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

作品数:43 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和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植物
  • 6篇区系
  • 6篇纳米
  • 5篇催化
  • 4篇对硝基苯
  • 4篇对硝基苯酚
  • 4篇溶剂
  • 4篇溶剂热
  • 4篇石蒜
  • 4篇种子植物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硝基
  • 4篇硝基苯
  • 4篇硝基苯酚
  • 4篇保护区
  • 4篇苯酚
  • 3篇多样性
  • 3篇生理指标
  • 3篇胁迫

机构

  • 40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芜湖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省林业厅
  • 1篇安徽牯牛降国...
  • 1篇安徽省林业调...
  • 1篇江苏盐城国家...

作者

  • 40篇刘坤
  • 21篇周守标
  • 9篇吴孔林
  • 8篇魏先文
  • 4篇秦卫华
  • 3篇黄永杰
  • 3篇洪欣
  • 3篇邵剑文
  • 3篇郑和权
  • 3篇李中林
  • 3篇刘寿峰
  • 3篇张栋
  • 2篇王继明
  • 2篇程娟
  • 2篇余锐
  • 2篇张杰
  • 2篇江淑琼
  • 2篇朱肖锋
  • 1篇喻梅
  • 1篇夏齐平

传媒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生态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硒对紫云英生长、生理和硒积累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通过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紫云英生长过程中对不同土壤硒浓度(0,0.125,1.25,2.5和5 mg kg^(-1))处理的生理生态响应以及不同土壤硒浓度处理下紫云英各部位硒的赋存形态,以期为紫云英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施硒浓度的升高,紫云英各项生长指标(株高、茎粗、根长、各部分鲜重和干重)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施硒浓度为0.125 mg kg^(-1)时,其各项生长指标达到最大值。随着土壤施硒浓度的增加,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施硒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主要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主要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CAT活性主要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土壤施硒浓度为0~5 mg kg^(-1)下,紫云英根部的硒含量为0.14~150.87 mg kg^(-1),地上部分硒含量为0.04~215.17 mg kg^(-1),其中,土壤施硒浓度≥2.5 mg kg^(-1)时,地上部分含硒量高于根部。硒在紫云英中主要以有机态(Se Met、Me Se Cys和Se Cys2)存在,占提取液总硒的81.43%~93.05%。综合研究结果认为,紫云英适合被开发为高硒材料,实际生产中以土壤施硒浓度为2.5 mg kg^(-1)为宜。
刘芳周乾坤周守标黄永杰刘坤张丹丹周会
关键词:紫云英生理特性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马兰总黄酮的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用70%乙醇为浸提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马兰地上部分提取总黄酮,并通过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马兰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为12.75%,提取效率是普通回流提取法的1.625倍,说明超声波辅助法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特点,是提取马兰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郑和权周守标朱肖锋刘坤刘寿峰
关键词:超声波辅助法马兰总黄酮
安徽省种子植物1个新变型及3个新记录种
2024年
报道安徽省种子植物新变型1个,分布新记录3种,即白花香薷Elsholtzia argyi Lévl f. albiflora X. Y. Sun&Kun Liuform.nov.、裂果卫矛EuonymusdielsianusLoes.exDiels、绒叶斑叶兰GoodyeravelutinaMaxim和少年红Ardisia alyxiifolia Tsiang ex C. Chen。文中简述了每个种的分布、生境、主要识别特征以及与相似种的区别并配以彩色照片。
孙向阳沈浪朱昊马海军倪味咏方宏明李晓红邵剑文刘坤
关键词:种子植物地理分布
能源植物荻对铜胁迫的耐性和积累特性被引量:22
2013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Cu2+浓度(0,200,400,800,1 600,3 200mg/kg)和不同时间(50d和120d)铜胁迫对荻叶片生理指标、植株生长及Cu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期荻叶片的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随Cu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Cu≥1 600mg/kg时,与对照相比三者均显著上升(P<0.05)。(2)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3)荻叶片中的SOD、POD及CAT活性随Cu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当Cu≥1 600mg/kg时,与对照相比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4)当Cu≤800mg/kg时,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荻的生长也未受到明显影响(P>0.05);当Cu≥1 600mg/kg时,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5)荻对Cu的积累能力较强且主要分部在地下部,其将Cu运输到地上部的能力较弱。研究表明,荻不是Cu的超积累植物,但是对Cu具有较强的耐性和稳定化能力,在Cu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张杰周守标黄永杰刘坤
关键词:能源植物铜胁迫耐性
野芝麻开花与繁育特性初步研究
2011年
目的:探究野芝麻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为今后野芝麻的栽培和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田间定株、定时观察记录,并统计野芝麻的群体、花序和单花开花过程;用TTC法测定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与结论:野芝麻具两性花,为轮伞花序,每轮有花4~14朵;花期4 6月,单花花期约3 d;从花朵刚开放到开花后8 h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都较强,两者有效可遇期约为8 h;野芝麻繁育类型为兼性异交,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传粉媒介主要是蜂类。此外,探讨了野芝麻育种中适宜采用的育种途径。
张栋周守标刘坤夏青洪欣
关键词:开花特性
一种铜基三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空心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基三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空心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制备铜基三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空心纳米结构的方法具有普适性,而且产物的形貌单一、尺寸均匀、方法简单。产物纯度高,没有杂质存在,生...
吴孔林魏先文吴昕华刘坤蔡亚苗陈琨岳耀祥赵孟莉程娟
四川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四川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40科692属1395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35科684属138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16科543属1117种,单子叶植物19科141属267种);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属优势现象明显,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唇形科(Labiatae)和蔷薇科(Rosaceae)为优势科;属的组成相对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3.64%.(2)从分布区类型看,在科级水平上有11个类型,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最多,达47.86%,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20.00%);在属级水平上有14个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18.21%),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5.75%),热带分布略多于温带分布.这说明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丰富,分布区类型多样.此外,保护区内分布有楠木(Phoebe zhennan)等14种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
刘坤孟炜琪曹远进周守标秦卫华王智文锦程杨栓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实地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该区植物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分布区类型多样。该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55科655属167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6科8属13种,被子植物149科647属1663种。种子植物的组成中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和唇形科(Labiatae)为优势科;以蓼属(Polygonum)、蒿属(Artemisia)等为优势属。从分布区类型看,在属级水平上有15个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分布最多,其次是泛热带分布,温带分布显著多于热带分布。并且近年来在保护区及邻近地区发现多种植物新种和新变种。
刘坤曹远进周守标蒲发光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内蒙古苏里格南区块天然气开发生态影响预测研究
2010年
苏里格南区块气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的毛乌素沙地腹地,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通过工程分析,天然气开发必然会对区内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两个方面。为科学预测其生态影响,先后对项目区进行了自然植被和鸟类实地专项调查,查明了自然植被的种类、类型和分布,并首次在项目区发现了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的繁殖种群及其主要分布区域,结合工程资料,预测了生态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减缓影响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建议。
秦卫华王会刘坤李道进田红
关键词:天然气植被生态影响
三个红叶石楠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CI-34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仪,在晴天条件下对三种红叶石楠品种火艳石楠(Photinia×fraseri’Camely’)、红罗宾石楠(Photinia×fraseri’Red Robin’)和小叶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Parvifolia’)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红叶石楠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中午均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通过对它们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的比较研究,可知红罗宾石楠不耐强光.(2)三个红叶石楠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平均值一致表现为:小叶红叶石楠〉火艳石楠〉红罗宾石楠,表明小叶红叶石楠在自然栽培条件下光合作用旺盛.(3)根据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方向,推测三种红叶石楠品种的光合"午休"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
郭丽刘坤张栋周守标
关键词:红叶石楠栽培品种光合特性日变化净光合速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