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匡叶红

作品数:27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银屑
  • 12篇银屑病
  • 11篇细胞
  • 10篇CD147
  • 5篇增殖
  • 4篇凋亡
  • 3篇治疗银屑病
  • 3篇亲环素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细胞增殖
  • 3篇环素
  • 2篇蛋白
  • 2篇抑制剂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制剂
  • 2篇亲环素A
  • 2篇趋化
  • 2篇痤疮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机构

  • 27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27篇匡叶红
  • 14篇陈翔
  • 10篇粟娟
  • 9篇朱武
  • 5篇刘盼盼
  • 4篇常静
  • 3篇李吉
  • 3篇鲁慧
  • 3篇谢红付
  • 3篇陈明亮
  • 3篇廖立秋
  • 2篇简丹
  • 2篇邱英
  • 2篇李捷
  • 2篇彭胜
  • 2篇丁劲松
  • 2篇施为
  • 2篇赵爽
  • 2篇吴丽莎
  • 2篇杨赛

传媒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47与P糖蛋白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发现,CD147分子中存在着调节淋巴细胞活化的抗原决定簇,且细胞上CD147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的活化状态有关,活化的T淋巴细胞上CD147表达上调。有文献报道,活动性高的SLE患者易发生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现象,且其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上P糖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糖蛋白是MDR1的基因产物,可以通过将药物泵出细胞膜外而导致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
邱英陈翔鲁慧匡叶红粟娟吴丽莎
关键词:CD147分子SLE患者P糖蛋白淋巴细胞活化抗原决定簇
CD147在对亲环素A诱导Jurkat细胞活化、增殖、趋化和基质粘附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D147分子在亲环素A对Jurkat细胞活化、增殖、趋化和基质粘附能力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RT—PCR方法检测本科室已建立的CD147siRNA转染细胞的CD147mRNA水平以证实
阳芳陈翔粟娟匡叶红常静
关键词:亲环素JURKATCD147细胞活化
文献传递
CD147通过IGFBP2调控A375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赵爽匡叶红陈翔
银屑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147的表达及作用
2014年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与正常人血浆可溶性CD147(sCD147)的表达水平,以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为指标,观察PV患者血浆sCD147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各型银屑病患者血浆sCD147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4例PV患者血浆sCD147的表达水平,以41例正常人血浆作为对照,统计分析sCD147与PASI积分的相关性。同时检测10例脓疱型银屑病(PP)患者、12例关节病型银屑病(PsA)患者和7例红皮病型银屑病(PE)患者血浆sCD147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各型银屑病患者血浆sCD147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PV患者血浆sCD14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trl)(P<0.01),sCD147表达水平与PASI积分无显著相关性(r=0.123,P=0.298)。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血浆sCD147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V
高美艳廖立秋张衡粟娟匡叶红陈翔
关键词:银屑病PASI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的表达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检测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在正常人皮肤和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检测银屑病皮损和正常人皮肤中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的表达,用免疫反应强度分布指数(IRIDI)表示。结果银屑病各组角质形成细胞中CD147和亲环素A的IRID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脓疱性银屑病组角质形成细胞、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CD147和亲环素A的IRIDI均显著高于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组(P值均<0.05)。寻常性银屑病组角质形成细胞中CD147和亲环素A的IRI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组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CD147和亲环素A的IRIDI均显著高于静止期寻常性银屑病组(P值均<0.05)。脓疱性银屑病组T细胞中亲环素B的IRIDI显著高于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组(P<0.05),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组T细胞中亲环素B的IRIDI显著高于静止期寻常性银屑病组(P<0.05)。所有组间角质形成细胞及银屑病组间中性粒细胞中亲环素B的IRI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陈翔李娟粟娟吴轶西常静彭胜匡叶红
关键词:银屑病CD147中性白细胞
A型性格与玫瑰痤疮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A型性格与玫瑰痤疮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皮肤科门诊160例确诊为玫瑰痤疮的患者应用A型性格类型量表进行性格类型的测评,并将其与14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9例玫瑰痤疮组患者及2例正常对照组人员因问卷真实性低(L≥7分),测试作废;151例玫瑰痤疮组患者中A型性格38例(25.2%),中间型性格7例(4.6%),B型性格106例(70.2%),其A型性格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且A型性格的"TH""CH"和"TH+CH"分量表得分也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中A型性格占优势。
杨赛谢红付邓宇瑄简丹陈明亮施为匡叶红李吉
关键词:A型性格玫瑰痤疮
血清尿酸正常的痛风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女,85岁。右前臂肿痛2个月。外院拟诊“丹毒?”予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皮肤科检查:右手腕关节及手背肿胀明显,皮温升高,伴轻度压痛,皮肤表面无溃疡。实验室检查: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真皮水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PAS染色、抗酸染色及阿新蓝染色均阴性。双能量CT(DECT)检查右腕关节周围可见痛风石沉积。诊断:痛风。经秋水仙碱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后病情好转。
曹杜玲朱武匡叶红
关键词:痛风双能量CT高尿酸血症
银屑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被引量:1
2022年
例1.男,32岁。全身鳞屑性红斑17年,臀部及腰部水疱2个月。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红斑,表面少许鳞屑,腰腹部可见成簇紧张性水疱,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无口腔及会阴糜烂。取水疱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表皮下水疱,直接免疫荧光示IgG、Ig M和C3沿基膜呈线状沉积。诊断:寻常性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予克拉霉素口服及哈西奈德乳膏外用病情好转。例2.男,72岁。全身鳞屑性红色斑块32年,散在水疱7 d。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多发鳞屑性红色斑块,上臂及腹部正常皮肤及红色斑块边缘散在水疱,水疱松弛,部分水疱表面破裂形成糜烂,无口腔及会阴糜烂,无疼痛,尼氏征阴性。取水疱行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直接免疫荧光C3沿基膜呈线状沉积,IgG、IgM及IgA(-)。诊断:寻常性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卤米松三氯生乳膏外用,病情好转。
曹杜玲匡叶红刘盼盼朱武
关键词: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
421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分析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对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玫瑰痤疮患者,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皮损表现及自觉症状得分。结果421例玫瑰痤疮患者中男58例,女363例,男女比例为1:6.25,男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玫瑰痤疮患者最常见的皮损表现为阵发性潮红(93.8%,395/421)、持久性红斑(84.3%,355/421)及炎性丘疹(68.9%,290/421),且多同时出现≥2种皮损表现(83.1%),阵发性潮红及持久性红斑最常同时出现。患者最常累及部位为颊部(87.2%,367/421),鼻部(76.5%,322/421)及口周(63.7%,268/421),多同时累及≥3个部位(67.2%),且颊部、鼻部及口周为最常同时累及的部位。自觉症状中最常见的3大症状为灼热感(73.6%,310/421)、干燥感(69.6%,293/421)及瘙痒感(66.0%,278/421)。结论颊部、鼻部或口周部的阵发性潮红及持久性红斑为玫瑰痤疮的主要症状,炎性丘疹、脓疱、鼻赘、毛细血管扩张及灼热、干燥、瘙痒感为玫瑰痤疮的重要临床表现。
杨赛谢红付邓宇瑄施为简丹匡叶红粟娟陈明亮易梅李吉
关键词:红斑痤疮疾病特征
CD147通过诱导甲氨蝶呤的外排抑制CHO细胞凋亡
目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CD147参与调控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关于其介导的肿瘤细胞耐药性受到广泛关注。甲氨蝶呤(MTX)是一种最常见的化疗药物,同时,小剂量的MTX对炎症性疾病,如银屑病等具有确...
赵爽匡叶红陈翔
关键词:CHOMTX细胞凋亡CD147甲氨蝶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