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建光
- 作品数:77 被引量:3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ind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anterolateral mini-incision for the total hi...
- 彭庄祝建光蔡俊丰黄宇峰
- “不开刀”的手术:脊柱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突症
- 2014年
-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工作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电脑广泛应用、私家汽车日益普及、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导致相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日益年轻化。患者一旦腰椎间盘突出,轻者腰腿酸痛麻胀,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者大小便乏力,出现二便失禁甚至性功能障碍。精确的诊断和早期治疗对腰突症的预后至关重要。
- 祝建光
- 关键词:脊柱手术性功能障碍
- 应用椎间孔镜技术单次单节段治疗合并多节段退变的下腰痛
- 目的:应用椎间孔镜技术单次单节段治疗合并多节段退变的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12年9月-2013年12月诊治的150例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多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及腰椎侧隐窝狭窄病例,术前通过椎间孔阻滞...
- 祝建光刘忠汉张振吴德升
- π钢板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erious osteopenic fractures of distal radius with π-plate fixat...
- 赵卫东芮永刘凡祝建光吴德升赵定麟
- 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①探讨不同直径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对颈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②椎间融合器植入法改进 ,最佳融合器直径的选择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成人新鲜颈椎标本 12具 ,实验应力分析 ,对颈椎的稳定性与不同程度切除终板、植入不同直径融合器后的生物力学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椎间融合器植入后 ,颈椎强度增加 2 2 % ,椎体应变下降 15 % ,而刚度增加 43 % ,位移减小 2 0 % ,与植入前颈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颈椎稳定性得到增强。②在改进植入法中 ,选用直径 11~ 12mm融合器 ,其覆盖椎体终板超过 3 0 %以上 ,接触面积达 65 %以上 ,颈椎最稳定 ,其椎体应变、融合器位移及沉降率最小。结论 :颈椎前路螺纹状椎间融合器植入是一种有效的初始稳定手段 ;改进植入法应选用直径 11~ 12mm之椎间融合器。
- 吴德升林研李增春赵卫东祝建光李国风席秉勇徐根宝王以进
-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椎间融合器稳定性
- 骨质疏松,不能简单补钙(下)
- 2015年
- 《科学生活》: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仅仅补钙可以治疗骨质疏松吗?祝医生:治疗骨质疏松要根据病因,因病施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可以一边基础治疗,一边药物治疗。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高钙饮食或者钙剂、维生素D,钙摄入可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密度,维生素D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基础治疗为药物治疗的一种补充疗法。药物治疗如抗骨代谢药,包括降钙素类、双膦酸盐类、雌激素类等药物,有时甚至需要止痛药物,以及其他治疗等。
- 祝建光云初晴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补钙维生素D骨密度骨代谢降钙素
-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比较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间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共65例。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31例,年龄60~84岁(平均71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11例,3部分骨折15例,4部分骨折5例;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34例,年龄60~81岁(平均70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少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P<0.01),而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好、对局部及全身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的治疗,但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并且掌握合适的手术指征。
- 邵钦周炜祝建光蔡俊丰李旭谭军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入路锁定钢板
- 数字化设计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目的:通过数字技术设计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TLIF),并探讨其治疗退变...
- 杨明杰李立钧祝建光潘杰谭军
- 关键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数字技术
-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MR测量与前路次全切除减压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脑脊液柱、椎管MR T2像横断面面积相互比值与颈前路次全切减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于MR T2像上测量66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脊髓、脑脊液柱、椎管的横断面面积,作相互比值,以所有患者上述比值的均值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标准比较两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比值组术的疗效差别。结果脊髓/椎管面积比值≥40%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比值低于40%组(P<0.001);脊髓/脑脊液柱面积比值≥46%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比值低于46%组(P<0.05);脑脊液柱/椎管面积比值≥82%组与低于82%组之间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相对于椎管或脊髓相对于脑脊液柱比值的大小,可作为临床行脊髓型颈椎病术前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 祝建光汪波常时新赵卫东林研吴德升陈峥嵘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椎管疗效
- 椎间孔镜减压套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创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套件,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以及手术适应范围,初步临床可行性验证。[方法]临床操作中,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白氏技术(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BEIS)治疗。创制的减压套件包括外径8.4 mm、内径7.5 mm外层工作套管、外径7.5 mm、内径6.7 mm椎间孔镜镜外可视1/4环锯以及6.0 mm旋转直径装配式经椎间孔镜刮勺。[结果]可视镜外锯和刮勺都是在镜头监视的视野下工作,手感明确且效率极大提高,在32例已实施的操作中没有发生神经损害问题。[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下使用椎间孔镜减压套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操作效率提高、安全性提高以及手术适应范围扩大,经临床验证效果确实。
- 谭军王凯祝恺李立钧杨明杰潘杰王善金韩应超祝建光麻彬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