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涛 作品数:65 被引量:46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深圳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颈部牵引装置 本申请的颈部牵引装置是一种在治疗颈椎疾病时的辅助治疗装置,其形态与颈托类似。其中,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呈围领状,用于固定在颈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的一个与肩部抵接,另一个与下巴抵接,通过牵引组件调节第一固定部和... 何升华 孙志涛 冯华龙 王业广 王建 任之强 赖居易 张秀芳 黄飞强 蓝志明 许福光文献传递 从血瘀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血瘀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1 2017年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分为3组(A组:55~64岁;B组:65~74岁;C组:75~84岁),统计所有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viation,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对患者进行血瘀量化评分,各项指标以直线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MCV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且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量化评分随年龄增高呈升高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密度随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瘀量化评分与MCV、RDW-CV呈低度正相关(r=0.233、0.257,P<0.05);骨密度与MCV、血瘀量化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48,P<0.05;r=-0.344,P<0.01);β-CTx、PINP与PDW均呈低度负相关(r=-0.199、-0.221;P<0.05),β-CTx与RDW-CV、MPV存在极低度负相关(r=-0.155、-0.154),PINP与MPV呈极低度负相关(r=-0.184)。结论女性POP患者随年龄增加,血细胞参数及血瘀量化评分呈逐渐加重倾向,骨密度呈逐渐降低倾向,血细胞参数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呈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血瘀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异常改变引起骨内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骨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旧骨吸收与新骨合成速� 何升华 任之强 王建 王业广 孙志涛 冯华龙 黄飞强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血瘀 微循环 血细胞参数 骨代谢标志物 对亚健康人群的治未病干预影响 目的:了解治未病服务对亚健康人群的影响,已确定治未病服务对疾病防治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滑县骨科医院治未病门诊年龄25~50岁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病初愈康复者80例。列为治未病干预人群,... 何升华 赖居易 孙志涛 王业广 王建关键词:治未病 干预服务 亚健康人群 一种治疗颈椎全麻术后咽喉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全麻术后咽喉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该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竹10~30份、金银花5~30份、桔梗10~30份、蝉脱5~25份和胖大海10~5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综... 何升华 冯华龙 赖居易 孙志涛 王业广 王建 任之强 许福光 蓝志明 洪强 蒋勇文献传递 治疗腰突症术后下肢麻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腰突症术后下肢麻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50‑80份黄芪、5‑20份当归、5‑20份地龙和10‑20份牛膝。该中药组合物用药以重用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扶助正气,促进血... 何升华 任之强 孙志涛 冯华龙 赖居易 王业广 王建 许福光 蓝志明 洪强 蒋勇文献传递 腰突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及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对比研究腰突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0例,A组90例为气滞血瘀证型,B组90例为肝肾亏虚证型,C组90例未予中医辨证。A、B两组均口服腰突颗粒煎煮剂,每次服用20 m L,日2次;C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一次75 mg,日2次。三组均以10 d为一疗程,持续服药2疗程。服药前、服药1疗程后、服药2疗程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服药2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三组治疗1、2疗程后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1、2疗程后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突颗粒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肝肾亏虚型。 何升华 赖居易 王业广 孙志涛 王建 谭伟伟 冯华龙 黄飞强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气滞血瘀 肝肾亏虚 疗效观察 Zero-P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是近年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通过Zero-P内固定可实现对脊髓及神经的有效减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稳定性良好。目的:探讨采用Zero-P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生物相容性。方法:纳入62例采用Zero-P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合并2个颈椎节段病变患者47例,3个节段13例,4个节段2例。观察术后1,6,12,24个月颈椎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椎间隙高度及颈椎Cobb角变化。结果与结论:(1)54例患者在治疗后2年内通过门诊或电话联系获得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02.00±32.4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2.45±18.36)m L;(2)2例患者术后1 d出现咽喉轻度不适感,6 d后症状自行解除,其余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3)术后1,6,12,24个月,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术前(P<0.05),颈椎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颈椎Cobb角大于术前(P<0.05),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依据JOA评分结果,54例患者中优34例,良14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89%;(4)结果表明,Zero-P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高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何升华 赖居易 王业广 孙志涛 王建 冯华龙 黄飞强关键词:骨科植入物 颈椎病 前路 脊髓病变 开放手术 3D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辅助应用。方法选取行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临床实验设方案,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周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VA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 赖居易 何升华 孙志涛 王业广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2014年 目的:观察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卧硬板床,后背垫软枕。治疗组采用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s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伤椎前缘高度。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5.14±2.61)mm,(26.79±2.25)mm,(26.68±2.53)mm;对照组:(15.98±2.47)mm,(19.85±2.73)mm,(19.68±2.59)mm;F=22.532,P=0.031];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421,P=0.000);除治疗前外(t=2.138,P=0.261),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小于治疗组(t=4.063,P=0.000;t=6.124,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35.835,P=0.000)。②脊柱后凸Cobb’s角。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脊柱后凸Cobb’s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27.86°±1.81°),(8.24°±1.37°),(8.31°±1.63°);对照组:(27.43°±1.57°),(14.62°±1.55°),(14.75°±1.48°);F=22.462,P=0.021];2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s角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4.736,P=0.000);除治疗前外(t=1.729,P=0.186),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脊柱后凸Cobb’s角均大于治疗组(t=2.521,P=0.000;t=4.416,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39.421,P=0.000)。③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8.62±1.53)分,(2.05±1.64)分,(1.52±1.24)分;对照组:(8.58±1.73)分,(2.41±1.74)分,(1.78±1.36) 何升华 马笃军 余伟吉 王业广 孙志涛关键词:腰椎 椎体成形术 骨牵引复位法 经皮全脊柱内镜治疗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型)患者22例,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12~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术后末次随访的Macnab评分来评价手术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及ODI功能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优18例,良3例,可1例,差0例。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治疗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何升华 冯华龙 黄飞强 赖居易 孙志涛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