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朝晖

作品数:312 被引量:52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5篇文化科学
  • 10篇历史地理
  • 7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1篇教育
  • 29篇陶行知
  • 28篇教师
  • 23篇中国教育
  • 14篇国教
  • 13篇文化
  • 12篇大学精神
  • 12篇社会
  • 11篇义务
  • 11篇义务教育
  • 11篇招生
  • 11篇教育发展
  • 11篇教育家
  • 11篇教学
  • 11篇高考
  • 10篇教育思想
  • 9篇行政
  • 9篇政府
  • 7篇人口
  • 6篇学业

机构

  • 218篇中国教育科学...
  • 67篇中央教育科学...
  • 20篇中国陶行知研...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中国教育学会
  • 5篇21世纪教育...
  • 4篇天津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84篇储朝晖
  • 4篇彭泽平
  • 4篇熊丙奇
  • 2篇姚金菊
  • 2篇段会冬
  • 1篇方芳
  • 1篇黄长喜
  • 1篇卢晓东
  • 1篇柳夕浪
  • 1篇贾璐
  • 1篇包万平
  • 1篇范如永
  • 1篇项贤明
  • 1篇储朝晖
  • 1篇刘巧利
  • 1篇周逸仙

传媒

  • 14篇河北师范大学...
  • 13篇教育家
  • 12篇教育文汇
  • 10篇半月谈
  • 10篇今日教育
  • 7篇北京教育(普...
  • 7篇云南教育(视...
  • 7篇基础教育论坛
  • 6篇人民教育
  • 6篇教育科学研究
  • 6篇基础教育参考
  • 6篇师资建设
  • 6篇生活教育
  • 6篇中国教育科学...
  • 5篇时事(高中版...
  • 5篇教师博览(中...
  • 4篇辽宁教育
  • 4篇江苏教育
  • 4篇中国改革
  • 4篇清华大学教育...

年份

  • 4篇2025
  • 9篇2024
  • 33篇2023
  • 21篇2022
  • 16篇2021
  • 15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14篇2017
  • 14篇2016
  • 17篇2015
  • 36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陶行知与张伯苓的学术与政见异同被引量:3
2015年
陶行知与张伯苓在学术上有众多相同之处,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期间结为同道。在陶行知遭到通缉之后,张伯苓还对陶行知给予了帮助,1940年后两人由于政治立场和见解的不同开始远离。但他们都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在当时社会中扮演了有所不同的教育家角色,深入分析其特质对推进当下的教育家办学有着丰富的启迪。
储朝晖
关键词:张伯苓陶行知教育家学术政见
评价,要打破对分数的迷信
2014年
中小学评价方式的改变,一是要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进行评价的做法。二是强调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努力的程度。三是强调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从起点环节开始前程控制质量,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为了把学生拿到天平上称一称。
储朝晖
关键词:内控机制高考招生自我诊断招生制度改革指标体系
真学陶 学真陶
2022年
2022年是我迷上陶行知的第42年,欣喜地看到在陶行知诞辰已过130年、逝世已过75年时,仍有不少人对陶行知感兴趣,认识到陶行知对中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价值。在学习、探讨、实践陶行知思想时,也忧虑地看到不乏打着陶行知旗号,行为背离陶行知基本精神和思想到处招摇的人,他们有些还很得势,着实让人难安!
储朝晖
关键词:陶行知感兴趣
从自主招生看强基计划:“十四五”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展望被引量:3
2021年
2020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走向结束,强基计划推出。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有哪些异同,历经18年被称为“最长试点”的自主招生留下哪些政策遗产和问题,“十四五”时期如何深层次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有效回应这些问题,2020年底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了主题为“从自主招生看强基计划”专题研讨会,多位高校招生领域的研究专家到会发言。本刊遴选了以下5篇较有代表性发言以飨读者。
储朝晖卢晓东刘进彭凤尹璐安维复陈健沈红
关键词:自主招生有效回应高校招生强基
保障尊严是给乡村教师最美的礼物
2015年
不能仅仅是为乡村教师点赞,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发奖金,而应以启功奖作为改善乡村教师境况的起点,切实建立起乡村教师权利和尊严保障系统。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专门表彰县及县以下地区优秀教师的首届启功教师奖在北京师范大学颁发。来自老少边穷岛地区的10名从教30年以上的老教师获奖,每人获得50万元人民币奖金,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举。启功奖此次除了对乡村教师予以精神上的鼓励。
储朝晖
关键词:乡村教师启功教师尊严物质待遇乡村教育工资待遇
财政如何保障教育经费
2023年
“十四五”时期,国家确定了公共服务发展方向: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丰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其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教育类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
储朝晖
关键词:教育经费教育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学有所教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3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上)
2009年
以恢复高考为起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教育则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回首30年,能为今后教育发展提供难得的启示。
储朝晖
关键词:教育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基本国策教育发展高考
从人本值看以人为本的教育如何可能被引量:4
2016年
以人为本是教育领域讨论比较多的话题,然而对它的讨论往往止于抽象概括,引入"人本值"概念加以描述将有助于深入、细化、具体地讨论,人本值即人的价值定位与社会组织及其他客观存在的价值定位之比。以人本值的视角分析教育问题可以看到诸多此前难以分析透彻的问题,也改变了分析教育问题的坐标系。以追求人本值约等于1的教育为价值取向,为培养人中人提供有力的论证。中国当下诸多教育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本值的提高,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评价、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需要基于以人为本重新定位。
储朝晖
关键词:教育
倡导自主求索与法治,方能弘扬教育家精神
2024年
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进程中,教育人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指向人的充分、健全成长的一种专业精神,可简要表述为爱教育、懂教育,致力于探求教育规律并改进教育的真诚与智慧。教育家精神是改进教育效力强大的“酵母”,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必要性不必过多讨论。如何使得弘扬教育家精神可行、有效、可推广,或提高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可行性,提高教育家精神对教育改进的效度才更为关键。
储朝晖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科教兴国教育效力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被引量:3
2011年
辛亥革命使中国学人近两千年来以忠君为取向的精神根基发生动摇,尽管封建的意识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也未能在中国学人头脑中彻底根除,但辛亥革命还是使越来越多的学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以报国作为精神归向,其中一部分杰出分子进而确立民主、科学的理念。新《大学令》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高级人才作为近代中国大学的宗旨,奠定了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制度和价值基础,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理念以欧洲大学为边界与人类大学主流价值的融合,促进了大学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储朝晖
关键词:辛亥革命大学精神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