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善
- 作品数:67 被引量:2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分型改进与术式选择的关系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分型改进与手术方式选择以及预后的关系,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方法47例行二尖瓣重建术和4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HPSonos2500多功能超声仪和2.5MHz的探头行超声检查,根据二维显像上瓣叶的对位和对合情况分为三型。Ⅰ型:二尖瓣前后叶瓣尖处对位和对合均正常;Ⅱ型:二尖瓣对位正常,但对合异常;Ⅲ型:二尖瓣对位和对合均异常。结果47例成形术患者的超声显像分型示,Ⅰ型占20例,Ⅱ型3例,Ⅲ型24例。术后接受超声随访的34例患者中,11例术后出现二尖瓣中、重度返流,包括Ⅰ型2例和Ⅲ型9例。Ⅲ型患者的预后远不如Ⅰ型和Ⅱ型(P<0.05)。4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中,Ⅲ型占31例(75.6%),其中合并腱索断裂或(和)严重瓣膜、瓣下结构受损者共占25例。结论超声分型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 林贻梅沈学东林佑善朱伟潘翠珍王春生王敏生陈灏珠
- 关键词:二尖瓣闭锁不全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 2007年
- 目的筛选PSVT患者中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危险因素。了解PSVT患者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PSVT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PSVT的患者共630例,年龄13-79岁,平均年龄44.2岁,男326例,女304例。其中依据临床记录同时有心房颤动发作的患者编为心房颤动组,其余无临床心房颤动发作的患者为对照组。制订调查表格并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疾病相关资料、心脏超声检查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电生理检查中确定的PSVT折返机制、旁道数目等基本的临床和电生理检查资料。利用SPSS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PSVT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630例调查对象中电生理检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56例,均为慢一快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74例。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左房内径大及术前频发房早(在AVRT亚组为心电图表现为显性预激)为PSVT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证明,性别为PSVT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临床危险因素。结论PSVT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男性居多,且有相对较大的左房内径。
- 解新星朱文青颜彦周一泉杨艳李敏林佑善葛均波
- 关键词:PSVTAVRT折返机制快型
- 镁剂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 1993年
- 本文报道了38例应用镁剂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了我院1990年1月至1992年8月住院治疗的8例室性心律失常(其中短阵室速并频发室早4例,持续性室速1例,频发室早3例)病人。男性6名,女性2名,年龄34~63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4例,冠心病2例(其中1例为急性心肌梗塞)。
- 朱文青林佑善蔡迎绳杨英珍
-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镁剂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持续性室速
-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式选择和术后监测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评价术中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式选择、术后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对 72例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 (其中 5 8例二尖瓣重建术患者和 14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 )术中予以TEE监测。结果 5 8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后即刻疗效评估显示 :无或轻微二尖瓣反流 (MR) 2 8例 ,轻度MR 2 2例 ,轻中度以上MR 8例 (前叶病变 7例 ,均合并瓣下结构受损 ,后叶病变仅 1例 )。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共有 5 6例接受超声随访 ,平均随访期为 (9.86± 6 .32 )个月。手术即刻 2 8例无或轻微MR的患者术后短期随访中 1例 (3 .6 % )出现轻度MR ,1例出现中度MR (3 .6 % ) ,2 2例术后即刻示轻度MR患者 ,1例失访 ,5例出现轻中度MR(2 2 .7% )。术后即刻示轻度MR在以后出现轻中度MR的机会高于手术即刻无或仅有轻微MR者(P <0 .0 5 )。结论 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成形术后出现轻中度以上反流的机会高于二尖瓣后叶病变的患者。
- 林贻梅沈学东林佑善潘翠珍王春生王敏生
- 关键词:二尖瓣闭锁不全超声心动图
- 心律平治疗过早搏动给药方法的探讨(附48例报告)被引量:5
- 1995年
- 心律平治疗过早搏动给药方法的探讨(附48例报告)上海市金山县中心医院内科(201500)金文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200032)林佑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林佑善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我们对48例过早筹动(早搏)病人采用了心律平治疗.(...
- 金文秀林佑善
- 关键词:早搏心律平给药法
- 经导管电击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其疗效
- 1992年
- 采用经导管电击治疗药物效果不佳的频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病灶定位主要依靠起搏标测的结果.电击能量每次150~250J,总能量600~800J.随访19~41(平均26.8)月,4例无复发,其中2例已停药;另1例于术后4个月室性心动过速复发,但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本组有限病例的经验提示:成功的经导管电击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远期疗效令人鼓舞.
- 蔡迺绳何梅先童步高林佑善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远期疗效
- 充血性心衰时洋地黄毒性作用的临床特点探讨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分析了44例洋地黄毒性作用的病人,结果显示在低血钾状态下,发生心律失常较正常血钾状态下为高(x^2=5.967,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低钾血症。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二组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我们体会到(1)洋地黄毒性作用在CHF中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且这种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电解质紊乱有关;(2)老年人CHF治疗过程中出现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应考虑有洋地黄毒性反应的可能;(3)血清监测地高辛浓度对诊断洋地黄的毒性反应有一定的价值,但要结合心电图、临床表现等才能准确判断。
- 朱文青林佑善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黄蕾林佑善蔡绳(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200032)自从1979年Yamaguchi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首次描述以来,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1~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较少见,但临...
- 黄蕾林佑善
- 关键词:心肌病心尖肥厚型
- 心钠素在心肌病中浓度变化的意义被引量:3
- 1992年
- 本文研究了19例心肌病的血浆心钠素浓度变化,并与风心病及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左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成正相关。作者认为在病程中测定血浆心钠素水平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损害程度及病情进展,以及作为估价扩张性心肌病发生心功能不全时的一种非创伤性参数。
- 朱文青林佑善陈灏珠
- 关键词:心钠素扩张性心肌病左房内径
-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肌组织特征超声显像
- 1999年
-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维超声显像无法直接显示心肌梗塞后的组织病理变化。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超声组织定量(ultrasoundtissuecharacteriza-tion,UTC)新技术,旨在寻求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新途径。资...
- 钱菊英沈学东林佑善李清陈灏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