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鸣
- 作品数:83 被引量:4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产权与分工的制度逻辑——来自全国9省的调研证据被引量:2
- 2019年
- 劳动分工源于'斯密定理',受限于来源资产专用性和风险性的资源特性。已有研究表明,产权细分有利于专业化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但产权与分工存在何种制度逻辑不得而知。本文采取全国9省分层抽样2 704个农户调研数据,使用tobit和ologit模型实证估计产权与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的关系。结果表明:产权细分是劳动分工深入的前提。其中,法定赋权显著促进纵向分工的深入,而产权知觉显著抑制纵向分工,与横向分工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仅当在控制地域组间差异时才会显著负向影响横向分工,行为能力却对劳动分工不存在显著影响。在专用性资产约束下,法定赋权有利于产权细分,卷入分工经济,产权知觉只显著促进横向分工的深入;而在风险性约束下,法定赋权和产权知觉则显著限制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的深化。
- 罗必良张苇锟何一鸣
- 关键词:劳动分工资源特性制度逻辑
- 产权管制研究范式及其现实意义--兼对国家理论的进一步思考被引量:7
- 2014年
- 产权管制理论范式把"产权管制—公共领域—租金耗散"和"信息约束—管制放松—经济增长"这两个定律作为内核,并以原因、过程和绩效三个假说作为保护带。该范式把经济体制转轨理解为一个产权管制不断放松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围绕交易费用的内生性、外生性和内外均等化三条逻辑构建产权管制的契约范式,从而相应得到"剩余权利全面管制的工资契约"、"剩余权利无管制的定租契约"和"剩余权利均衡管制的分成契约"三个命题,最终构成一个基于产权管制契约范式的国家理论。该理论强调不同的产权管制契约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产权管制制度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国家组织模式。
- 何一鸣罗必良高少慧
- 关键词:产权管制制度转轨
- 国有企业破产、政府改革战略与预算软约束失灵
- 政府自身的财政压力变化会影响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的软硬程度。本文构建一个国有企业破产与政府改革战略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并且采用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和中央政府财政数据来解释近年中国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变硬的现象。研究发现,在政府的财...
- 何一鸣
- 产业管制放松与产权管制放松的范式比较:一个理论述评被引量:5
- 2013年
- 在管制放松研究中,产业管制放松理论与产权管制放松理论这两个研究范式占据着主流地位,管制经济学的"革命"和流派的创立实际上只是在这两个范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传统的产业管制放松范式把价格和产出作为研究对象,但没有涉及其中的制度因素,因此在最优化目标函数的时候忽略了真实世界中的交易费用约束;相反,产权管制放松范式却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有限理性与正交易费用的前提条件,因而更加关注真实世界中管制放松的制度逻辑,认为管制放松的真正对象是产权。对于身处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而言,忽视制度因素的传统范式,对其中的产权结构与管制制度的起源和变迁便显得解释乏力,而产权管制放松范式反而因此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何一鸣罗必良高少慧
- 关键词:产权管制研究范式制度转轨
- 经济解释范式:经济思想史中的又一次综合被引量:2
- 2016年
- 张五常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争取利益最大化为内核,加上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产权与契约等约束条件作为保护带,推导出一系列可验证的理论假说,从而得到一般化的经济解释范式。它继承了穆勒范式和马歇尔范式的"稳定性偏好与理性选择"前提假设,又增加了"科斯革命"中的交易费用约束,因此,其解释能力远远超过了萨缪尔森范式和新凯恩斯范式。经济解释范式与穆勒范式、马歇尔范式、萨缪尔森范式和新凯恩斯范式一样,都应该是经济思想史中的一次重要综合。
- 高少慧罗必良何一鸣
- 关键词:经济解释
-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用制度变迁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理论模型综述被引量:9
- 2006年
- 本文主要分析比较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相关性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对正确认识今天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原因及今后改革发展趋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何东霞何一鸣
- 关键词:中国经济
- 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广州的证据被引量:1
- 2013年
- 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的竞争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促使企业提高自身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的非国有化、贸易一体化与政府退出等市场化改革变量均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呈正向运动关系。因此,市场化已经成为驱动广州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 何一鸣高少慧
- 关键词:市场化竞争环境技术创新
- 城乡区域均衡演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于一个制度供求转变的理论模型被引量:3
- 2014年
- 城乡区域均衡的实质是农村与城市两大区域市场的一般均衡,它除了在空间层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之外,还是一个交易费用内部化与区域分工机制的型构过程。城乡二元结构与收入差距变化是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而发生改变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制度供求非均衡状态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之后最终实现制度供求均衡的动态过程。户籍制度、农地产权和公共福利体系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因子。因此,通过在"户籍—地权—福利"三个维度上的变革,最终以最小的交易费用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向市民的转变。
- 何一鸣高少慧赖丹珠
- 关键词:城乡均衡市民化
- 资源特性、行为能力与产权匹配——来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1949~2009)被引量:6
- 2014年
- 产权类型对经济绩效到底有何影响,是学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从资源特性的三个维度切入,构建一个"资源特性——行为能力——产权匹配"的理论框架,说明资源特性对产权类型选择的影响机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源特性在现实产权安排的选择与变迁中起着间接性作用,它所引发的产权主体的行为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制度匹配关系。同时,1949~2009年间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表明:若资源的专用性越高、风险越强、规模越大,则交易费用就越高;在一定的交易费用约束下,集体产权之制度绩效要高于私人产权与国有产权。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推行与制度约束条件相匹配的农地改革政策。
- 罗必良何一鸣
- 关键词:资源特性农地改革
- 产权强度、制度特性与农地权益被引量:17
- 2014年
- 土地产权强度由法律赋权、行为能力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制度特性共同构成,它们均起到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所以,产权强度被视为产权制度特性的函数,其强弱只能通过交易费用的差异来反映。土地产权的合法性、行为性与合理性的合力将提高大幅节约产权主体在土地用途选择上的交易费用,有利于产权主体实现土地配置的潜在净收益,从而提高土地产权强度的综合指数值,最终起到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作用。
- 何一鸣罗必良高少慧
- 关键词:土地产权交易成本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