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裕民

作品数:52 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18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排斥
  • 12篇公共
  • 10篇公共政策
  • 5篇农村
  • 5篇公共服务
  • 4篇政府
  • 4篇公共产品
  • 3篇农村公共产品
  • 3篇问责
  • 3篇基本公共服务
  • 2篇行政
  • 2篇医改
  • 2篇智库
  • 2篇社会公正
  • 2篇视域
  • 2篇视阈
  • 2篇权利
  • 2篇问责制
  • 2篇进路
  • 2篇互动结构

机构

  • 4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7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共江苏省委...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大学
  • 2篇重庆市委党校
  • 2篇江西经济管理...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江西省委党校

作者

  • 52篇钟裕民
  • 3篇曹国平
  • 3篇刘伟
  • 3篇刘伟
  • 2篇邵海亚
  • 2篇黄健荣
  • 2篇陈宝胜
  • 2篇谢来位
  • 1篇刘哈兰
  • 1篇许开轶
  • 1篇吴济桃
  • 1篇赵晖
  • 1篇陈侨予
  • 1篇刘克纾
  • 1篇陈辉
  • 1篇刘鹏
  • 1篇戚睿
  • 1篇王俊
  • 1篇赵东海
  • 1篇卢莹

传媒

  • 3篇学海
  • 3篇中国行政管理
  • 3篇广东行政学院...
  • 2篇理论探讨
  • 2篇天府新论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行政论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社会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供给滞后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为区别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和利益、协调不同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寻求能够使决策者和决策者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的最大化而制定的法令、策略、规则等的总称。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最基本的工具。...
钟裕民
关键词:行政管理公共政策
论我国医改的发展走向:构建“一元主导,三元同构”的复合供给模式
2008年
关于医改的未来走向,当前在学界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各有其解释力,同时又各有不足。其实,从最直接的目标来看,医改就是为了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物品供给模式。从这一视角对当前的医改困境进行分析,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构建以政府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一元主导,三元同构"的复合供给模式。
刘伟钟裕民
关键词:公共物品
中国政府决策资源动员整合能力考量与优化——以改革开放以来环境决策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任何一项有效决策都依赖于充分的决策资源,因此,政府决策资源动员整合能力在现代政府决策能力谱系中尤为重要。近年来的环境决策中,政府在决策资源动员能力、汲取能力、整合能力等方面仍然较弱。因此,必须优化和强化政府的决策资源动员、汲取与整合能力,以提升政府决策效度与决策质量。
钟裕民刘伟
关键词:考量
公共政策学视野中的“排斥”:一个政策研究的新领域被引量:2
2021年
政策排斥是政策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公共政策学中的“排斥”可界定为政策主导者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政策安排,或是将某些个人、群体、阶层排除在政策的受益范围之外,或是遏止、排斥某些社会成员的价值、行为,依据一定的政策目标实现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的过程或结果。公共政策排斥分析框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话语体系,其与社会排斥、政策分配、政策歧视等分析框架有着显著区别。公共政策排斥是研究公共政策排斥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分析概念。公共政策排斥论以被排斥者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政策正排斥与负排斥的区分标准、过程机理为研究主线,以促进政策负排斥向政策正排斥转化为研究目标。进一步拓展、深化公共政策视野中的“排斥”研究,应当深入剖析公共政策负向排斥的本质并推动公共政策正向排斥。
钟裕民
关键词:研究路向
公共产品视域下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温州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推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依赖市场的力量,更要依赖供给侧方面的政府力量。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受到产业发展的内在资源要素、外在环境要素和政府功能要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发现,温州具有丰富而优良的文化产业内在资源要素,但在文化产业发展外在环境和政府作用发挥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为主导,以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环境优化为手段,走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钟裕民陈宝胜
关键词:文化产业
中国政府决策能力评价及其优化研究——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决策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决策能力是政府能力之制高点,对政府履行职能、实现使命以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至关重要。审视中国医改决策进程,中国政府体现了较强的政策学习与调适能力和智力与技术资源动员整合能力,决策环境协调能力明显提升;但其决策价值导向能力曾出现摇摆偏移,在利益整合能力、目标获取与锁定能力、政策定位与供给能力、经济资源汲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必须通过优化和强化政府决策能力来改善政府决策效度。
黄健荣钟裕民
政策监控视域中公共政策滞后之防范
2010年
政策滞后是政策落后于社会需求或者说有些政策在时过境迁的情况下,仍在发挥着"余热"。要防止政策出现严重滞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必须在政策滞后到达滞后容忍临界点之前发动政策变革或实现政策终结。为此,需要政策监控作用的有效发挥:设立预警机制,及时对政策滞后现象做出反应;科学监测政策滞后的程度,有效推动政策及时变革;健全政策监控机制,落实政策监控之实。
钟裕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之嬗变被引量:11
201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经历了以单位控制为核心的控制型到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管理型再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治理型模式的嬗变。本文就各种模式的特点、形成的背景、面临的困境作了重点阐述,最后提出,根据不同地区公民社会发展状况,中国现阶段可选择不同的社区建设模式:在公民社会发育较为成熟的地方,适合选择合作共治型社区建设模式;在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的地方,适合选择政府主导型社区建设模式。
钟裕民
关键词:社区建设模式治理型嬗变
双层互动决策模型:近十年来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被引量:15
2018年
近十年来,在决策环境影响下,互动关系成为影响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变量。通过对中国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的案例研究发现,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过程是官僚体系层面(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层面(政策后台)的博弈格局和两者界面的互动结构共同作用的过程。这种双层互动决策模式在新常态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发展。发展双层互动决策模式,尤其关注充分发挥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政策价值导向功能、创造各利益群体平等参与公共决策的博弈平台以及以程序公正保障政策公正等三个问题。
钟裕民
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演变轨迹与形成机理——以当代中国为视角
2014年
从制度分析方法论考察,当代中国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初步形成,1957年至1978年间的全面形成,1978年至1998年间的逐步减弱,1998年之后的显性衰减、隐性加剧四个阶段。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是政策主导者有效运用政治标签、代际承继、政治审查、国家再分配等一系列机制的过程和结果。揭示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演变轨迹与运行机理,探讨治理之对策,对于优化公共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为重要。
钟裕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