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晓川

作品数:26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细胞
  • 13篇细胞学
  • 11篇恶性
  • 9篇肿瘤
  • 9篇脑脊液
  • 8篇染色
  • 8篇细胞学检查
  • 8篇脑膜
  • 8篇脑膜转移
  • 7篇实体瘤
  • 7篇恶性实体瘤
  • 7篇巴氏染色
  • 6篇脑脊液细胞
  • 6篇脑脊液细胞学
  • 6篇脑脊液细胞学...
  • 6篇基细胞
  • 5篇实体肿瘤
  • 5篇临床特点及诊...
  • 5篇恶性实体肿瘤
  • 4篇液基细胞学

机构

  • 25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26篇庞晓川
  • 14篇王永香
  • 11篇潘振宇
  • 8篇董丽华
  • 7篇李琳
  • 6篇苗微微
  • 6篇冯冲冲
  • 6篇袁婷婷
  • 3篇续薇
  • 2篇王虎山
  • 2篇王凡
  • 1篇赵斌
  • 1篇于天华
  • 1篇李薇
  • 1篇郑永晨
  • 1篇周春燕
  • 1篇张亚琴
  • 1篇王铁
  • 1篇张丽荣
  • 1篇杨国姿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8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199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26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检查对妇女各种阴道炎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检查的4260例阴道分泌物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60例标本中,清洁度在Ⅰ—Ⅱ度的标本1548例,清洁度为Ⅲ~Ⅳ...
庞晓川王永香苗微微冯冲冲李琳
关键词:阴道炎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
TCT在子宫内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对子宫内膜病变早期筛查及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通过对本院自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宫颈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非典型腺上皮细胞-倾向瘤变(AGC-N)...
冯冲冲王永香庞晓川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液基细胞学检查早期筛查
352例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乳腺肿瘤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且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起到重要作用。细针穿刺细胞学以其取材方便、快速、创伤小、报告快及可多方向,多部位反复穿刺的优点,在临床...
庞晓川王永香赵滨张恩颖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组织学
Tsc基因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TSC基因即结节性硬化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是首先在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SC)中发现的.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TSC1和TSC2两个基因异常引起,tsc1蛋白产物为hamartin,tsc2的蛋...
庞晓川
关键词:胃癌发病机理细胞生长
液基细胞制片联合巴氏染色观察实体瘤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实体瘤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液基制片联合巴氏染色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选取具有明确病理类型的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标本,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学表现,分析不同肿瘤细胞类型的细胞形态特征表现。结果 81例患者入组,包括腺癌(60例)、鳞癌(2例)、小细胞癌(16例)、大细胞癌(1例)、肝细胞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液基制片联合巴氏染色的细胞学方法对脑脊液中肿瘤细胞显示清晰;各种类型肿瘤细胞在脑脊液中具有一定特异性形态学表现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核、染色质、核仁等细胞结构上的差异。结论脑脊液中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具有相对特征性形态学特点。采用液基细胞制片联合巴氏染色的方法,可以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推断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
庞晓川李琳王永香潘振宇
关键词:脑膜转移脑脊液液基细胞技术巴氏染色
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目的:近年来恶性实体瘤脑膜转移发生率快速上升。尽管医学影像设备、细胞学检查技术极大进步,本病诊断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旨在提高对实体瘤脑膜转移的认识程度,综合分析本病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表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寻找...
潘振宇庞晓川袁婷婷董丽华
关键词:恶性实体肿瘤小细胞癌病理类型恶性实体瘤
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目的:近年来恶性实体瘤脑膜转移发生率快速上升.尽管医学影像设备、细胞学检查技术极大进步,本病诊断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旨在提高对实体瘤脑膜转移的认识程度,综合分析本病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表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寻找...
潘振宇庞晓川袁婷婷董丽华
关键词: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临床病理神经影像学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目的 近年来恶性实体瘤脑膜转移发生率快速上升.尽管医学影像设备、细胞学检查技术极大进步,本病诊断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旨在提高对实体瘤脑膜转移的认识程度,综合分析本病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表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寻找...
潘振宇庞晓川袁婷婷董丽华
薄层液基制片联合巴氏染色在恶性实体瘤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揭示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技术(简称液基法)联合巴氏染色在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的优势;并与细胞玻片离心法(简称离心法)联合瑞氏姬姆萨染色(简称瑞姬染色)进行对比.方法 回顾88例应用液基法及巴氏染色进行脑脊...
潘振宇王永香庞晓川董丽华
培美曲塞鞘内化疗治疗实体瘤脑膜转移Ⅰ期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在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情况下,培美曲塞鞘内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不良反应及处置。方法以实体瘤脑膜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鞘内注射培美曲塞的初始剂量为15 mg,每个剂量组递增5 mg,采用经典0/3、1/6剂量爬坡方案。给药方案包括:诱导治疗2次/周,连续2周;巩固治疗1次/周,连续4周;随后为1次/月的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采用意向性分析进行治疗反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总结。结果2022年2—5月共纳入10例患者。在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情况下,鞘内注射培美曲塞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5 mg。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4例)、转氨酶升高(5例)、胆红素升高(1例)、神经根刺激(1例)。2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包括4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和5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反应率为40%(4/10)。结论培美曲塞鞘内给药推荐剂量为10~15 mg/次。治疗方案为2次/周诱导治疗,随后1次/周巩固治疗,有效的患者进一步进行1次/月的维持治疗。
潘振宇李思佳王卓申龙海庞晓川袁婷婷杨国姿
关键词:恶性实体瘤脑膜转移培美曲塞鞘内化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