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
- 作品数:2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新人文的地方性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日照万平口黄金海岸规划设计实践的思考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旨在打破狭隘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人文性、地方性、现代性三个层面上建立新的价值取向,结合具体实践强调设计师运用新观念、新的技术材料进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而又富有地方特色与个人风格的景观规划设计。
- 陈巍
- 关键词: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设计师景观设计
- 重新发现杜威:学校社会心理学中的心智化教育进路
- 2024年
- 实践中的学校教育仍然忽视着一个世纪前杜威的忠告,即忽视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倾向。学校社会心理学旨在探索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社会性行为,并反思社会场域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其中,心智化作为一种个体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进行推理,从而理解并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广泛重视。为顺应学生的社交天性,学校教育亟待一种心智化转向,并遵循心智化规律来助力学生的学习。心智化教育三维理论模型的建构,可以揭示心智化、社会性行为与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前瞻人工智能时代心智化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高奇扬魏佳锋陈巍
- 关键词:社会性行为
- 梦回汉唐──读日本庭园有感
- 1998年
-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扮演着一个虔诚而忧郁的角色: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依附于绘画,在对自然的美好追求中始终未能摆脱“诗意”的束缚。尤其是明清以来文人园林的日益精致化与程式化,已逐渐失去了本应生机勃勃的艺术原创力,沦为封建文人孤芳自赏的玩物。而礼失求诸野,或许我们在一水相隔的邻邦──日本的庭园中还可一窥汉唐甚或更早的中华先民们在造园艺术中所洋溢的质朴之美与原创精神。
- 陈巍
- 关键词:庭园
- 第二人称人际互动中的婴儿学习:自然教育学假说评析
- 2025年
- 社会认知理论越来越突出第二人称动态互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知发展心理学家Csibra和Gergely等人提出的自然教育学假说认为,婴儿在与成人面对面互动中基于对行为的目的论表征,能快速地理解“你”(成人)的教并且有效地完成“我”(婴儿)的学。自然教育学的发生机制由交流、示范与共享所构成,具体表现为婴儿敏感地接收到明示信号并识别出交际意图,产生指向性期望,并倾向于将“此时此地”的信息泛化为具有概括性的通用知识。自然教育学假说引领的第二人称互动方法在社会认知发展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儿童早期社会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加强相关实证研究。
- 徐慧艳徐慧艳陈巍
- 关键词:目的论
- 进食障碍的内感受研究:从理论框架到应用构想
- 2022年
- 进食障碍是一种以进食或进食相关行为的持续性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同时还伴有一系列严重的失调现象,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早期的研究往往更加侧重于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内感受研究的发展,进食障碍的内感受缺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内感受的维度开始,介绍不同进食障碍疾病中以及进食障碍相伴随现象中的内感受缺陷问题的研究,并对进食障碍的内感受研究可能带来的干预方式的改变与改善进行展望。
- 张静陈巍陈巍
- 关键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身体意象
- 内感受和情绪的共享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2年
- 情绪的产生和身体变化密切相关,身体状态及其内感受信号的变化可以构成情绪感受,有可能塑造情感风格。内感受和情绪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生理基础以前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为中心。内感受预测加工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合内感受和情绪的理论框架。根据内感受预测加工理论,情绪状态是在减少内感受预测错误和对内感受信号原因的预测推理过程中产生的。内感受预测加工理论不仅为重新理解内感受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从内感受角度治疗与情绪相关的心理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方法。
- 吴晶徐慧慧杨影陈巍
- 关键词:内感受情绪述情障碍
- 空无与无限——枯山水与弗里德里希宗教风景画的比较研究
- 1998年
- 日本的枯山水是禅宗的园林化体现,形式上简洁而抽象,造园的僧侣们追求的是空无的境界。德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则运用风景画反映基督教的宗教氛围,强调人生苦海的无限。在这些作品中均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倾向,尤其是在更深层的哲学层次上不乏相通之处。
- 陈巍
- 关键词:枯山水
- 恐音症的临床心理特征及其神经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恐音症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性心理障碍,会导致患者对某些日常声音产生负面情绪、生理唤醒和异常行为,并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恐音症与强迫症等心身疾病存在症状上的重叠,但其在脑岛、眶额皮层、运动皮层上却表现出神经特征的独特性。进一步的脑成像显示,恐音症在视听皮层、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脑岛、运动皮层间存在异常功能连接。强烈世界理论和过度镜像模型为恐音症在注意系统、感知系统、情绪系统、感知-动作联结系统等异常方面提供了其临床心理及神经机制的解释。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分单通道干预和跨通道干预方案,从修正认知、重塑神经活跃程度、改善脑区间功能连接等角度,为完善和建构恐音症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 徐天宇徐慧艳平贤洁陈巍
- 关键词:情绪障碍镜像神经元
- 中国当代景观建筑意匠论
- 陈巍
- 关键词:园林建筑景观建筑
- 认知增强:神经电影学的视域
- 2024年
- 一、何谓神经电影学20世纪后半叶以来,脑电图(EEG)脑磁图(ME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等神经成像技术以及眼动追踪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大脑中不可见之“像”能够以可观测的形式呈现在人的眼前。研究者据此将大脑活动与认知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一方面,用于研究脑活动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操纵”大脑来实现认知增强。
- 刘童玮陈巍
- 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大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