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文

作品数:111 被引量:60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35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4篇地震
  • 20篇震害
  • 19篇抗震
  • 18篇断层
  • 14篇埋地
  • 13篇振动
  • 12篇振动台
  • 12篇管线
  • 11篇埋地管
  • 11篇埋地管线
  • 10篇有限元
  • 9篇地震动
  • 9篇汶川地震
  • 8篇通信
  • 7篇断层错动
  • 7篇强震
  • 7篇错动
  • 6篇有限元分析
  • 6篇子结构
  • 5篇地震响应

机构

  • 109篇中国地震局地...
  • 22篇北京工业大学
  • 8篇中国地震局工...
  • 7篇南京工业大学
  • 7篇中国地震局
  • 3篇广州大学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神户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11篇刘爱文
  • 43篇李小军
  • 16篇陈苏
  • 14篇李祥秀
  • 14篇傅磊
  • 9篇贺秋梅
  • 9篇吕红山
  • 6篇陈鲲
  • 6篇侯本伟
  • 6篇李鸿晶
  • 5篇杜修力
  • 5篇乔森
  • 5篇温增平
  • 5篇俞言祥
  • 5篇杨建思
  • 4篇夏珊
  • 4篇周正华
  • 4篇徐超
  • 4篇陈学良
  • 4篇赵雷

传媒

  • 16篇震灾防御技术
  • 14篇国际地震动态
  • 7篇地震学报
  • 5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地震研究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电信工程技术...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核动力工程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油气储运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力学学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8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_S6.5级地震震害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_S6.5级地震灾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该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极为落后,灾区农村的民房除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房屋外,还有大量抗震性能较差的民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经济损失较大。灾区大部分位于山前溢出带,地下水位浅、地基土层软弱等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有放大作用,震害影响范围较大。灾后重建中应继续加大安居富民工程的经费投入力度。灾区北部人口密集,地基土层软弱,工程地质条件差,建议在今后的安居富民建设中加强地基处理。
刘军刘爱文孙甲宁宋立军谭明常想德
关键词:震害
考虑失效相关性的埋设管网系统地震可靠性分析
2015年
城市范围内的埋地管线,结构属性相似,所处的场地环境和可能遭受的地震荷载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地震作用下不同管线结构的失效破坏存在相关性。提出一种考虑管线失效相关性的埋设管网地震连通可靠性随机模拟方法,以空间距离表示管线位置处地震动参数的相关系数,采用震害率统计公式求解管线地震破坏概率,通过联合分布与边缘分布的关系得到管线结构失效事件的相关系数。
侯本伟刘爱文李小军
关键词:地震荷载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埋设埋地管线相关系数
跨断层埋地管道反应分析改进的Newmark方法被引量:7
2008年
在断层错动下跨断层埋地管道反应模拟方法中,壳模型有限元方法较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管道壳体反应特性,而目前国内外规范仍多采用便于应用的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基于壳模型有限元方法,与索模型解析方法的对比计算分析,探讨了两类方法的管道轴向拉伸应变计算值差异及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在管道跨断层交角较小(小于70°)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管道埋藏土层波速值和断层错动量两个参数的改进Newmark方法。进一步地计算分析表明,对于不同的管道跨断层交角和管材特性情况,改进的Newmark方法对壳模型方法计算结果的拟合度达到了0.87。
李小军侯春林赵雷刘爱文
关键词:断层错动埋地管线壳模型土层
汶川地震重灾区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现象被引量:37
2009年
介绍了5·12四川汶川地震近震源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从房屋整体跨塌、房屋整体严重歪斜、房屋部分集中垮塌、房屋部分楼层垮塌、房屋底层侧移过大等方面总结了震害现象,从剪切、剪压、压屈、压弯、塑性铰等破坏方面分析了梁柱震害现象.从结构平立面布置、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等方面初步分析了钢筋混土框架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温增平徐超陆鸣杜修力李鸿晶熊立红刘爱文李小军周正华
关键词: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抗震构造措施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公路网络震后连通性与通行时间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为评价公路网络系统震后功能保障能力,基于Monte Carlo(MC)模拟方法建立了路网震后连通可靠度和交通量通行时间分析模型。采用地震易损性曲线表示道路和桥梁的地震破坏状态及其对应的概率;采用道路和桥梁破坏状态对应的连通性、行车速度、通行能力折减系数,表示道路和桥梁结构地震破坏产生的路段通行能力下降;考虑道路和桥梁结构地震破坏不确定性,采用MC方法模拟路段通行能力下降后的路网震后功能。在每次MC抽样计算中,采用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判别路网连通性,采用增量分配算法进行路网静态交通量分配,得到路网整体通行时间。以多次MC模拟计算的路网连通可靠度和通行时间均值,表示路网的震后通行状态,通过算例分析了路网连通性和通行时间分析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路段震后通行能力下降是造成震后路网整体通行时间增加的主要原因,低连通可靠度节点的震后通行时间较高,增加路网交通流量服务供给点(源点)可以提升路网的震后保障能力;连通可靠度分析模型适用于路网参数较少情况下的初步分析;交通流量通行时间分析模型,考虑了路段的交通流通行属性和路网OD交通量参数,可提供较为精确的分析结果。
侯本伟李小军韩强刘爱文兰日清
关键词:公路网络交通流分配
“地球科学计算机基础架构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
2006年
郑秀芬张东宁郑需要刘爱文
关键词:地球科学基础架构计算机WORKSHOP
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巨-子结构隔震体系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设计并制作了巨-子结构抗震体系及隔震体系的钢框架试验模型,选择2组加速度反应谱一致的包含和不含速度脉冲的实际强震动记录和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作为输入,分别对巨-子结构抗震体系及隔震体系进行了振动台试验,从试验的角度研究了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对巨-子结构抗震体系及隔震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动速度脉冲作用下巨-子结构抗震体系及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要大于无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巨-子结构隔震体系相对于抗震体系而言,在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下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减震效果明显.
李祥秀王瑶李小军刘爱文贺秋梅
关键词:隔震支座振动台试验速度脉冲
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步骤如下:A、选定试验场地浇筑反力装置(1)并安装水平运动装置(5)、竖向运动装置(6)和位移计;B、安装试验设备在试验管线(14)上;C、将数据采集设备与数据采集系...
李鸿晶薛娜刘爱文周正华赵雷李秀菊
海底通信光缆通过活动断裂的地震安全分析
2006年恒春7.2级地震导致我国多条国际海底通信海缆发生中断,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这次地震以前,由于海底光缆故障主要是由渔船抛锚等人为因素造成,其地震安全问题常常被忽视。通过对比海底光缆在2004年印度...
刘爱文
关键词:海底通信光缆地震安全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特点浅析被引量:15
2014年
通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害开展实地调查,对灾区破坏情况进行总体介绍,并就各烈度区特征和建筑物震害、地震地质灾害、工程结构震害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一是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死亡较集中。人员死亡主要集中在Ⅷ和Ⅸ度区。二是地震振动强,灾区破坏严重。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2km,极震区烈度高达Ⅸ度,震源破裂在11s内集中释放。三是抗震能力弱,房屋破坏严重。灾区属国家级贫困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且多数民房坐落在河谷陡坡上,边坡效应加重房屋震害,重灾区砖木和土木房屋成片损毁、倒塌。四是灾区条件恶劣,救灾难度大。震区活动断裂密集发育、地质破碎疏松、地形崎岖不平,又恰值雨季,诱发极其严重次生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灾区大面积交通、通信、电力中断,救援物资与救援力量无法及时发挥作用。
帅向华姜立新侯建盛延旭东宋立军刘爱文
关键词:地震现场地震灾害烈度震害特点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