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军
- 作品数:29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重大刑事案件中精神病人处遇程序透视与重构被引量:4
- 2016年
- 以我国近20年来发生的18起精神病人重大刑事案件为例的研究发现,精神病人处遇程序呈现出重惩罚而疏于治疗、重案件事实而轻精神状态、重控方意见而轻辩护意见的特点。总体上,程序是一维而非多元,实践运作体现出社会防御与人权保障价值的双重失效。这既有程序内刑事诉讼制度本身缺陷的影响,也有程序外政治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双重挤压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在明确社会防御与精神病人权益保障相结合的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程序内织密刑事司法网与程序外编牢社会救助安全网,有助于改造我国精神病人处遇程序。
- 贺小军
- 关键词:重大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
- 影响侦查讯问效果因素之实证研究——以J省J县为例子
- 2014年
-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侦查讯问效果主要表现为嫌疑人陈述的直接性与陈述内容的稳定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影响侦查讯问效果的因素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讯问情境的强制性与非正式性;二是讯问话语的支配性与控制性。侦查讯问效果受制于讯问情境与讯问话语的共同作用。基于保障讯问人行为的正当性与被讯问人权利的目的,改革之道可从讯问情境与讯问话语两方面入手。
- 贺小军
- 甘肃省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状况实证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试图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甘肃少数民族妇女的受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甘肃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文盲比重大,城市与农村妇女受教育差异较大,男女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这些问题都制约我省整体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 贺小军
- 关键词:少数民族妇女文化教育
- 论侦查阶段精神障碍者轻微犯罪的处置
- 2012年
- 由于主体的特殊性及犯罪的轻重程度不同,对精神障碍者实施犯罪侦查阶段的处置程序应当有所差异。我国侦查阶段精神障碍者轻微犯罪的处置程序并无相关法律规定,导致实践执法任意。域外侦查阶段警察对精神障碍者实施的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程序分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当代中国应建立侦查阶段精神障碍者轻微犯罪的程序分流机制,可在借鉴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的司法经验并结合中国刑事诉讼实践的基础上展开设计,具体可从中国刑事司法体系与社会救治体系相互协作的角度来打造与运行。
- 贺小军
- 关键词:精神障碍者轻微刑事案件
- 重大刑事案件中审查起诉阶段精神病人处遇程序改革审思
- 2017年
- 实践中,检察机关办理精神病人实施的重大刑事案件呈现出批捕率与起诉率双高,提前介入侦查且时限较短及精神病鉴定"不重要"等特点。整体上,一方面,精神病人处置是非正式(退处)与正式(起诉)的混合;另一方面,疑似精神病人处置是鉴定率低而起诉率高。此种状况既与检警关系有关,也和案件本身情况、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结合和鉴定后续处理保障缺失等因素相联。从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有效性的角度审视,当前精神病人处遇程序的问题是审查起诉制度不足、鉴定与后续处置衔接不畅及治疗管道欠缺。审查起诉阶段精神病人处遇程序的改革应该明确国家责任,提供基于治疗基础上的惩罚与不起诉后的处置程序。
- 贺小军陈涛
- 关键词:精神病鉴定审查起诉
- 案卷电子化与我国司法的变迁——以法院审判管理为视角被引量:1
- 2013年
- 信息化的出现促使各地法院积极探索审判管理信息化实践,案卷电子化管理成为一种新的审判管理方式。本文从分析法院案卷电子化管理现状入手,探讨电子案卷对司法的影响与意义,指出我国案卷电子化应以克服其管理性与闭合性,以强化其司法性和开放性为改进方向。当然,电子案卷仅是司法运行的载体,诉讼形态的嬗变还需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跟进。
- 贺小军
- 关键词:审判管理科层制司法
- 域外精神病人刑事司法处遇程序的变迁及启示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域外,精神病人刑事司法处遇理念经历了从惩罚到治疗的变迁,处遇对象由"行为"向"人"转变。总体上,刑事程序体现出社会防御与精神病人权益保障的双重价值目标。在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司法处遇程序未能实现社会防御与精神病人权益保障的双重价值目标。参考域外制度的某些合理因素,在我国未来的精神病人刑事司法处遇程序改革中,应明确惩罚与治疗相结合的处遇理念,完善以人为对象的处遇制度,强调防范危险与改造行为并重。
- 贺小军
- 关键词:精神病人刑事程序
- 讯问场所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 2015年
- 当下,我国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探索与创新讯问场所建设。讯问场所具有封闭性、角色冲突强和沟通受阻大等特征。当下讯问场所的建设尽管有助于凸显办案区域的功能与促成办案人员执法的规范化,但也存在重物的设计、轻人的建设,重目的行动、轻沟通互动,重自律、轻他律等问题。从长远发展的图景观之,需强调人的建设、目的行动与沟通行动并重以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进一步推进讯问场所建设的进程。
- 贺小军
- 关键词:侦查讯问
- 实现司法效果的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程序正义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形式路径,司法技术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实质路径,但程序正义和司法技术对于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因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将程序正义和司法技术结合起来,共同互助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 贺小军朱晓静
- 关键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程序正义司法技术
- 效果与反思: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实证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实证研究表明,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具有考评结果排名化,考评主体的内部性与广泛性,考评方式多元化,考评方法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考评程序的行政化与有限性等特征。从效果层面分析,当下的考评机制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发现刑事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且具有相当的经济性与可操作性,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竞赛式"考评意图比较明显,整体上法治化程度不高。这套机制的形成主要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的政策性要求、数字化时代公安执法指标化、流程化管理的技术要求及公安执法应对公众诉求的策略要求有关。从长远发展的图景观之,考评机制应实现"竞赛式"考评向"法治化"考评转变,即考评主体的外部性、考评指标的"科学化"与考评问题的实体化。当然,由于考评机制的科层化,指标构建标准科学化程度不高,指标功能的有限性等问题,考评机制虽有助于提升但却不能成为检测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质量的唯一尺度,还需在考评之外结合其他机制共同完成。
- 贺小军
- 关键词:公安机关考评机制