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田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市急救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湖北远程医疗救援汶川与玉树地震的比较
- 2011年
- 汶川地震后702 d,在中国青海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州又发生7.1级强烈地震,两次地震相距不到两年,武汉市急救中心均奉命组建湖北省远程紧急医疗救援队赴震区救灾.本文就救援队人员结构、后勤供应、救援流程等方面对两次救援进行比较.
- 雍永权蔡克俭熊悦安杨光田
- 关键词:紧急医疗救援汶川地震远程急救中心
- 灾难救援远程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灾难救援中远程医疗救援的作用和地位。方法:以汶川和玉树地震救援为例,分别收集两次地震中湖北省紧急医疗救援队接诊的1801例和19例地震伤病员资料,分析病情特点、救援方法、实际效果与病员流向。结果:汶川地震接诊1801例伤病员中,外伤病例明显多于其他病种(P<0.01);外伤病例中,单部位伤多于复合伤(P<0.01),且以四肢损伤居多;伤病员在地震后1周内最多,明显多于其他时间(P<0.01)。对所有伤病员进行了检伤分诊,科学规范地进行了院前急救处理,1206例患者在震区部队医院或当地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手术或其他稳定病情措施后分流至德阳、成都等其他地区,救治效果良好。玉树接诊伤病员全部为地震造成的外伤病例,灾区救出伤员、规范处置后全部转运至机场,与空军合作,全程跟踪救护伤病员,抢救转送了19位藏族同胞,无一例死亡。结论:远程医疗救援的快速启动响应,对规范灾区医疗救治秩序,及时有效救治短期内出现的大批伤病员,发挥了重要作用。"绵竹模式"探索了一条远程医疗救援的新模式,在玉树救援中得到了检验与升华,为今后开展灾难救援探索了一条远程医疗救援组织与灾区医疗部门合作、与部队救援力量合作的新途径。
- 雍永权宋鹤熊悦安杨光田
- 关键词:地震伤远程医疗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