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55 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1篇胆囊
  • 11篇肿瘤
  • 8篇手术
  • 6篇胆囊切除
  • 6篇切除
  • 6篇结石
  • 5篇胆总管
  • 5篇腹腔镜胆囊
  • 4篇胆道
  • 4篇胆囊切除术
  • 4篇切除术
  • 4篇注射液
  • 4篇误诊
  • 3篇胆囊炎
  • 3篇胆囊肿瘤
  • 3篇心脏
  • 3篇药物
  • 3篇肉瘤

机构

  • 55篇解放军第25...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怀来县同济医...

作者

  • 55篇张伟
  • 31篇尚培中
  • 15篇王金
  • 14篇李晓武
  • 14篇苗建军
  • 12篇贾国洪
  • 9篇南润玲
  • 8篇王铁山
  • 7篇李永庆
  • 6篇王玉玲
  • 6篇张金江
  • 5篇刘秀金
  • 5篇翟佳琪
  • 4篇刘军玺
  • 4篇刘定彬
  • 3篇李艳艳
  • 3篇郭志平
  • 3篇张江华
  • 3篇张红亮
  • 3篇柳勇

传媒

  • 10篇河北北方学院...
  • 6篇解放军医药杂...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5篇腹腔镜外科杂...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年份

  • 9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胆囊管导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前壁切开探查一期缝合联合应用胆囊管导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腹腔镜下常规解剖胆囊三角,紧靠胆囊壶腹夹闭胆囊管,纵向切开胆总管前壁,置入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确认十二指肠乳头通畅,经胆囊管置入胆囊管导管至胆总管内3~5cm,结扎胆囊管固定胆囊管导管,间断缝合胆总管前壁切口。Winslow孔处放置腹腔引流管,胆囊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分别由锁骨中线及腋前线肋缘下穿刺孔引出体外。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10~13d不带管出院,中位时间11d。随访2月~1年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前壁切开探查一期缝合联合应用胆囊管导管技术可行,疗效满意,并发症率低,优于放置T形管,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贾国洪张伟李晓武尚培中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二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断经过。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大,伴有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1例病理类型为甲状腺T细胞淋巴瘤,1例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结论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应特别注意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可能性,尤其是对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其确诊需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南润玲尚培中张伟朱习琴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纳米炭示踪对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淋巴示踪对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251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将40例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常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数目及甲状旁腺的损伤情况。结果(1)淋巴结总数:研究组438枚,平均(9.4±2.3)枚/例;对照组332枚,平均(5.7±1.7)枚/例;(2)微淋巴结检出数:研究组102枚,平均(3.3±2.3)枚/例,对照组40枚,平均(1.5±1.1)枚/例;(3)转移淋巴结数:研究组290枚,平均(7.2±2.6)枚/例;对照组155枚,平均(3.8±1.7)枚/例;上述三组数据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9、4.89、13.28,P=0.01、0.02、0.00);(4)术后病理标本中甲状旁腺组织检出率:研究组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0)。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中通过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对颈部淋巴通路进行标记及定位,可有效提高淋巴结的检获数,增强手术的精准性和彻底性。同时,通过其负显影作用有助于减少甲状旁腺损伤。
南润玲尚培中王金张克俭王铁山聂阿娜李艳艳张伟胡玮
关键词:甲状旁腺
黄热病疫苗致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2013年
1病例资料 男,24岁。主因注射黄热病疫苗后阵发性胸闷6个月、持续胸闷1.5h入院。患者为某部战士,6个月前因执行维和任务体检,心电图及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出发前注射黄热病疫苗,注射后2d,无受凉等其他诱因,出现发热、咽痛症状,自测体温最高达到37.8℃,未予特殊处理,
张伟
关键词:黄热病疫苗接种房室传导阻滞
腹腔镜下碎石技术处理胆管困难结石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3
2019年
临床常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但在联合应用纤维胆管镜取石过程中常会遇到结石过大或嵌顿、铸形、堆砌,或合并胆管狭窄、弯曲、局部膨大、形成襞褶或索带等多种困难,给完全取净结石带来很大挑战[1-6]。近年来,各种碎石设备的应用为腹腔镜下处理困难结石提供了有效手段,可快速将巨大结石或嵌顿结石击碎成多个小块,多数通过冲洗即能自行排出,少数未能冲出的结石也易于成功实施网篮套取,明显缩短了取石时间,提高了取石效率和结石取净率。
张伟尚培中吕瑞昌吉玉洁南润玲
关键词:胆管结石胆道外科手术腹腔镜检查
Kocher—Langebeck入路中不离断髋外旋短肌群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后外侧Kocher—Langebeck(K—L)入路中不离断髋外旋短肌群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6月-2017年2月治疗的28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26~71岁,平均43.6岁。髋臼骨折按Letoumel—Judet分型:单纯后壁骨折9例,后柱伴后壁骨折14例,横断伴后壁骨折5例,患者均伴有后脱位。入院复位后给予胫骨结节牵引,术中均采取不离断髋外旋短肌群的K—L入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d、6周、3个月、6个月、1年摄x线片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关节面平整度。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e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76—120min,平均94rain;术中出血量120~320ml,平均265ml。术前VAS为5~10分[(7.5±1.3)分],术后6个月为0~5分[(0.9±0.8)分](P〈0.01)。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10.1周。按Matta复位标准:优24例,良4例,优良率100%。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优23例,良5例,优良率100%。切口愈合良好,无液化、裂开等。共5例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其中3例为一过性损伤表现,均于3个月内恢复。无感染、异位骨化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在髋臼骨折后外侧K—L入路中,不离断髋外旋短肌群可以完成内固定手术,骨折愈合率高,复位效果好,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康锦马林郑铁钢刘晓伟许英杰李铁军赵明李超张伟高杰乔文海
关键词:髋臼髋骨折
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选择及实施策略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选择及实施策略。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钝性脾损伤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序列血红蛋白浓度监测及增强CT扫描监测非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本组67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符合非手术治疗指征,其中54例经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80.6%(54/67)。CT分级Ⅰ、Ⅱ级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7.8%(36/41),Ⅲ级为63.6%(14/22)。13例非手术治疗失败,其中10例序列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持续下降。本组18例早期复查64排CT增强扫描,发现活动性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肠系膜血管损伤各1例。结论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钝性脾损伤患者,CT分级及序列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可用于监测非手术治疗的效果。CT分级Ⅰ、Ⅱ级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增强CT有利于动态观察伤情变化。
李晓武尚培中贾国洪苗建军李永庆王金张伟
关键词:钝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CT分级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置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植入"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48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留置T管(T管组),12例留置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缝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T管组。缝合组术后4例(33%)发生并发症;T管组9例(25%)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胆漏,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治疗,1例胆汁培养阳性;两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于术后2周拔除胆道支撑内引流管,T管组于术后6~8周拔除T管。结论:胆道支撑内引流管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可代替T管起到安全减压及支撑作用,术中植入胆道支撑内引流管并一期缝合胆总管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晓武尚培中贾国洪苗建军李永庆王金张伟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T管
经腹腔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54例临床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选择及预防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因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总管结石的综合治疗及预防方法。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净结石,术后恢复顺利,无胆漏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4年,均无结石复发。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原因很多,应从术前、术中、术后全面预防,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
贾国洪尚培中李晓武张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巧用3M弹力绷带固定胃管
2009年
张伟刘伟
关键词:插管法胃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