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疃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6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蝽蟓沟卵蜂的初步观察简报被引量:2
- 1992年
- 经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蝽蟓沟卵蜂 Trissolcus flavipes 是蝽象卵的主要寄生蜂。在河北省的6—8月,蝽蟓沟卵蜂的每代历期8~13天,每头成虫平均产卵24.28粒;从6月初到8月上旬,田间自然寄生率平均为59.61%,最高为87.05%,最低为22.16%;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
- 李大乱张翠疃苏海峰徐国良
- 关键词:寄生天敌利用
-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的研究被引量:8
- 1998年
- 通过对中国梨木虱分泌物的研究,明确了中国梨木虱若虫产生分泌物的过程,分泌物的主要成份及其田间消长规律,分泌物与叶片被害程度的关系等。
- 李大乱张翠疃徐国良刘敬兰周红娟
- 关键词:梨木虱分泌物
- 2.5%氟氯菊酯防治果树害虫试验
- 1991年
- 1988~1989年,我们用美国FMC公司的2.5%氟氯菊酯乳油对苹果树、梨树上的主要害虫山楂叶螨、苹果蚜虫、梨蚜、梨木虱、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黄粉虫和舟形毛虫等害虫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张翠疃李大乱苏海峰
- 关键词:果树
- 茶翅蝽和黄斑蝽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1993年
- 经1989~1991年研究表明:在冀中南地区,茶翅蝽每年发生1~2代,黄斑蝽为1代。两者均在4月上旬~6月中旬出蛰,在8月下旬~10月下旬开始越冬。越冬代成虫平均寿命,茶翅蝽为301d,黄斑蝽328.5d,茶翅蝽第一代为31.65d。两种蝽象的主要寄主为泡桐、梨、桃、苹果和杨等。在同一时期不同寄主或不同时期同一寄主上的种群数量差别很大。成虫扩散距离,茶翅蝽2km、黄斑蝽3km。同时还研究了蝽象的产卵量、生活史、危害习性和寄生天敌等,针对这些生物学特性,提出了“综合措施、联合行动”的新防治策略,并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
- 张翠疃李大乱苏海峰徐国良
- 关键词:茶翅蝽生物学特性
- 中国梨木虱若虫空间分布及取样技术被引量:2
- 1999年
-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中国梨木虱在梨园及树冠内均呈聚集型分布;最佳取样为平行跳跃式和5点取样法;
- 徐国良李大乱张翠疃
- 关键词:梨木虱取样方法
- 椿象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通过个体饲养和田间调查。较系统地研究了梨园主要椿象——茶翅椿和黄斑椿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等,明确了两种椿象在冀中南的发生世代、各代各虫态历期、发生规律、不同时期主要寄主上的种群数量比、飞翔能力以及生活习性等,为制定梨园椿象新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 李大乱张翠疃苏海峰徐国良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害虫
- 苹果、梨、桃园山楂叶螨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十年研究结果表明;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在河北省苹果、梨、桃园内的种群自3月底出蛰后逐渐增多,6月份增长迅猛,很快达到高峰.高峰出现的时间及其种群密度与越冬量、温湿度和树势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果树同一物侯期内,同一年的不同果园或同一果园的不同年份种群密度不同.山楂叶螨消长规律和关于三种果树危害的研究结果为其防治指标的研究和制定新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大乱苏海峰张翠疃
- 关键词:山楂叶螨种群消长苹果
- 套袋梨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被引量:4
- 2004年
- 李大乱王鹏张翠疃徐国良
- 关键词:果实套袋病虫害
- 中国梨木虱的危害及防治研究被引量:11
- 1994年
- 中国梨木虱喜在隐蔽处危害,造成梨树早期落叶。单叶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3头,叶片上10头。以不使全园出现早期落叶树为前提,梨木虱的防治虫口指标为全园平均每叶0.4头若虫。“严冬浇冻水、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和以若虫虫口指标确定防治时期”是目前防治梨木虱经济、高效的防治技术。
- 李大乱张翠疃苏海峰徐国良
- 关键词:中国梨木虱虫害
- 中国梨木虱研究综述
- 综述了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种群消长规律、空间分布;梨木虱分泌物的性质、组成、霉变条件、发生规律;梨木虱及其分泌物的危害和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梨木虱分泌物及其破除技术,为解决梨树生产中梨木虱难防治问题提供了...
- 李大乱张翠疃徐国良
- 关键词: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分泌物梨树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