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占宏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点石斋画报
  • 1篇性意识
  • 1篇月份牌
  • 1篇女性
  • 1篇女性意识
  • 1篇女学
  • 1篇女学生
  • 1篇晚清
  • 1篇晚清时期
  • 1篇婉转
  • 1篇画报
  • 1篇《点石斋画报...
  • 1篇缠绵
  • 1篇春愁

机构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陈占宏
  • 2篇陈占彪

传媒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触我春愁偏婉转,撩他离绪更缠绵——试论30年代上海的月份牌被引量:2
2004年
当下生活与上世纪 30年代沪上生活的交感共振 ,使得打着“怀旧”招牌的月份牌重新受到了欢迎。为了谋求更大的商业利润 ,月份牌广告准确地把脉了当时市民的心理 ,并给人们描绘并许诺出一种富足而悠闲的“美好生活”图景 ,这种“美好生活”又是通过“美女”主角来供人们展开想象的。这其中的美女的眼角眉梢充满了卖弄风情的挑逗的同时 ,手中不忘拿本书卷 ,及时地表明了她们是并不仅卖弄风情的 ,还有着不凡的气质和内涵 ,虽脱胎于清纯的“女学生” ,但又不甘于 ,或不被甘心于做严肃的女学生的女子。
陈占彪陈占宏
关键词:女学生月份牌女性意识
从“点石斋”看晚清上海被引量:9
2003年
基于晚清画报点石斋与上海普通市民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规范的两相契合,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从图像所反映出的时间意识("屋子里的钟")和空间拓展("窗口的人")两方面分析在当时都市上海初露端倪的现代性迹象和上海市民"仅为了看看而看"所形成的"向外看"的眼光。
陈占彪陈占宏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晚清时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