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图书
  • 1篇地震
  • 1篇动漫产业
  • 1篇动漫产业发展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互动
  • 1篇新媒体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进程
  • 1篇选题策划
  • 1篇移动手机
  • 1篇以人为本
  • 1篇纸质媒介
  • 1篇人为本
  • 1篇胜任力
  • 1篇手机
  • 1篇手机出版
  • 1篇手机小说
  • 1篇数字出版人才
  • 1篇数字化

机构

  • 12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陈达凯
  • 4篇徐维东
  • 2篇周舜培
  • 1篇张国伟
  • 1篇蒋丹青
  • 1篇周炳娟
  • 1篇许琼英
  • 1篇许乃青
  • 1篇郑勤
  • 1篇杨阳

传媒

  • 2篇科技与出版
  • 1篇新闻世界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上海经济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编辑学刊
  • 1篇出版科学
  • 1篇出版与印刷
  • 1篇全国商情
  • 1篇东南传播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出版人的“数字认知”与角色转换被引量:3
2010年
数字出版是21世纪出版业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本文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索传统出版人的数字角色转换与数字职业能力提升问题,力图找出一条更加务实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办法。
徐维东陈达凯
关键词:数字出版人才角色转换
图书编辑职业能力的胜任力评价模型被引量:5
2008年
徐维东陈达凯
关键词:图书编辑胜任力出版业以人为本
《中国新闻周刊》与《凤凰周刊》封面故事的比较研究——以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比较研究了《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对汶川地震这同一事件的封面故事的报道,阐述了封面故事的重要性,通过对报道主题、报道性质、报道方式、写作风格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两家杂志报道的不同特色,得出结论即应保持差异化的风格,平衡各方团体,从而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
杨阳陈达凯
关键词:封面故事汶川地震
选题策划一二三
2007年
陈达凯
关键词:选题策划出版领域出版工作
变迁与变异:关于大学作为读书文化中心的认识被引量:1
2012年
大学成为读书文化中心是历史的必然,大学应该给予我们知识传递、思维方式、创造能力和批判精神,但价值取向、现实压力和科技双刃剑改变了大学的读书氛围。
陈达凯
上海图书的数字化出版: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图书虽然仍在今下的出版业中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的不断延伸,数字出版理念逐渐深入,技术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受众迅速增加,
陈达凯周舜培徐维东
关键词:传统图书数字化出版信息化进程纸质媒介出版理念
开封旅游城市定位分析
2010年
城市定位是商品定位理论在城市营销中的应用,其目的是通过综合分析城市的资源和环境,发现并确定城市的排他性优势。SWOT作为一种综合分析方法,既能用于指导城市定位的制定,也可以帮助分析城市定位的优劣。本文利用SWOT法分析开封旅游城市定位"七朝古都"的利弊得失。
张国伟陈达凯
关键词:SWOT旅游城市
图书品牌的创建、发展与维护散论被引量:2
2008年
市场存在竞争,竞争需要品牌。文化在品牌建设上先行一步,文化就能在图书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试以上海的品牌图书建设为例展开分析。上海的图书品牌建设在历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在学科专业方面或在市场效应方面皆产生过脍炙人口的著名品牌。在改革开放阶段,伴随着文化复兴的进程,图书品牌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陈达凯周舜培徐维东
关键词:图书品牌文化复兴图书市场图书建设
手机出版产业链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赛迪网的业内报告显示,在未来5年内,超过30%的中国手机用户将通过手机来读书看报,手机出版发展空间巨大,了解手机出版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业尽早介入手机出版业务,发挥自己的内容优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琼英陈达凯
关键词:手机出版出版产业链手机小说多媒体互动出版模式
对于“‘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上海地区项目的分析
2007年
与"十五"规划时期相比,"‘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上海地区出版社在入选项目数量和承担项目单位数量两个方面都有进步。此中,出版社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传统优势、强项拓展和综合竞争力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发挥出版单位的积极性,力争在自主创新,学科体系建设,传统学科的特色项目,地方特色项目诸问题上有所突破,是保持和扩大优势的根本。
陈达凯许乃青郑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