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君
- 作品数:67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被引量:4
- 2016年
- 在新世纪东西文化交流的双向努力中,今天世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促使我们从他们的剧作共同关心人类情感和命运的角度,体味其经典作品的深刻人文内涵,重新认识人类智慧和人类情感的本源,也品味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各自审美特征,了解我们共同和不同的历史传统,把握中西戏剧不同的样式品性与美学原则,从而确立人类文化艺术丰富性、多样性和异质性的认识。
- 廖奔刘彦君
- 关键词:汤显祖莎士比亚人文内涵
- 戏剧创作和评判的三重视角被引量:1
- 2018年
- 戏剧创作和评判的三个视角依次是:一、道德评判。它囊括了传统戏曲衍生的全过程。"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成为戏曲创作数百年奉为圭臬的法度。是"文以载道"文艺观念的具体而微和在舞台上的延伸。创作者以此为航标,观赏者以此为准绳。近代以来,当反封建成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母题后,人们同样基于道德功利目的,沿用同样的艺术理解模式,仅仅将道德观的支撑点挪移了一个角度,"风化"的内容变了,而对于艺术功能的非本体负荷要求没有变。它导致人物形象的道德化模式。二、历史评判。人们在社会与思想革命中获得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视角,要求它在文艺观中的体现与表露。于是出现对历史人物的"翻案"热潮。戏剧不再是艺术地展现人物心灵的殿堂,而成为宣判历史和现实人物功过的法庭。它导致艺术成为观念的工具和附庸。三、审美评判。因了现实社会生活的复杂变故,人们才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与人生,理解了艺术的特殊属性。戏剧第一次探入了历史本质与人物内心的深层,展现复杂、深刻而真实完整的人性、人格,成为戏剧创作和评论普遍的艺术追求。至此,文艺回归了它的本性,显示出青春跃动的生命力。自然,道德与历史观念仍然是创作主体的思想前提,然而它们不再"越位"了。
- 刘彦君
- 关键词:道德审美
- 《十二月等郎》——农民情感的诗意表达
- 2007年
- 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走上舞台后,产生强烈反响。其感人的故事情节、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词唱腔、精美绝伦的舞台设计赢得观众和专家的一致激赏。该戏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并以全国地方戏调演第一名的骄人成绩挺进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该剧在思想艺术及观赏上均可圈可点。因此,本刊特邀几位专家笔谈《十二月等郎》的艺术成就。
- 季国平安葵安志强刘彦君马也傅谨沈虹光张四海
- 关键词:《十二月等郎》诗意表达情感农民舞台设计
- 音乐样式与戏剧样式
- 2007年
- 从来没有意识到音乐创作对于一部戏剧作品的巨大作用,在观看荆州花鼓戏《十二月等郎》时,我强烈地感觉到了这种力量。在这出根据中篇小说《乡村留守》改编的戏曲中,无论是剧本的修改,风格的定位,还是舞台元素的运用,都与创作者对于当地民间音乐元素的发现和运用有关。我甚至觉得,是独特的音乐形式,成就了这部作品的独特。
- 刘彦君
- 关键词:戏剧样式音乐样式《十二月等郎》戏剧作品音乐元素音乐形式
- 裴艳玲尽展“京、昆、梆”表演艺术无穷魅力--首都专家畅谈河北省京剧院新编京剧《响九霄》
- 2008年
-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中国剧协隆重召开裴艳玲老师主演的河北省京剧院新编京剧《响九霄》晋京演出座谈会。《响九霄》的演出,在北京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京的郭(汉城)老、刘(厚生)老和部分专家都从百忙中赶来参加座谈会。首先,我代表中国剧协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 董伟裴艳玲薛若琳薛殿杰刘彦君龚和德王蕴明季国平刘厚生郭汉城戴英禄陆松龄刘锦云刘长瑜濮存昕崔伟赓续华黄在敏边发吉
- 关键词:京剧院表演艺术晋京演出
- 话剧《陀螺山一号》尽显军人时代风流
- 2009年
- 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晋京演出的话剧《陀螺山一号》,令人耳目一新。该剧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通过我军新一代指挥员之间的性格冲突,反映了新军事变革中中国军人的风貌与神采。成功塑造了宋戈、周卫新等鲜活的艺术形象。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喜爱。为此,本刊编发一组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 刘彦君王育生童道明王领薛殿杰陶琳柳江南汪守德
- 关键词:陀螺话剧风流人时晋京演出直面现实
- 2005戏剧展演回望
- 2006年
- 仿佛是不约而同,贺岁舞台戏剧追踪着人们过年的步履擦肩接踵而至。2005年新年伊始至春节前后。《独生子当兵》、《开市大吉》、《找啊找啊找爸爸》、《Hi可爱》、《淡了加点韭菜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贺岁戏剧轮番竞演……这些作品数量之多,票房之好,观众之踊跃,竞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
- 刘彦君
- 关键词:戏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展演春节前独生子
- 北昆版《红楼梦》的传承和超越
- 2011年
- 《红楼梦》终于有了昆曲版。我是怀着十分期待的心情走进国家大剧院的,连续两个晚上五个多小时的演出并没有觉得时间很长,反倒让我美美地享受了一场昆曲盛宴。自小说《红楼梦》问世,用戏曲写“红楼”在清代就已经有了不少作品,仅阿英编辑的《红楼梦戏曲集》就收录了十种。当然,影Ⅱ向最大也最为深入人心的非上世纪越剧版《红楼梦》莫属。
- 季国平龚和德安志强周育德安葵黄维钧刘彦君王蕴明
- 关键词:《红楼梦》传承北昆国家大剧院昆曲越剧
- 同源共构——东西方戏剧间的文化渊源被引量:1
- 2001年
- 在祭祀仪式戏剧基础上 ,三种古老戏剧样式得到完善发展 ,即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希腊文化与戏剧文化东渐 ,佛教文化与梵剧的东传带来三种古老戏剧方面的文化渗透 ,造成其美学原则同异。本文从古代思维的接近性与差异、舞台手段综合与单纯性、叙事角度的直接与间接性类型区分的风格与题材标准 。
- 刘彦君
- 关键词:东传戏剧样式古希腊戏剧叙事角度
-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 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巡礼
- 2021年
- 10月9日至10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武汉举办。本届戏剧节以"戏聚英雄城,礼赞新时代"为主题,通过剧目展演、作品评论、高峰论坛三大板块,为观众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戏剧体验。其中,体量最大的当属涵盖京剧、昆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等戏剧门类的31部佳作精彩演出。剧目演出的亮点集中在如何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上。
- 刘彦君
- 关键词:中国戏剧节戏曲剧种儿童剧黄梅戏豫剧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