇教学
  • 3篇合校
  • 2篇新闻
  • 2篇新闻摄影
  • 2篇信息技术
  • 2篇摄影
  • 2篇维吾尔族学生
  • 2篇媒介话语
  • 2篇媒介话语权
  • 2篇媒体
  • 2篇刻板印象
  • 2篇课堂
  • 2篇话语权
  • 2篇兵团

机构

  • 2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湖北日报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21篇王党飞
  • 8篇赵福君
  • 1篇张莉琴
  • 1篇杨高平
  • 1篇韩卫娟
  • 1篇孟召坤
  • 1篇王子毅

传媒

  • 4篇电影文学
  • 4篇兵团教育学院...
  • 2篇新闻知识
  • 2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新闻前哨
  • 1篇编辑学刊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新疆广播电视...
  • 1篇普洱学院学报
  • 1篇新疆新闻出版...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研究——以民汉合校中的维吾尔族学生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依据,对新疆喀什地区的几所民汉合校中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了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呈良好趋势,但个体自身特点、学校和家庭因素都会对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其中性别、学习时间的长短、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年龄、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却不明显。
赵福君王党飞
关键词:民汉合校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后影院:智媒时代与移动观影图景
2022年
5G、区块链、AR眼镜等新技术载体和多屏观看正在催动电影产业迈向新的转型期,助推观影走向去影院中心化的“后影院时代”。未来,随着智能眼镜为代表的XR等沉浸式智能媒体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化应用,基于LBS(移动位置跟踪定位传播)场景的点对点分发观影将成为与传统影院观影共生的另一种主流观影业态。在“场景五力”和新媒介技术支持下,影院观影+移动智媒观影的双重路径相互补充,伴身性的智能媒体或将成为大银幕新的延伸品,拼合出全时全域的实时观影图景。
杨高平王党飞
“姚贝娜事件”中的媒介话语变迁被引量:2
2015年
媒介获取话语权的传统途径主要是:信息把关、信息编码以及信息的传播。但是随着媒介的发展,新媒介以用户为终端,以网状传播为重要特征,以大数据为基点,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随之媒介话语权也发生了明显的转移。这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也是媒介话语权变迁的必然趋势。这种转变在"姚贝娜事件"中得到鲜明地体现。
王党飞王子毅
关键词:媒介话语权传统媒介新媒介
西部中小学教师“学用研一体”培训模型的构建研究
2016年
慕课与翻转课堂是当前流行的两种教学模式,它们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供了新的途径,论文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式在西部边远地区教师培训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慕课平台上利用翻转课堂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学用研一体"的模型,在阐明模型结构的同时,对模型中的关键因素——培训教师的任务、受训教师的任务以及慕课平台的功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期为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供参考。
赵福君王党飞孟召坤
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西域想象被引量:1
2021年
长期以来,西域一直作为一种文化想象在文化生产中产生巨大的影响。西域文化是以新疆为主,辐射到周边的甘肃、青海乃至西藏等地区的文化区域。西域作为华语电影最神秘、最丰富的场景,被不断地搬上大银幕。西域固有的空旷、荒凉在影视创作中不断扩散、演绎,形成了固有的叙事特征。从而拥有了像空旷、凄冷、怪诞等特质的文化隐喻。从20世纪的《新龙门客栈》到不久之前的《九层妖塔》,刻板印象并没有改变。西域在华语电影的文化生产中一直扮演着他者的角色。
赵福君王党飞
关键词:华语电影刻板印象文化认同
新媒介环境下公共传播范式转换的六个触点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呈现出新的传播态势,突破了大众媒体时代的传播实践和组织形式,深入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随着媒介特征的变化,公共传播范式发生转变,原因有多个方面,如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海量化;传播中心的离散与话语权力的变迁;媒介活动日常生活化;媒介是身体的延伸等。
王党飞尹雯萱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公共传播大数据话语
西部边远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2012年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兴起应该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信息全球化和中国传媒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养,而边远地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却产生了许多问题,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媒介素养,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建立更良好的媒介环境。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大学为例,对边远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一定的应对策略。
韩卫娟王党飞
关键词:媒介素养
新疆民汉合校中维汉学生族际友谊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本研究在群际接触理论的基础上,借助涵化概念,利用"族际友谊质量"和"涵化策略"问卷,对新疆喀什地区的4所民汉合校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揭示民汉合校中维汉学生的族际友谊现状,探析影响族际友谊的主要因素,包括社区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及个体自身因素等,以期为多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提供参考。
赵福君王党飞张莉琴
关键词:民汉合校涵化
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远程学习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越性,逐渐成为人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学习者能否在此系统中进行有效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有效性的因素,探讨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以期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王党飞陈吉香
关键词:远程学习者影响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政实践理念与路径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范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不仅连接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承担着师德养成和职业规范形成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讨,以期通过课程学习,对师范类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引领,同时也为其他师范类平台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赵福君王党飞刘琪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