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36 被引量:33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胆囊
  • 8篇取石
  • 7篇术后
  • 7篇取石术
  • 7篇微创
  • 7篇微创保胆
  • 7篇微创保胆取石
  • 7篇结石
  • 7篇保胆
  • 7篇保胆取石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6篇保胆取石术
  • 5篇食管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微创保胆取石...
  • 5篇胃食管
  • 5篇反流
  • 4篇食管反流

机构

  • 36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深圳...

作者

  • 36篇刘斌
  • 15篇席江伟
  • 14篇王新波
  • 10篇罗冰清
  • 8篇鲁蓓
  • 8篇石玉宝
  • 7篇苏心镜
  • 6篇梁成
  • 6篇董万斌
  • 6篇孙太冉
  • 3篇郭为佳
  • 3篇吴海建
  • 3篇郑卫
  • 3篇高瑞岭
  • 3篇康金旺
  • 3篇王晶
  • 3篇王力
  • 3篇张霞
  • 2篇朱红霞
  • 2篇赵汉清

传媒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河北中医药学...
  • 2篇河北医药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胰腺炎导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被引量:1
2019年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又称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症、左侧肝外型门静脉高压,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引起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的单纯门静脉脾胃区域的压力增高,属于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特殊类型,也是唯一能彻底治愈的类型,约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5%,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1-3]。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两个主要属支汇合形成,即脾胃血流区域、肠系膜血流区域,脾静脉阻塞是RPH的根本原因,故脾静脉走行区域内任何部位病变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时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王新波席江伟罗冰清刘斌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
不同手术时机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比较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究不同手术时机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时间分为A组(发病48 h以内,42例)、B组(发病48~72 h以内,51例)及C组(发病72 h以上,27例)。比较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第1天最高体温、术后止痛药使用情况,手术前后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外周血一氧化氮(NO)水平,手术前后肠屏障功能[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血清D-乳酸水平],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的胆囊功能(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结果 各组术后VAS、术后止痛药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VAS评分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高于A组和B组(P<0.05),其中C组术后VAS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治疗前后ET及SOD、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后E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SOD及NO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C组ET水平高于B组(P<0.05),SOD、NO水平低于B组(P<0.05)。各组术前及术后尿IFABP、血清D-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围术期指标表现更好,应激反应较轻,但在术后胆囊功能恢复以及肠屏障功能指标方面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刘斌朱慧席江伟郑卫王新波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应激反应胆囊功能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斑秃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6/40),对照组有效率67%(27/40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者、对照组3例患者斑秃皮损处在针刺后接受紫外线照射治疗,出现局部红斑反应,调整照射剂量及时间后,红斑反应消失。结论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易处理。
王力高瑞岭吴海建张霞梁成刘斌苏心镜
关键词:斑秃窄谱中波紫外线
顽固性复杂胃食管反流病的多术式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在顽固性复杂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疗中,腹腔镜抗反流手术(LARS)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年行手术治疗的GERD患者中选取顽固性复杂GERD患者30例,患者病史均>3年就诊经历复杂,并且多次误诊为其他疾病,其中术前误诊为冠心病13位,误诊为慢性咳嗽6例,误诊为哮喘3例,另外吴诊为慢性咽炎8例,对症治疗疗效不佳。就诊于胃食管反流门诊后确诊GERD,其中17位患者合并食道裂孔疝。给予PPI加强治疗,全部患者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最大缓解率90%,最低缓解50%,但无法停药。行LARS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症状缓解、用药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行Nissen、Toupet、DOR胃底折叠术分别为18例、10例和2例,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平均随访时间(24.27±1.57)月,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术后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率为86.67%。3例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吞咽困难,1例复发,复发率为3.33%。结论顽固性GERD合并食道外症状或者无明显反流患者临床诊断难度大,易误诊,病史多较长,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或无法停药。通过运用LARS手术治疗顽固性复杂GERD,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合理选择术式。
王新波刘斌罗冰清席江伟
关键词:有效性
张家口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患者2023年系统聚类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张家口市2023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患者流向及聚类特征,为科学制定医保基金统筹政策,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PSS 22.0对张家口市2023年参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张家口市2023年异地就医主要流入地为北京地区,总人数占比66%,北京地区总医保基金支出占比77%。聚类后结果,第一类1个省市为北京市,就诊人员数量占比超50%;第二类2个省市,为上海、安徽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类1个省市为河北省其他地市。结论异地就医受地理位置、医疗资源集中程度、患者就医意愿等多因素影响,张家口患者主要流入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对环京地区的张家口形成巨大虹吸效应,也反向作用于本地医疗服务的发展。建议对基础病、常见病加大资源投入比例,提高疑难危急患者救治扶持力度,提高患者本地就医意愿,引导患者合理就诊,避免医疗资源不合理利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宋仪昕刘超张文绪贾磊周寅叶佳慧陈敏霞刘斌
关键词:异地就医系统聚类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影响的比较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84例术前胆囊收缩率≥30%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LC和LRCL,分别于术后3、12、24个月进行随访,B超测量胆总管内径,统计腹痛、腹泻、脂肪泻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个月LC组胆总管内径(7.6±0.4)mm,显著大于术前的(5.3±0.7)mm(P<0.05);而LRCL组术前与术后比较胆总管内径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LC组腹痛的发生率57.6%,高于LRCL组的15.2%(P<0.01)。LC组术前无腹泻和脂肪泻,术后3个月腹泻发生率为34.8%,脂肪泻发生率为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RCL组腹泻及脂肪泻的发生率术前及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腹泻、脂肪泻的发生率差异最为显著,LC组显著高于LRCL组(P<0.01);LC组在术后24个月仍有少数患者存在腹泻(4.3%)、脂肪泻(6.5%),与LRC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LC后胆囊功能缺失,术后2年内包括腹痛、腹泻及脂肪泻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LRCL保留了胆囊亦保留了胆囊功能,术后2年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石玉宝刘斌鲁蓓董万斌孙太冉王新波郭为佳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微创保胆胆囊功能
健康教育在老年住院患者VTE防治中的作用
2023年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us embolism,VTE)防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50例VT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VTE发生率以及患者VTE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VTE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老年住院患者VTE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王晶孙冬雪王丽娟孙雪峰刘斌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自护能力
香萸散热敷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胃底折叠术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香萸散热敷对行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6 h腹部热敷热水袋,试验组腹部热敷香萸散。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术后腹部热敷香萸散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
刘斌王新波罗冰清王志华
关键词:胃底折叠术胃肠功能
针刺与中药灌肠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26例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灌肠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drome,PGS)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中西结合组为常规治疗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针刺1次/d,一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灌肠配方采用自拟攻里通下汤加减,2次/d,每次75 m L,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与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上消化道造影剂(泛影葡胺)排空时间、恶心呕吐、腹胀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董万斌乔海平席江伟刘斌罗冰清苏心镜
关键词:胃瘫综合征针刺疗法中药灌肠
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小板(PLT)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χ^(2)=5.121,P=0.024);治疗3个月后,2组PLT计数较治疗前降低,APTT、PT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降低或延长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肢体肿胀、皮肤青紫、活动受限、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6%vs. 9.09%,χ^(2)=0.216,P=0.642)。结论 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王晶刘斌王振苗李壮壮田秀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