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方便排泥的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排泥的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和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中间竖直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滑动设置有滑...
- 刘丹丹
- 文献传递
- 云南省保山市不同种类茶叶中轻稀土元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应用ICP-MS法对产自云南省保山市的8种绿茶、3种红茶、6种普洱茶样品中轻稀土元素(LREE)(La,Ce,Pr,Nd,Sm和Eu)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REE在红茶、绿茶和普洱茶中质量分数丰度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种类茶叶中LREEs质量分数差异大,表现为:绿茶>普洱茶>红茶,其中普洱茶中轻稀土氧化物(LREOs)总质量分数较高,可能与原料选择的茶叶生长成熟度较高有关.各轻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占总量高低顺序为:Ce O2>La2O3>Nd2O3>Pr6O11>Sm2O3>Eu2O3,其中Ce O2,La2O3,Nd2O3这3种氧化物占总量的89.57%,虽然各茶叶中LREO质量分数差异明显,但质量分数丰度模式相似,不同茶叶间质量分数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壤背景值差异引起.
- 杨婉秋葛丹丹刘丹丹
- 关键词:茶叶ICP-MS
- 土壤重金属连续提取方法的优化被引量:31
- 2015年
- 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决定着重金属的迁移性和危害的程度。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应用最多的是Tessier和BCR连续提取法。Tessier和BCR连续提取法没有考虑土壤样品的特征。美国环保署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法虽然考虑土壤p H值,但没有划分形态。采集不同p H土样,结合Tessier、BCR和毒性浸出鉴别方法的特征,优化出针对不同p H值土壤的连续提取方法,将土壤中重金属划分为活性态、次生碳酸盐结合态、次稳定态和稳定态。用优化的连续提取方法对土样进行连续提取,重金属回收率为85%~115%。优化连续提取方法的结果与Tessier和BCR结果对比显示优化连续提取方法克服了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非石灰质土壤提取过量BCR连续提取法对石灰质土壤提取不足的缺点。优化后的连续提取方法数据稳定可靠,可作为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使用。
- 刘丹丹刘菲缪德仁
-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分析
-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原位化学稳定化研究
-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单一重金属污染虽有发生,但多数重金属污染是由多种重金属共同引起的。因为不同重金属性质的差异,复合重金属污染比单一污染治理复杂的多。稳定化技术是在重金属原位治理中应用最多...
- 刘丹丹
- 关键词:稳定化TCLP
- 文献传递
- 纳米铁对地下水中As(Ⅲ)的吸附动力学被引量:8
- 2012年
- 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BET比表面积为49.16m2/g,直径范围为20~40nm.通过批实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吸附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20℃、pH为7时,纳米铁能够快速地去除As(Ⅲ),在60min内,0.1g纳米铁对起始浓度为910μg/L溶液As(Ⅲ)去除率大于99%.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As(Ⅲ)速率常数kSA为2.6mL/(m2·min).纳米铁对As(Ⅲ)的吸附等温曲线能够很好地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R2>0.95,由Langmuir模型获得单层纳米铁的最大吸附量为76.3mg/g.0.1mol/LNaOH对吸附在纳米零价铁(NZVI)的As(Ⅲ)解吸率为21%.在竞争阴离子中,SiO32-和H2PO4-对As(Ⅲ)的去除有明显阻碍作用,而其他离子基本上没有影响.纳米铁对As(Ⅲ)的去除机理主要是吸附和共沉淀.
- 黄园英刘丹丹李桂荣
- 关键词:纳米铁吸附动力学解吸去除率污染控制
- 一种基于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的含水层氧化还原环境模拟实验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的含水层氧化还原环境模拟实验的方法,具体是先设置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再在所述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中装填入模拟典型水文地质单元的含水层介质,最后在所述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平台上进...
- 崔海炜孙继朝张千千刘丹丹荆继红张英吕晓立
- 文献传递
- 几种吸附材料对水中砷(Ⅲ)去除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As(Ⅲ)是一种高毒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研究调查了实验室合成的纳米铁和其它几种价格低廉的吸附剂对水中As(Ⅲ)的去除效率。通过批实验对八种不同吸附材料进行了比较:自制纳米铁(ZZ-NZVI),尊业纳米铁(ZY-NZVI),活性炭(AC),铸铁屑(CSI),膨润土(B),石墨化碳黑(GCB),纳米碳(NC)和红砖(RB)。这些吸附材料对As(Ⅲ)吸附动力学速率常数顺序依次为LS-NZVI>ZY-NZVI>CSI。反应1h时,0.25g纳米铁对起始质量浓度为910g/LAs(Ⅲ)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被处理后的水中As(Ⅲ)浓度低于10g/L.结果表明,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将成为饮用水中砷去除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 黄园英刘丹丹屈文俊刘久臣
- 关键词:纳米铁去除率
- 纳米铁还原脱氮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1年
- 饮用水中硝酸盐(NO3-)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为了去除水溶液中NO3-,在实验室制得纳米铁颗粒。它的粒径为20~40 nm,比表面积(BET)为49.16 m2/g。本研究通过批实验考察了纳米铁对NO3-还原脱氮动力学性质和影响NO3-脱氮快慢的主要因素,如反应pH、纳米铁投加量和NO3-起始浓度。实验结果表明,pH越低越有利于NO 3-还原。在一定范围内,NO 3-还原速率随纳米铁投加量增加而增大,而随NO 3-起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面吸附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纳米铁对NO3-脱氮的主要去除机理。纳米铁对NO3-还原过程中可能反应的途径进行了讨论,NO3-还原产物取决于反应条件。在本研究条件下,纳米铁对NO3-脱氮的最终产物主要为NH4+-N而不是N2,必须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
- 黄园英秦臻刘丹丹王晓春
- 关键词:纳米铁硝酸盐去除率脱氮
- 土壤重金属连续提取方法的优化
- 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决定着重金属的迁移性和危害的程度.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应用最多的是Tessier和BCR连续提取法.Tessier和BCR连续提取法没有考虑土壤样品的特征.美国环保署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法虽...
- 刘丹丹刘菲缪德仁
-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防治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试水样中全氟辛酸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水样中全氟辛酸含量的方法,属于极性有机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好全氟辛酸溶液作为待测水样;b,配制Fe(III)溶液和过硫酸钠溶液;c,向待测水样中加入Fe(III)溶液和过硫酸钠溶液...
- 刘丹丹刘景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