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渝
- 作品数:104 被引量:3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对-壬基酚的幼雌SD大鼠子宫营养试验敏感指标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究典型的外源性雌激素对 -壬基酚 (p- NP)的幼雌 SD大鼠子宫营养试验敏感指标及其机理。方法 用 2 1d龄 SD雌性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花生油溶剂对照组 ,p- NP6 0 mg/ kg、90 mg/ kg和 12 0 mg/ kg,苯甲酸雌二醇 (E2 B,0 .4 mg/ kg)阳性对照组共 5组 ,每天灌胃一次给药 ,连续 3d。于末次给药后 2 4 h处死动物 ,取子宫称湿质量。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雌激素基因产物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 (E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结果 E2 B0 .4 m g/ kg、p- NP90 mg/ kg和 12 0 m g/ kg组的子宫湿质量、子宫 /体质量比与溶剂对照组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而 p- NP6 0 mg/ kg组的子宫固有层和肌层细胞核有 PR,ER及 PCNA表达 ,且有随剂量递增趋势。结论 子宫营养试验检测雌激素基因产物比其它指标敏感 ,固有层和肌层细胞增生是子宫湿质量增加的原因。
- 黄毅娜程薇波徐培渝余文三李琼英王文东王正书庞定国刘玉清
- 关键词:对-壬基酚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
- 上-下法替代实验与Horn’s法测定LD_(50)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毒性试验替代法之一—上-下法的优、缺点,寻找最佳的实验条件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上-下法与Horn’s法分别测定11种农药制剂急性经口LD50和95%可信区间(CI),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急性毒性分级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结果]上-下法所得LD50相近,毒性分级与Horn’s法基本一致;但上.下法试验使用动物减少了64.7%。[结论]上-下法在测定毒作用发生在48h内的农药急性经口LD50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内是值得推广的急性替代方法之一。
- 连勇徐培渝孙强
- 关键词:急性毒性
- 乙醇胺的遗传毒性
- 目的 本研究拟补充乙醇胺的遗传毒理学资料,为完善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Ames试验采用鼠伤寒沙门菌突变菌株T...
- 霍娇张梦云张立实徐培渝
- 关键词:乙醇胺微核率回复突变微核试验阳性对照
- 叶枯唑原药对亚慢性染毒大鼠甲状腺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叶枯唑原药对亚慢性染毒大鼠甲状腺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叶枯唑组,分别给予0、7.0、27.9、111.7、447.0 mg/kg叶枯唑原药灌胃90 d。实验结束取甲状腺称重并测定脏器系数,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27.9、111.7和447.0 mg/kg叶枯唑组甲状腺湿重和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学观察见甲状腺滤泡增生,但增生表现不一致;27.9、111.7和447.0 mg/kg叶枯唑组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长期染毒叶枯唑原药能引起大鼠甲状腺增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周炯林徐培渝王正书庞定国
- 关键词:亚慢性染毒
- 一种快速检测ob小鼠(肥胖基因)基因型的实验方法
- 1997年
- 徐培渝J.A.Walker
- 关键词:OB基因肥胖基因基因型分子生物学DNA分离PCR
- PCR和限制性内切酶法快速检测C57BL/6Job小鼠基因型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C57BL/6Job小鼠基因型方法。C57BL/6Job小鼠是一种ob基因突变种 ,ob基因的点突变导致小鼠遗传性肥胖。该品系广泛用于肥胖及有关疾病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文用PCR及限制性内切酶法快速 ,准确地检测出C57BL/6J小鼠同窝仔鼠的三种基因型 :野生型 (+/+) ,杂合体型 (ob/+)和突变型 (ob/ob)。结论 :该法只需很少的生物材料 ,即一小段小鼠尾巴 ,适用任何年龄的小鼠 ,对于该品系小鼠的育种、肥胖机理和肥胖预防的研究很有实用意义。
- 徐培渝Jerlin Walker
- 关键词:PCR限制性内切酶
-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幼SD大鼠肝毒性机制的研究
- 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简称2,4-D),植物生长促进剂的一种,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地.据文献报道,其对皮肤和眼睛均有刺激作用,急性经口毒性表现为神经毒性,亚慢性毒...
- 张梦云卢叶丹林飞良徐培渝
- 关键词:肝脏毒性细胞凋亡
- 三种有机磷农药单独及复合微核试验
- 目的:有机磷农药遗传毒性方面的联合作用研究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微核试验评价敌敌畏、乐果和马拉硫磷三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遗传毒性,并用析因设计方法研究联合遗传毒性效应。方法:细胞毒性试验中,分别以三种有机磷农药单独染...
- 徐培渝周炯林
- 关键词: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微核试验析因设计
- 文献传递
- 成都市2002年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沈丽琴李昌吉龙云芳陈希宁徐培渝詹承烈李朝英胡源
- 关键词:学龄儿童营养状况
- 2,4-二氯苯氧乙酸的毒理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是一种对人类具有潜在毒性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能杀死多种阔叶杂草,在欧洲和北美的地下水中经常发现其残留[1],在我国因其成本较低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残留与毒性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2,4-D在毒理学和流行病学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1理化性质2,4-D纯品为白色菱形结晶,略带有酚的气味,
- 张梦云徐培渝
- 关键词:2,4-二氯苯氧乙酸除草剂致癌性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