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同向

作品数:64 被引量:33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建筑科学
  • 8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园林
  • 21篇风景园林
  • 17篇景观
  • 10篇城市
  • 7篇教学
  • 7篇规划设计
  • 6篇园林规划
  • 6篇园林规划设计
  • 6篇乡村
  • 6篇绿地
  • 5篇教学体系
  • 5篇城市绿地
  • 4篇雨水
  • 4篇绿地系统
  • 4篇景观设计
  • 4篇聚点
  • 4篇风景
  • 4篇城市绿地系统
  • 3篇植物
  • 3篇植物景观

机构

  • 61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AECOM公...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泰安市规划局

作者

  • 61篇苏同向
  • 11篇王浩
  • 7篇王浩
  • 5篇谷康
  • 4篇丁彦芬
  • 3篇严军
  • 2篇费文君
  • 2篇邱冰
  • 2篇祝遵凌
  • 2篇张鸽香
  • 1篇胡慧
  • 1篇芦建国
  • 1篇江婷
  • 1篇赵兵
  • 1篇杨华
  • 1篇张青萍
  • 1篇胡海波
  • 1篇苏成
  • 1篇费文军
  • 1篇刘倩

传媒

  • 14篇园林
  • 7篇中国园林
  • 3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艺术科技
  • 1篇规划师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设计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年份

  • 5篇2024
  • 10篇2023
  • 1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地区美丽乡村植物景观的物种丰富度及其群落特征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探究南京地区美丽乡村植物景观的物种丰富度及其群落特征,实地踏查了南京地区42个美丽乡村,对1 013个样地的绿地类型、植物种类和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记录;运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构造独立系数探究不同绿地类型间的独立程度。结果表明:(1)南京地区美丽乡村植物景观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调查记录的维管植物共计139科438属667种,主要属于广布型(41科)、泛热带型科(36科)和北温带型(24科)植物,植物群落物种生活型结构为金字塔形,乔木种数(111)<灌木种数(136)<草本种数(357);(2)不同乡村的植物群落存在明显差异,平均Jaccard距离为0.76,平均S?rensen距离为0.61;(3)不同绿地的植物群落存在明显差异,平均Jaccard距离为0.55,平均相互独立系数为0.22;(4)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和野生植物的无序生长问题,对此应该予以重视。
张强苏同向丁彦芬杨威刘倩许文婕宋杉杉
关键词:美丽乡村植物景观物种丰富度群落特征
毛茛科3种植物在遮光下叶片解剖结构比较及耐阴性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遮光对毛茛科3种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并评价其耐阴性,为毛茛科植物的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华东唐松草(Thalictrum fortunei)和卵瓣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 folium var.savatieri)为材料,系统研究在全光照及30%、50%、70%和90%遮光处理下,其叶片表皮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叶片解剖结构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指标在综合得分中的权重,并对3种植物的耐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对3种植物遮光处理的过程中,随着遮光程度增加,毛茛的气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华东唐松草和卵瓣还亮草的气孔密度则逐渐减小;除毛茛外,其余2种植物的上下表皮厚度随光照降低大致呈减小趋势,毛茛上表皮厚度先减小后增大,下表皮厚度则先增大后减小;卵瓣还亮草的叶片厚度随遮光程度增大逐渐减小,毛茛和华东唐松草则先增大后减小。3种植物栅栏组织厚度均与遮光度负相关;随着遮光程度增加,卵瓣还亮草的海绵组织厚度逐渐减小,毛茛和华东唐松草则先增大后减小;除华东唐松草栅海比逐渐减小外,其余2种植物的栅海比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3种植物组织结构紧密度均先下降后上升,组织结构疏松度则相反。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指标贡献值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上表皮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下表皮厚度,毛茛和卵瓣还亮草较适宜生长在遮光程度为30%的环境,华东唐松草则在50%遮光环境下生长更佳。【结论】毛茛科3种植物可通过调节叶片微观结构来维持自身生理机能来适应外部光照变化,其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可作为植物耐阴性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王玟玥赵丹丹张鸽香苏同向
关键词:毛茛科叶片耐阴性
绿道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整合研究——以江苏盐城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绿道是一个与土地有很大关联的线状网络系统,具有多种用途设计的目的,包括生态管理、娱乐、文化、审美或其他用途的概念,其兼容土地可持续利用。基于绿道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连接性、网络结构性、整体性等特点。研究通过借鉴绿道相关理论经验,阐述多用途规划目标的绿道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整合研究的必要性。以江苏盐城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分析城市资源特色基础上,理顺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功能关系,在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层面,整合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苏同向王浩
关键词:绿道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生态墓园景观设计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当前,传统墓园无法适应城市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生态墓园作为现代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得到公共认可。以城市生态墓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法,总结我国城市墓园现存问题,探究城市生态墓园景观设计策略与内容,赋予墓园更多的新功能与新价值,以期展现多元生态的新型城市墓园发展前景,并引导生态文明殡葬习俗,使之真正建设成为"人生的后花园"。
程艳红苏同向
基于LPS的居住区案例研究——以南京香鸢美颂小区为例
2021年
景观绩效评价旨在针对建成项目进行景观绩效的可持续性量化,而居住区景观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为绩效评价创造了难度。文章尝试利用景观绩效对南京浦口香鸢美颂小区项目进行量化分析;通过遵循景观绩效计划的目标、方法和价值,探讨LPS在居住区景观类型应用中的适应性。
张思群陈秀远苏同向
关键词:居住区评价指标
基于色彩心理学的乡村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色彩多系统预测及耦合分析——以南京市浮山村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乡村植物景观逐渐成为营造乡村风貌的重要元素。以南京市溧水区浮山村为例,建立基于9大空间类型的植物景观色彩数据库,并从空间类型出发构建视觉品质、意识能量、情感联结三大系统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评价结果,进而分析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冬季服务业生产空间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17.51,而夏季农业生产空间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6.75;各类空间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显著的耦合协调度差异,呈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秋冬季的耦合协调度水平高于春夏季。整体而言,浮山村植物景观色彩的三个系统均呈现出季节性与空间性的显著差异,需给予优化关注,以期促进浮山村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未来国内乡村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色彩研究领域的探索提供新视角。
李敏许沉风苏同向冯紫若朱梓博蒋萍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和网络一样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多传感器、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其实时的三维空间表现能力、人机...
苏同向
关键词:虚拟现实风景园林园林设计
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被引量:9
2019年
生态红线是为了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线。本文研究基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在RS和GIS的技术支持下,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实际现状,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江苏扬州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归纳案例城市的生态景观资源特征和区域功能,整合生态红线区的保护用地,采用累积阻力模型的方法模拟和修正各生态资源的联系廊道。旨在寻求生态红线区与城乡绿地生态网络的空间耦合关联,使生态红线真正落地,建立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和良好的自然开放空间系统。
苏同向王浩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地生态网络
基于多源数据的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研究——以常州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乡村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从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角度出发,以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21个具有游憩服务资源基础的乡村为例,基于多源数据,选取交通到达吸引力、游憩服务吸引力、景观特色吸引力、乡村居民参与水平和乡村建设发展机会5方面因素对景区内乡村的游憩吸引力进行评价,探讨以乡村为研究单元的景中村建设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整体偏低,且游憩资源分布不均匀;旅游度假区内景中村可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游憩吸引力5类,从整个景区来看,环湖的乡村游憩吸引力分布较为平均,形成了4处高吸引力的景中村组团;游憩服务和景观特色为影响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交通到达、乡村居民参与水平和乡村建设发展机会获取共同对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起调节作用。
余苏超苏同向
关键词:多源数据层次分析法
江苏常州地区乡村植物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江苏常州位于经济发展增速快、现代化程度高的长三角区域,在乡村建设逐年推进的同时,存在着乡村植物群落原生性弱化、绿化配置模式单调、乡土特色植物资源未充分发掘利用、植物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何基于群落结构分析量化制订针对性的修复、改造方案,实现对植物资源全面认知、充分利用、高效开发,开展高质量乡村绿化建设是当前研究重点。以生态学调研法对常州乡村55个村落中275个标准样地内植物群落的植物资源科属种、生活型、物种来源组成、植物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水平垂直结构特征、植物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常州地区乡村植物种类达117科307属386种,乔木、灌木、陆地草本、水生植物分别占比23.0%、17.0%、54.2%和5.8%;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种类比为13∶7;常绿与落叶植物种类比约1∶1。(2)植物群落各层植物运用频度排序: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86.90%的草本种、67.34%的乔木种和59.42%的灌木种运用频度均<5%。(3)群落结构中Patric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呈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趋势,Pielou指数各层差距不显;生态自然型村落在各项指数中均有显著优势。(4)常州乡村绿地植物群落中以小径级、中等高度树种为主;整体植物水平密度位于适宜区间内;生态自然型、现代工业型村落的植物胸径与垂直高度层次优于其余类型村落;各类村落植物群落健康状况排序为:旅游休闲型>现代城镇型>现代工业型>历史文化型>生态自然型。
杨甲乐丁彦芬苏同向赵美婷
关键词:植物群落群落特征风景园林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