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虹毅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组合梁
  • 2篇混凝土组合
  • 2篇混凝土组合梁
  • 1篇载力
  • 1篇受弯
  • 1篇受弯承载力
  • 1篇挠度
  • 1篇界面滑移
  • 1篇静力
  • 1篇静力试验
  • 1篇静力试验研究
  • 1篇滑移
  • 1篇混凝土
  • 1篇剪力
  • 1篇剪力连接
  • 1篇部分剪力连接
  • 1篇承载力

机构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胡夏闽
  • 2篇彭虹毅
  • 1篇李巧
  • 1篇陆伟东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江苏建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木-混凝土组合梁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为了研究木-混凝土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进行了4根木-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其中1根为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梁,3根为部分剪力连接组合梁,考察了木-混凝土组合梁的变形发展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了组合梁跨中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梁端滑移曲线、组合梁跨中沿截面高度的纵向应变分布和组合梁剪跨区混凝土翼板横向应变分布,并分析了剪力连接度和剪力连接件的布置方式等因素对组合梁受弯承载力以及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力连接度的降低,组合梁的变形和界面相对滑移增大,而弹性受弯承载力和极限受弯承载力则随之减小,但并不与剪力连接度成正比关系。连接件并排布置的组合梁与连接件错位布置的组合梁的试验比较表明,只要连接件间距大于其直径的4倍,连接件的布置方式对木-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影响不大。
胡夏闽李巧彭虹毅陆伟东
关键词:部分剪力连接受弯承载力界面滑移挠度
木—混凝土组合梁概述被引量:4
2010年
木、混凝土通过组合概念充分发挥了木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形成了新颖、高效的结构体系。随着人们更多的对生态的关注、科研工作的深入、应用实践经验的积累,木—混凝土建筑和桥梁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木—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研究,总结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介绍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点。
彭虹毅胡夏闽
关键词:混凝土组合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